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升降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5481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载升降台,包括安装支架、升降装置、置物板和曳引机。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导向杆和升降杆,所述导向杆与所述安装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与所述导向杆滑动连接;所述置物板一端与所述升降杆底部铰接;所述曳引机设置有拉绳,所述拉绳与所述升降杆连接,所述曳引机通过收紧或放松所述拉绳驱动所述升降杆运动。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曳引机驱动升降杆运动,能够减小车载升降台的体积和重量;升降杆与导向杆滑动连接,使升降杆能够保持在直线方向上进行运动,从而实现车载升降台的垂直升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载升降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升降台
,特别涉及一种车载升降台。
技术介绍
为了便于货车进行装货或卸货,特别对于大型货物,通常会利用升降台进行辅助,从而节约人力物力,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但是,现有的升降台都是采用液压驱动,从而导致升降台的体积和重量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车载升降台,能够减少体积和重量,实现垂直升降。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载升降台,包括安装支架、升降装置、置物板和曳引机。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导向杆和升降杆,所述导向杆与所述安装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与所述导向杆滑动连接;所述置物板一端与所述升降杆底部铰接;所述曳引机设置有拉绳,所述拉绳与所述升降杆连接,所述曳引机通过收紧或放松所述拉绳驱动所述升降杆运动。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载升降台,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装货时,平放置物板,曳引机驱动升降装置下降至地面,将货物搬至置物板上,曳引机驱动升降装置上升,直至置物板与货车台面齐平,然后通过外力将货物推到货车平台内;卸货时,平放置物板,曳引机驱动升降装置上升,直至置物板与货车台面齐平,将货物从货车平台内移到置物板上,曳引机驱动升降装置下降到地面,然后通过外力将货物搬走。采用曳引机驱动升降杆运动,能够减小车载升降台的体积和重量;升降杆与导向杆滑动连接,使升降杆能够保持在直线方向上进行运动,从而实现车载升降台的垂直升降。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车载升降台,所述导向杆设置有两根且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的两侧,所述升降杆与所述导向杆对应设置有两根且与所述导向杆滑动连接,两根所述升降杆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上横杆和下横杆连接,所述置物板一端与所述下横杆铰接,所述拉绳与所述上横杆连接。将导向杆和升降杆设置有两根,且两根升降杆通过上横杆和下横杆连接,使升降更加稳定,提高车载升降台的升降速度。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车载升降台,所述安装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杆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连接。将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采用滑动安装,使第二支架能够带动升降装置和置物板进入货车台面上,从而实现车载升降台的收纳。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车载升降台,所述第二支架位于所述升降杆的上方设置有导向轮,所述拉绳通过所述导向轮与所述上横杆连接。通过加设导向轮,便于曳引机驱动升降杆上升或下降,从而提高车载升降台的升降速度。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车载升降台,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一端固定在所述导向杆下方,所述第一限位块另一端套装在所述升降杆上,所述第二限位块一端固定在所述升降杆上方,所述第二限位块另一端套装在所述导向杆上且通过第一滚轮相连。通过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的设置,能够限定升降杆保持在竖直方向,实现车载升降台的垂直升降。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车载升降台,所述曳引机的输出轴设置有绕轮,所述拉绳绕设在所述绕轮上,便于曳引机收紧或放松拉绳,从而提高车载升降台的升降速度。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车载升降台,所述置物板另一端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升降杆连接。通过设置有连接件,便于放下或收合置物板,减小车载升降台的面积,增大可操作空间。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车载升降台,所述升降杆上设置有滑块,所述连接件一端固定在所述滑块上,所述连接件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置物板上。通过设置有滑块,能够控制升降杆和置物板之间的角度,控制置物台的收合。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车载升降台,所述连接件为链条,耐磨性能好,且使用寿命长。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载升降台的合上置物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载升降台的放下置物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第一支架110;第二支架120;导向杆210;升降杆220;第一限位块230;第二限位块240;上横杆250;下横杆260;置物板300;连接件310;滑块320;曳引机400;拉绳410;导向轮42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至图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载升降台,包括安装支架、升降装置、置物板300和曳引机400。升降装置包括导向杆210和升降杆220。其中导向杆210设置有两根且分别设置在安装支架的两侧,升降杆220与导向杆210对应设置有两根且与导向杆210滑动连接,升降杆220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上横杆250和下横杆260连接;置物板300一端与下横杆260通过合页连接;曳引机400设置有拉绳410,拉绳410与上横杆260连接,曳引机400通过收紧或放松拉绳410驱动升降杆220运动。装货时,平放置物板300,曳引机400驱动升降装置下降至地面,将货物搬至置物板300上,曳引机400驱动升降装置上升,直至置物板300与货车台面齐平,然后通过外力将货物推到货车平台内;卸货时,平放置物板300,曳引机400驱动升降装置上升,直至置物板300与货车台面齐平,将货物从货车平台内移到置物板300上,曳引机400驱动升降装置下降到地面,然后通过外力将货物搬走。采用曳引机400驱动升降装置运动,能够减小车载升降台的体积和重量;升降杆220与导向杆210滑动连接,使升降杆220能够保持在直线方向进行运动,从而车载升降台的实现垂直升降。参照图1至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支架包括第一支架110和第二支架120,第一支架110与第二支架120滑动连接,导向杆210与第二支架120固定连接。将第一支架110与第二支架120采用滑动安装,使第二支架120能够带动升降装置和置物板300进入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车载升降台,其特征在于,包括:/n安装支架;/n升降装置,包括导向杆和升降杆,所述导向杆与所述安装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与所述导向杆滑动连接;/n置物板,所述置物板一端与所述升降杆底部铰接;/n曳引机,所述曳引机设置有拉绳,所述拉绳与所述升降杆连接,所述曳引机通过收紧或放松所述拉绳驱动所述升降杆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车载升降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支架;
升降装置,包括导向杆和升降杆,所述导向杆与所述安装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与所述导向杆滑动连接;
置物板,所述置物板一端与所述升降杆底部铰接;
曳引机,所述曳引机设置有拉绳,所述拉绳与所述升降杆连接,所述曳引机通过收紧或放松所述拉绳驱动所述升降杆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升降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设置有两根且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的两侧,所述升降杆与所述导向杆对应设置有两根且与所述导向杆滑动连接,两根所述升降杆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上横杆和下横杆连接,所述置物板一端与所述下横杆铰接,所述拉绳与所述上横杆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升降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杆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升降台,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良轩翁敏翔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保值久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