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净化工程用灭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5320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净化工程用灭菌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灭菌装置箱体、灭菌支架、高温灭菌机构、热风循环机构、紫外线灭菌机构、配电控制箱和操作面板,所述灭菌支架两侧设置有所述高温灭菌机构,所述高温灭菌机构后侧设置有所述热风循环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实验人员通过灭菌支架放置待灭菌试管器皿等器具,通过支撑网架滑动便于实验人员取放待灭菌器具,分层布置提升灭菌箱装载能力,通过循环风泵实现循环风道连续鼓风完成灭菌箱内热空气循环,提升灭菌装置干热灭菌效果,可通过滤网盒更换风泵滤网保证风泵内部洁净,通过紫外线灯管完成紫外线辅助杀菌,提升灭菌箱灭菌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净化工程用灭菌装置
本技术属于净化工程设备领域,涉及一种净化工程用灭菌装置。
技术介绍
净化工程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全部微生物,包括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以及芽孢,使之达到无菌保障水平,灭菌常用的方法有化学试剂灭菌、射线灭菌、干热灭菌、湿热灭菌和过滤除菌等,实验中会使用到许多管件类器具,实验试管件就是是实验中经常使用到的样本存放用器具,目前对实验试管件在灭菌过程中,使用的装置不利于对多组试管件一起进行固定灭菌,单件灭菌时效率较低,对多组试管件一起灭菌时会使各试管件之间发生碰撞,造成碎裂的可能,对于其他实验器皿也没有专用灭菌装置,因此提出一种净化工程专用灭菌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净化工程用灭菌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灭菌装置箱体、灭菌支架、高温灭菌机构、热风循环机构、紫外线灭菌机构、配电控制箱和操作面板,所述灭菌装置箱体内部设置有所述灭菌支架,所述灭菌支架两侧设置有所述高温灭菌机构,所述高温灭菌机构后侧设置有所述热风循环机构,所述灭菌支架上部设置有所述紫外线灭菌机构,所述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净化工程用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灭菌装置箱体(1)、灭菌支架(2)、高温灭菌机构(3)、热风循环机构(4)、紫外线灭菌机构(5)、配电控制箱(6)和操作面板(7),所述灭菌装置箱体(1)内部设置有所述灭菌支架(2),所述灭菌支架(2)两侧设置有所述高温灭菌机构(3),所述高温灭菌机构(3)后侧设置有所述热风循环机构(4),所述灭菌支架(2)上部设置有所述紫外线灭菌机构(5),所述灭菌装置箱体(1)后侧设置有所述配电控制箱(6),所述灭菌装置箱体(1)前部上侧设置有所述操作面板(7);/n所述灭菌支架(2)包括支撑架(201),所述支撑架(201)前侧固定连接支架轨道(202),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净化工程用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灭菌装置箱体(1)、灭菌支架(2)、高温灭菌机构(3)、热风循环机构(4)、紫外线灭菌机构(5)、配电控制箱(6)和操作面板(7),所述灭菌装置箱体(1)内部设置有所述灭菌支架(2),所述灭菌支架(2)两侧设置有所述高温灭菌机构(3),所述高温灭菌机构(3)后侧设置有所述热风循环机构(4),所述灭菌支架(2)上部设置有所述紫外线灭菌机构(5),所述灭菌装置箱体(1)后侧设置有所述配电控制箱(6),所述灭菌装置箱体(1)前部上侧设置有所述操作面板(7);
所述灭菌支架(2)包括支撑架(201),所述支撑架(201)前侧固定连接支架轨道(202),所述支架轨道(202)内侧固定支撑网架(203),所述支撑网架(203)下侧设置有试管支架(204),所述试管支架(204)下侧设置有器皿支架(205),所述支撑架(201)通过焊接连接所述支架轨道(202),所述支架轨道(202)滑动连接所述支撑网架(203),所述支架轨道(202)滑动连接所述试管支架(204),所述支架轨道(202)滑动连接所述器皿支架(2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净化工程用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菌装置箱体(1)包括灭菌箱壳体(101),所述灭菌箱壳体(101)下部设置有支撑垫(102),所述灭菌箱壳体(101)前部连接箱门滑轨(103),所述箱门滑轨(103)前部滑动连接箱门(104),所述箱门(104)上设置有观察窗(105),所述灭菌箱壳体(101)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支撑垫(102),所述灭菌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世明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上净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