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旋转功能的吸脂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5364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脂针,尤其为一种带旋转功能的吸脂针,包括针头和针把,所述针头的一端设置有针把,所述针头远离针把一端上开设有若干组等距的吸脂槽,所述针头和针把通过缓冲块固定安装,所述缓冲块和针头通过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块的内部开设有腔体,所述腔体的内部中心处固定安装有套环,所述套环的内部开设有通孔,且针头靠近针把一端穿过连接部和通孔的内部延伸至针把的内部,所述套环和缓冲块通过减震弹簧固定连接,所述针把的内部靠近针头处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和针把通过连接块固定安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体装置结构简单,不会出现抽取脂肪过多或过少而产生局部凹凸不平的情况,具有一定的推广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旋转功能的吸脂针
本技术涉及一种吸脂针,具体为一种带旋转功能的吸脂针。
技术介绍
吸脂减肥就是利用一个负压真空吸引器与一种金属的末端带有吸孔的吸引管相连,通过皮肤的小切口进入皮下,将局部堆积的脂肪组织吸出,以改善肥胖体型的一种方法,臀部储有一定脂肪,特别对于女性来说,臀部会更佳丰满,臀部是人体容易发生脂肪堆积的部位之一,过多的脂肪沉积,有损于形体美,臀部吸脂术是对臀部进行吸脂,达到美臀的效果,大多数的年轻人会选择这种手术方法,这种吸脂术大多通过肿胀吸脂来进行的,将臀部多余的脂肪吸除,但是这类手术术后常常会出现产生局部凹凸不平的情况,因此需要一种带旋转功能的吸脂针对上述问题做出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旋转功能的吸脂针,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旋转功能的吸脂针,包括针头和针把,所述针头的一端设置有针把,所述针头远离针把一端上开设有若干组等距的吸脂槽,所述针头和针把通过缓冲块固定安装,所述缓冲块和针头通过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块的内部开设有腔体,所述腔体的内部中心处固定安装有套环,所述套环的内部开设有通孔,且针头靠近针把一端穿过连接部和通孔的内部延伸至针把的内部,所述套环和缓冲块通过减震弹簧固定连接,所述针把的内部靠近针头处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和针把通过连接块固定安装,所述针把基面镶嵌安装有控制按钮,所述针把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手持区,所述手持区上开设有凹槽和凹凸纹路,所述针把远离针头一侧开设有散热孔,所述针把的顶部贯通安装有导管,所述导管和针头通过安装部固定安装,所述针头上靠近安装部处开设有出脂口,所述导管和针把通过固定环固定安装。优选的,所述缓冲块和连接部一体拉伸成型。优选的,所述减震弹簧和缓冲块、套环均熔接。优选的,所述针头远离针把一端呈锥形状,且针头采用钛合金定制而成。优选的,所述针把和缓冲块通过电焊机焊接而成,且其表面均经过拉丝工艺处理和热处理。优选的,所述伺服电机和针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且转轴和针头通过轴承固定安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使用时,对导管的内部导入膨胀液,并从出脂口输送至针头的内部,同时从吸脂槽进入至人体的脂肪层,使得其脂肪全部膨胀起来,有利于分离脂肪和组织,且通过设置的控制按钮启动伺服电机工作,通过转轴带动针头进行旋转,对脂肪进行打碎,并对导管外部连接负压装置,在旋转过程中采用负压的方式将脂肪原路导出,同时将针头设置为具有旋转功能使得其可利用负压吸除皮下已经液化的脂肪细胞,以改善体型,通过减少人体体内脂肪数量来达到减肥瘦身的效果,不会出现抽取脂肪过多或过少而产生局部凹凸不平的情况。2、本技术中,使用时,将针头远离针把一端上开设有若干组等距的吸脂槽使得其吸脂的范围更广,从而达到高效,且将针头采用钛合金定制而成,可利用钛合金本身的物理性质使得其具有高强度和高硬度的特性,可有效的避免在操作过程中出现断针的情况,同时将套环和缓冲块通过减震弹簧固定连接后,可使得针头在旋转过程中经过缓冲块后对其达到减震的效果,避免针头过大的振动扩大针口面积,不利于后期的恢复,于此同时,通过设置的针把结合其上的手持区为医护人员作业时提供了便利,方便对针头进行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正视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整体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A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针头、2-针把、3-缓冲块、4-连接部、5-导管、6-吸脂槽、7-固定环、8-控制按钮、9-手持区、10-凹凸纹路、11-凹槽、12-散热孔、13-伺服电机、14-连接块、15-减震弹簧、16-腔体、17-套环、18-安装部、19-出脂口、20-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带旋转功能的吸脂针,包括针头1和针把2,所述针头1的一端设置有针把2,所述针头1远离针把2一端上开设有若干组等距的吸脂槽6,所述针头1和针把2通过缓冲块3固定安装,所述缓冲块3和针头1通过连接部4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块3的内部开设有腔体16,所述腔体16的内部中心处固定安装有套环17,所述套环17的内部开设有通孔20,且针头1靠近针把2一端穿过连接部4和通孔20的内部延伸至针把2的内部,所述套环17和缓冲块3通过减震弹簧15固定连接,所述针把2的内部靠近针头1处设置有伺服电机13,所述伺服电机13和针把2通过连接块14固定安装,所述针把2基面镶嵌安装有控制按钮8,所述针把2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手持区9,所述手持区9上开设有凹槽11和凹凸纹路10,所述针把2远离针头1一侧开设有散热孔12,所述针把2的顶部贯通安装有导管5,所述导管5和针头1通过安装部18固定安装,所述针头1上靠近安装部18处开设有出脂口19,使用时,将针头1远离针把2一端上开设有若干组等距的吸脂槽6使得其吸脂的范围更广,从而达到高效,且将针头1采用钛合金定制而成,可利用钛合金本身的物理性质使得其具有高强度和高硬度的特性,可有效的避免在操作过程中出现断针的情况,同时将套环17和缓冲块3通过减震弹簧15固定连接后,可使得针头在旋转过程中经过缓冲块3后对其达到减震的效果,避免针头1过大的振动扩大针口面积,不利于后期的恢复,于此同时,通过设置的针把2结合其上的手持区9为医护人员作业时提供了便利,方便对针头1进行操作,所述导管5和针把2通过固定环7固定安装,使用时,对导管5的内部导入膨胀液,并从出脂口19输送至针头1的内部,同时从吸脂槽6进入至人体的脂肪层,使得其脂肪全部膨胀起来,有利于分离脂肪和组织,且通过设置的控制按钮8启动伺服电机13工作,通过转轴带动针头1进行旋转,对脂肪进行打碎,并对导管5外部连接负压装置,在旋转过程中采用负压的方式将脂肪原路导出,同时将针头1设置为具有旋转功能使得其可利用负压吸除皮下已经液化的脂肪细胞,以改善体型,通过减少人体体内脂肪数量来达到减肥瘦身的效果,不会出现抽取脂肪过多或过少而产生局部凹凸不平的情况。本技术工作原理:使用时,对导管5的内部导入膨胀液,并从出脂口19输送至针头1的内部,同时从吸脂槽6进入至人体的脂肪层,使得其脂肪全部膨胀起来,有利于分离脂肪和组织,且通过设置的控制按钮8启动伺服电机13工作,通过转轴带动针头1进行旋转,对脂肪进行打碎,并对导管5外部连接负压装置,在旋转过程中采用负压的方式将脂肪原路导出,同时将针头1设置为具有旋转功能使得其可利用负压吸除皮下已经液化的脂肪细胞,以改善体型,通过减少人体体内脂肪数量来达到减肥瘦身的效果,整体装置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旋转功能的吸脂针,包括针头(1)和针把(2),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1)的一端设置有针把(2),所述针头(1)远离针把(2)一端上开设有若干组等距的吸脂槽(6),所述针头(1)和针把(2)通过缓冲块(3)固定安装,所述缓冲块(3)和针头(1)通过连接部(4)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块(3)的内部开设有腔体(16),所述腔体(16)的内部中心处固定安装有套环(17),所述套环(17)的内部开设有通孔(20),且针头(1)靠近针把(2)一端穿过连接部(4)和通孔(20)的内部延伸至针把(2)的内部,所述套环(17)和缓冲块(3)通过减震弹簧(15)固定连接,所述针把(2)的内部靠近针头(1)处设置有伺服电机(13),所述伺服电机(13)和针把(2)通过连接块(14)固定安装,所述针把(2)基面镶嵌安装有控制按钮(8),所述针把(2)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手持区(9),所述手持区(9)上开设有凹槽(11)和凹凸纹路(10),所述针把(2)远离针头(1)一侧开设有散热孔(12),所述针把(2)的顶部贯通安装有导管(5),所述导管(5)和针头(1)通过安装部(18)固定安装,所述针头(1)上靠近安装部(18)处开设有出脂口(19),所述导管(5)和针把(2)通过固定环(7)固定安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旋转功能的吸脂针,包括针头(1)和针把(2),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1)的一端设置有针把(2),所述针头(1)远离针把(2)一端上开设有若干组等距的吸脂槽(6),所述针头(1)和针把(2)通过缓冲块(3)固定安装,所述缓冲块(3)和针头(1)通过连接部(4)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块(3)的内部开设有腔体(16),所述腔体(16)的内部中心处固定安装有套环(17),所述套环(17)的内部开设有通孔(20),且针头(1)靠近针把(2)一端穿过连接部(4)和通孔(20)的内部延伸至针把(2)的内部,所述套环(17)和缓冲块(3)通过减震弹簧(15)固定连接,所述针把(2)的内部靠近针头(1)处设置有伺服电机(13),所述伺服电机(13)和针把(2)通过连接块(14)固定安装,所述针把(2)基面镶嵌安装有控制按钮(8),所述针把(2)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手持区(9),所述手持区(9)上开设有凹槽(11)和凹凸纹路(10),所述针把(2)远离针头(1)一侧开设有散热孔(12),所述针把(2)的顶部贯通安装有导管(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倩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河东菲丝澜医学美容门诊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