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次性静脉输液冲管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5420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一次性静脉输液冲管器,包括盛装有生理盐水的壳体和锥体状浮塞,浮塞设置在壳体内;壳体的顶部穿设有竖向的中空穿刺头、底部设置有胶塞口,在穿刺头上拆卸式设置有用于套装在穿刺头外周的盖体,穿刺头的下端位于壳体内且设置有与其相连通的喇叭状固定罩,固定罩与浮塞相匹配,浮塞底部上设置有数个支撑块,浮塞位于固定罩和壳体底部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壳体、浮塞、固定罩、穿刺头和生理盐水的配合设计,利用生理盐水对浮塞的浮力作用,有效对输液管进行冲洗工作,避免连续注射药物出现配伍禁忌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次性静脉输液冲管器
本技术属医疗器械
,涉及一种冲管器,具体是一种用于静脉穿刺输液过程中冲洗输液管的一次性静脉输液冲管器。
技术介绍
在临床的护理工作中,静脉输液是护士主要工作之一,有些临床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时,点滴瓶通常不止一瓶,有些药物之间有配伍禁忌,在连续静脉输液过程中,中间需要生理盐水进行冲洗输液管(简称“冲管”),避免药物之间发生浑浊、凝聚、降低药效等反应,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危及生命,其次,冲管液常用100ml的规格,若没有及时接瓶,整瓶的冲管液输入到患者体内,对于心功能较差的患者来说,会增加患者心脏前负荷,加重心衰的危险。目前,常规的冲管方式是在一种药物的点滴瓶输液完毕后,拔下输液管顶端的穿刺针头(穿刺头),将其插入装有生理盐水的点滴瓶内,进行冲管工作,冲管时间通常约为5分钟,再拔下穿刺针头插入到下一种药物的点滴瓶内,再进行下一种药物的输液。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点滴瓶内的生理盐水通常有100~200ml,而实际的使用量不足30ml,点滴瓶内装有剩余的生理盐水做废弃处理,造成了极大的浪费;而且,多次反复拔出和插入穿刺针头,大大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一次性静脉输液冲管器,采用壳体和浮塞的设计理念,利用生理盐水对浮塞的浮力作用,有效地实现先冲管再输液的过程,避免连续注射药物出现配伍禁忌的现象。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一次性静脉输液冲管器,包括壳体和锥体状浮塞,壳体内盛装有一定量的生理盐水,浮塞设置在壳体内;壳体的顶部穿设有竖向的中空穿刺头、底部设置有胶塞口,在穿刺头上拆卸式设置有盖体,盖体套装在穿刺头的外周,穿刺头的下端位于壳体内且设置有与其相连通的喇叭状固定罩,固定罩与浮塞相匹配,浮塞底部上设置有数个支撑块,利用支撑块有效将浮塞与壳体底部隔离,浮塞位于固定罩和壳体底部之间,根据浮力的大小,浮塞在固定罩和壳体底部之间往复上下运动。由于生理盐水对浮塞具有浮力作用,浮塞的锥头朝着固定罩的开口方向进行上浮,使浮塞外壁与固定罩内壁紧密贴合。在进行冲管时,先拆下盖体,将壳体顶部上的穿刺头穿刺入点滴瓶的胶塞瓶盖,穿刺头的上部进入点滴瓶的内腔,由于浮塞外壁与固定罩内壁紧密贴合,使点滴瓶内的药物不能流入壳体内,将输液管顶端的穿刺针头插入壳体底部的胶塞口,使壳体内的生理盐水顺利流出并冲洗输液管内残留的药物,实现冲管。当壳体内生理盐水的液位下降到一定的高度时,由于壳体内生理盐水的浮力变小,在液位下降和浮力变小的情况下,浮塞逐渐向下运动,使固定罩内壁与浮塞外壁之间产生一定的空隙,点滴瓶内的药物经穿刺头流进壳体内,再从壳体内流入输液管,使点滴瓶内的药物顺利注射到患者体内,完成药物注射工作。进一步的,所述穿刺头采用硬质材料制成。有效保证穿刺头在使用时的强度和硬度。进一步的,所述穿刺头的顶端设计为削斜状。有利于穿刺头穿刺胶塞瓶盖进入点滴瓶的溶液腔中,溶液腔内的药物经穿刺头进入壳体内。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块采用轻质材料制成。便于浮塞轻易带动支撑块上下运动,有效减轻浮塞和支撑块的总体重量。进一步的,所述浮塞底部上设置有3个支撑块。浮塞向下运动至壳体底部时,为了防止浮塞底部直接堵住壳体底部的胶塞口,利用支撑块有效将浮塞和壳体底部隔离开。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生理盐水量设置为15~20ml。冲洗输液管一般只需要15~20ml的生理盐水即可,采用过多的生理盐水会导致浪费。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底部与固定罩底部间隔距离设置20~25mm。有效保证浮塞在固定罩和壳体底部之间往复上下运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壳体、浮塞、固定罩、穿刺头和生理盐水的配合设计,利用壳体内的生理盐水对浮塞的浮力作用,有效地实现先冲管再输液的过程,避免连续注射药物会发生配伍禁忌的现象。2、在壳体内放入适量的生理盐水,达到冲管的目的即可,不必将过于的生理盐水放入壳体内,造成极大的浪费。3、有效减少输液管顶端的插头拔出和插入点滴瓶的频率,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且避免在多次拔出和插入输液管顶端的插头过程中,输液管顶端的插头容易引入空气中的病菌,或易造成输液管顶端的插头断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使用状态图一;图3为本技术使用状态图二;图中:1、壳体;2、固定罩;3、浮塞;4、支撑块;5、胶塞口;6、盖体;7、穿刺头;8、点滴瓶;9、胶塞瓶盖;10、输液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在图1所示的结构中,本技术所提供的一次性静脉输液冲管器,包括盛装有生理盐水的壳体1和锥体状浮塞3,壳体1内生理盐水量设置为15~20ml,浮塞3设置在壳体内,将生理盐水倒入壳体1内时,由于生理盐水对浮塞3具有浮力作用,浮塞3的锥头朝着固定罩2的开口方向进行上浮,使浮塞3外壁与固定罩2内壁紧密贴合;壳体1顶部穿设有中空的竖向穿刺头7、底部设置有胶塞口5,在穿刺头7上拆卸式设置盖体6,盖体6套装在穿刺头7外周,穿刺头7采用硬质材料制成,穿刺头7的顶端设计为削斜状,穿刺头7的下端位于壳体1内且设置有喇叭状固定罩5,固定罩5顶部与穿刺头7下端相连通,固定罩2与浮塞3相匹配,浮塞3底部上设置有3个支撑块4,支撑块4采用轻质材料制成,支撑块4的高度设置为10mm,浮塞3位于固定罩和壳体1底部之间,壳体1底部与固定罩2底部的间隔距离设置20~25mm,有效保证浮塞3在壳体1底部和固定罩2之间运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对临床患者进行静脉穿刺输液时,连续注射到患者体内的药物会发生配伍禁忌,一种药物注射完毕后,进行另一种药物的注射前,需要对输液管10进行冲洗工作。先拆下盖体6,再将壳体1顶部上的穿刺头7穿刺入点滴瓶8的胶塞瓶盖9,穿刺头7的上部进入点滴瓶8的内腔,将输液管10顶端的插头插入壳体1底部的胶塞口5,此时由于生理盐水对浮塞3具有浮力作用,浮塞3外壁与固定罩5内壁紧密贴合,如图2所示,当壳体1内的生理盐水流出冲洗输液管10内残留的药物后,壳体1内生理盐水的水位下降到一定的高度时,由于壳体1内生理盐水的浮力变小,浮塞3逐渐向下运动,如图3所示,固定罩2内壁与浮塞3外壁之间产生一定的空隙,点滴瓶8内的药物经穿刺头7流进壳体1内,再从壳体1内流入输液管10,使点滴瓶8内的药物顺利注射到患者体内,完成药物注射工作。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次性静脉输液冲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盛装有生理盐水的壳体和锥体状浮塞,浮塞设置在壳体内;壳体的顶部穿设有竖向的中空穿刺头、底部设置有胶塞口,在穿刺头上拆卸式设置有用于套装在穿刺头外周的盖体,穿刺头的下端位于壳体内且设置有与其相连通的喇叭状固定罩,固定罩与浮塞相匹配,浮塞底部上设置有数个支撑块,浮塞位于固定罩和壳体底部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次性静脉输液冲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盛装有生理盐水的壳体和锥体状浮塞,浮塞设置在壳体内;壳体的顶部穿设有竖向的中空穿刺头、底部设置有胶塞口,在穿刺头上拆卸式设置有用于套装在穿刺头外周的盖体,穿刺头的下端位于壳体内且设置有与其相连通的喇叭状固定罩,固定罩与浮塞相匹配,浮塞底部上设置有数个支撑块,浮塞位于固定罩和壳体底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静脉输液冲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头采用硬质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静脉输液冲管器,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菊梅常鹏环梁梅兰冯雪花陈希
申请(专利权)人:海口市人民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