后视镜及具有其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5487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后视镜和具有其的车辆,后视镜包括第一安装支架、第二安装支架、显示单元和防眩单元,第一安装支架内形成有第一安装空间;第二安装支架连接在第一安装支架的前侧,第二安装支架内形成有第二安装空间,第二安装支架侧壁的前端面的宽度小于第一安装支架侧壁的前端面的宽度;显示单元设在第一安装空间内;防眩单元设在第二安装空间内,防眩单元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下,防眩单元呈镜面,在第二状态下,防眩单元被构造成使显示单元的出射光透射。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后视镜,在防眩单元处于第一状态时,可以减小后视镜的边框宽度,实现后视镜的窄边框设计,使得后视镜的镜面面积更大、外观更加美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后视镜及具有其的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
,尤其是涉及一种后视镜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车辆后视镜是驾驶员观察车辆周围车况的主要装置,也是安全驾驶部可缺少的机构。传统的后视镜受天气和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在恶劣天气下,驾驶员无法从后视镜中清晰地看到车辆周围的图像信息。相关技术中,通过集成电致变色镜和显示单元,实时为驾驶员呈现了车辆周围图像,视野比传统后视镜更宽广,在雨天、雾天、雪天等各类复杂路况下,大大降低了交通事故的发生率。然而,由于显示单元的显示区周边的电路布线区形成了非显示区,使得后视镜的边框较宽,不符合窄边框的设计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后视镜,所述后视镜的边框较窄,实现了后视镜的窄边框设计。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后视镜的车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后视镜,包括:第一安装支架,所述第一安装支架内形成有第一安装空间;第二安装支架,所述第二安装支架连接在所述第一安装支架的前侧,所述第二安装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安装支架,所述第一安装支架内形成有第一安装空间;/n第二安装支架,所述第二安装支架连接在所述第一安装支架的前侧,所述第二安装支架内形成有第二安装空间,所述第二安装支架侧壁的前端面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侧壁的前端面的宽度;/n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设在所述第一安装空间内;/n防眩单元,所述防眩单元设在所述第二安装空间内,防眩单元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防眩单元呈镜面,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防眩单元被构造成使所述显示单元的出射光透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安装支架,所述第一安装支架内形成有第一安装空间;
第二安装支架,所述第二安装支架连接在所述第一安装支架的前侧,所述第二安装支架内形成有第二安装空间,所述第二安装支架侧壁的前端面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侧壁的前端面的宽度;
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设在所述第一安装空间内;
防眩单元,所述防眩单元设在所述第二安装空间内,防眩单元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防眩单元呈镜面,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防眩单元被构造成使所述显示单元的出射光透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在自前向后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安装支架的侧壁厚度保持不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支架的侧壁的内表面上设有第一倾斜部,所述防眩单元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倾斜部配合的第二倾斜部,在自前向后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倾斜部朝向靠近所述第二安装空间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单元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位于所述非显示区的外侧,且所述非显示区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的前端面相对以通过所述第一安装支架的前端面遮挡所述非显示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单元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环绕在所述第一区域的外周,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显示区相对,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区域呈透明状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波赵玉强杜志宏刘金豆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