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急移动紫外线消毒灯
本技术属于医院室内空气和物体表面消毒
,具体涉及一种应急移动紫外线消毒灯。
技术介绍
按照符合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要求,对诊室、病房等室内空气和物体表面要不定期消毒(具体根据环境要求)。常规需要定期消毒的室内按照要求医院一般会安装吊顶式紫外线灯或空气消毒机,但对于非常规房间或疫情等紧急情况下,如临时诊室、分诊点等都需要消毒,就需要安装便于移动的移动式紫外消毒灯。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1921659698.2,公开日为2020年07月28日的中国技术专利《一种便携式光控紫外线消毒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光控紫外线消毒灯,包括灯座,灯座内设置有空腔区域,灯座上设置有消毒模块,空腔区域内设置有供电模块和控制模块,消毒模块包括两个关于灯座一条直径中心对称的消毒组件,消毒组件包括收纳槽,收纳槽一端通过转动圆杆设置有转动座,在转动座上设置有紫外线灯管,收纳槽两侧边内均设置有条形卡口,位于同一收纳槽内的两个条形卡口之间安装有折叠盖,供电模块包括外接插线,外接插线连接有蓄电池,在空腔区域内设置有收纳室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急移动紫外线消毒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紫外线灯管(N1)、第二紫外线灯管(N2)以及紫外线灯管供电电路,所述的紫外线灯管供电电路包括第一保险丝(K2)、第二保险丝(K3)、继电器常闭触点(J11)、定时器(S1)、开关(K1)、第一镇流器(Z1)、第二镇流器(Z2)、第一启辉器(H1)、第二启辉器(H2)、第一紫外线灯管(N1)、第二紫外线灯管(N2);所述的第一保险丝(K2)、继电器常闭触点(J11)、开关(K1)、第一镇流器(Z1)、第一启辉器(H1)、第二保险丝(K3)依次串联后一端与220V交流电源的火线连接,另一端与220V交流电源的零线连接;所述的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急移动紫外线消毒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紫外线灯管(N1)、第二紫外线灯管(N2)以及紫外线灯管供电电路,所述的紫外线灯管供电电路包括第一保险丝(K2)、第二保险丝(K3)、继电器常闭触点(J11)、定时器(S1)、开关(K1)、第一镇流器(Z1)、第二镇流器(Z2)、第一启辉器(H1)、第二启辉器(H2)、第一紫外线灯管(N1)、第二紫外线灯管(N2);所述的第一保险丝(K2)、继电器常闭触点(J11)、开关(K1)、第一镇流器(Z1)、第一启辉器(H1)、第二保险丝(K3)依次串联后一端与220V交流电源的火线连接,另一端与220V交流电源的零线连接;所述的定时器(S1)并联在继电器常闭触点(J11)两端;所述的第一紫外线灯管(N1)并联在第一启辉器(H1)两端;所述的第二镇流器(Z2)与第二启辉器(H2)串联后一端接在开关(K1)与第一镇流器(Z1)的串联公共点,另一端接在第一启辉器(H1)与第二保险丝(K3)的串联公共点;第二紫外线灯管(N2)并联在第二启辉器(H2)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急移动紫外线消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时器(S1)包括第一电阻(R1)、第一电容(C1)、整流桥、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一稳压二极管(ZD1)、第二稳压二极管(ZD2)、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四电阻(R4)、单片机(U1)、第五电阻(R7)、晶体谐振器(Y1)、第五电容(C5)、三极管(Q1)、第六电容(C6)、二极管(D6);所述的第一电阻(R1)和第一电容(C1)并联,四只桥臂二极管(D1-D4)构成全波整流电路,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串联后的一端接直流电源的正极,另一端和单片机(U1)的31脚相连,第二电容(C2)和第一稳压二极管(ZD1)并联,第三电容(C3)和第二稳压二极管(ZD2)并联后的一端和单片机(U1)的40脚相连,另一端接直流电源的负极,第四电容(C4)和第四电阻(R4)串联后的一端和单片机(U1)的31脚相连,另一端接直流电源的负极,单片机(U1)的9脚和第四电阻(R4)相连,单片机(U1)的20脚接直流电源的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绍波,朱晓佳,朱继千,丁武诚,杨瑞,
申请(专利权)人:王绍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