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皓专利>正文

一种改良封闭负压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5374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良封闭负压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无菌镂空防护层、无菌防护贴和引流针筒;引流管一端设有留置引流部、另一端设有连接部,留置引流部外周设有若干引流侧孔;无菌镂空防护层包裹在留置引流部上;无菌防护贴上设有供引流管穿过的开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改良封闭负压引流装置能够根据患者不同创面制作相应规格的负压装置,在极大的减少医疗费用的同时,能有效清理患者创面内的组织及分泌物,抑制细菌的繁育,加快受创组织的生长与恢复,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便于携带,不影响患者正常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良封闭负压引流装置
本技术涉及负压引流
,具体涉及一种改良封闭负压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负压封闭引流是在一个密闭的系统内进行,生物透性薄膜构成阻止细菌入侵的屏障,有效地预防了常规换药和引流可能招致的污染和感染。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是一种处理浅表创面和用于深部引流的全新方法。其操作简便,易于掌握,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目前临床上对于外科手术后感染创面,普遍采用换敷治疗,治疗时间长,疗效欠佳,纱布容易被渗出物浸湿,导致污染和再感染,需要频繁更换敷料。对于深在的创面或腔隙多采用引流管引流,无论主动或被动引流,均借助引流管端孔及有限侧孔引流,不可能做到与引流腔的充分接触,是一种点状或多点状引流,且引流管裸露于引流腔内,很容易被堵塞,在使用高负压吸引时更容易导致管孔封堵,引流效果不尽人意,开放引流更有招致感染的危险。如放置负压封闭引流成品装置存在价格高昂、引流管过粗、负压装置过大携带不方便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封闭负压引流装置,能有效清理患者组织及分泌物,起到抑制细菌的繁育,加快受创组织的生长与恢复的作用。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良封闭负压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无菌镂空防护层、无菌防护贴和引流针筒;所述引流管一端设有留置引流部、另一端设有连接部,所述留置引流部外周设有若干引流侧孔;所述无菌镂空防护层包裹在留置引流部上;所述无菌防护贴上设有供引流管穿过的开口;所述引流针筒与连接部可拆卸密封连接,所述引流针筒的引流腔内设有负压活塞,所述负压活塞连接有负压拉杆。本技术方案中:引流管的留置引流部在使用时包裹上无菌镂空防护层后置入潜行的感染腔内;无菌镂空防护层一方面避免留置引流部裸露于引流腔内,另一方面可防止留置引流部的引流侧孔被堵塞,确保引流顺利;无菌防护贴用于贴合在引流创面,其具有良好的透氧和透湿性,能够起到防水、防止细菌入侵引流腔的作用;引流针筒与引流管相连后通过抽拉活塞使引流针筒内产生负压引流空间,进而实现稳定的负压引流,引流操作完成后可拆卸引流针筒,本技术方案结构合理,在使用过程中便于携带,不影响患者活动,并且价格低廉,极大的减少了患者的使用费用。优选的,所述引流管上设有流速调节器。优选的,所述引流管的留置引流部的外周面上设有若干间隔布置的凸棱,使包裹在留置引流部上的无菌镂空防护层与留置引流部外周面之间形成引流间隙。优选的,所述引流管的连接部上设有能够与引流针筒可拆卸密封连接的密封接头。优选的,所述引流管的密封接头内设有单向膜片。优选的,所述无菌镂空防护层为无菌纱布并采用缝合的方式包裹在留置引流部上。优选的,所述无菌防护贴为透明布置的静脉留置针贴。优选的,所述负压拉杆末端设有环状的弹性拉动部。优选的,还包括针筒固定组件,所述针筒固定组件包括能够夹持在引流针筒上的弹性针筒帽,所述弹性针筒帽两端设有贴合片,所述贴合片上粘接有固定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改良封闭负压引流装置能够根据患者不同创面制作相应规格的负压装置,在极大的减少医疗费用的同时,能有效清理患者创面内的组织及分泌物,抑制细菌的繁育,加快受创组织的生长与恢复,本技术结构合理,在使用过程中便于携带,不影响患者正常活动,具有较高的实用和推广价值。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一提供的改良封闭负压引流装置的结构图。附图标记:引流管100、留置引流部110、引流侧孔120、凸棱130、无菌防护贴200、无菌镂空防护层300、引流针筒400、负压活塞500、负压拉杆600、弹性针筒帽700、贴合片800、流速调节器900、密封接头1000、单向膜片1100、弹性拉动部1200。具体实施方式这里,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涉及的功能、方法等仅仅是现有技术的常规适应性应用。因此,本技术对于现有技术的改进,实质在于硬件之间的连接关系。本技术对于功能、方法的描述,是为了更好的说明本技术,以便更好的理解本技术。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改良封闭负压引流装置根据患者不同创面制作相应规格的负压装置,在极大的减少医疗费用的同时,能有效清理患者组织及分泌物,抑制细菌的繁育,加快受创组织的生长与恢复,在使用过程中便于携带,不影响患者活动,并且价格低廉,极大的减少了患者的使用费用。其具体包括引流管100、无菌镂空防护层300、无菌防护贴200和引流针筒400;所述引流管100一端设有留置引流部110、另一端设有连接部,所述留置引流部110外周设有若干引流侧孔120;所述无菌镂空防护层300包裹在留置引流部110上;所述无菌防护贴200上设有供引流管100穿过的开口;所述引流针筒400与连接部可拆卸密封连接,所述引流针筒400的引流腔内设有负压活塞500,所述负压活塞500连接有负压拉杆600。本实施例中,引流管100的留置引流部110在使用时包裹上无菌镂空防护层300后置入潜行的感染腔内;无菌镂空防护层300一方面避免留置引流部110裸露于引流腔内,另一方面可防止留置引流部110的引流侧孔120被堵塞,确保引流顺利。本实施例中的无菌镂空防护层300优选无菌纱布并采用缝合的方式包裹在留置引流部110上,能够起到截留的作用,防止引流侧孔120堵塞。为了便于医护人员观察引流腔的恢复效果,本实施例中无菌防护贴200选用透明布置的静脉留置针透明贴,其具有良好的透氧和透湿性,能够封闭引流创面,起到防水、防止细菌入侵引流腔的作用;静脉留置针透明贴和无菌纱布作为临床常见医疗物资,便于医护人员临时制作且价格低廉,极大的减少了病人的使用费用。在引流时,引流针筒400与引流管100相连后通过抽拉活塞使引流针筒400内产生负压,进而实现稳定的负压引流,引流操作完成后可拆卸引流针筒400。为了便于调整引流速度,本实施例在引流管100上设有流速调节器900。通过转动流速调节器900更方便调整引流速度。如前所述,采用无菌无纺布制作的无菌镂空防护层300在使用时包裹在留置引流部110上以避免留置引流部110发生堵塞,为了提高防堵塞效果,本实施例在引流管100的留置引流部110的外周面上设有若干间隔布置的凸棱130,使包裹在留置引流部110上的无菌镂空防护层300与留置引流部110外周面之间形成引流间隙。在凸棱130作用下可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良封闭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引流管(100),所述引流管(100)一端设有留置引流部(110)、另一端设有连接部,所述留置引流部(110)外周设有若干引流侧孔(120);/n无菌防护贴(200),所述无菌防护贴(200)上设有供引流管(100)穿过的开口;/n无菌镂空防护层(300),所述无菌镂空防护层(300)包裹在留置引流部(110)上;/n引流针筒(400),所述引流针筒(400)与连接部可拆卸密封连接,所述引流针筒(400)的引流腔内设有负压活塞(500),所述负压活塞(500)连接有负压拉杆(60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良封闭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引流管(100),所述引流管(100)一端设有留置引流部(110)、另一端设有连接部,所述留置引流部(110)外周设有若干引流侧孔(120);
无菌防护贴(200),所述无菌防护贴(200)上设有供引流管(100)穿过的开口;
无菌镂空防护层(300),所述无菌镂空防护层(300)包裹在留置引流部(110)上;
引流针筒(400),所述引流针筒(400)与连接部可拆卸密封连接,所述引流针筒(400)的引流腔内设有负压活塞(500),所述负压活塞(500)连接有负压拉杆(6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封闭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100)上设有流速调节器(9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封闭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100)的留置引流部(110)的外周面上设有若干间隔布置的凸棱(130),使包裹在留置引流部(110)上的无菌镂空防护层(300)与留置引流部(110)外周面之间形成引流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皓
申请(专利权)人:谢皓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