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材滤干出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52943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药材烹煎领域的一种中药材滤干出渣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出液管堵塞的缺陷,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方案包括安装于煎药桶与出液管之间的桶体,所述桶体包括一体制造的上桶体和下桶体,所述下桶体内部带有涡卷状的凹槽,所述上桶体带有尾飘,所述尾飘与上桶体之间连接有圆头销,所述尾飘的转动轨迹接触凹槽围成的所有面积,本装置中利用药液冲击尾飘,使尾飘沿凹槽转动从而将滑槽内的药渣分散,避免了滑槽中沉底药渣堆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材滤干出渣装置
本技术属于药材烹煎领域,涉及一种中药材滤干出渣装置。
技术介绍
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因其疗效显著和副作用小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世界范围内广大患者的青睐。目前中药汤剂是中医临床最常见的剂型,它符合中医辨证论治的诊疗特点,是中医个体化的给药形式,因人而异,随证加减,因此,颇受临床中医师的喜爱。市场上现有的中药煎药机大部分是把中药饮片投入水等溶媒中,利用高温将中药饮片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只煎煮一遍,和传统的中药提取理论不符合,不能充分提取药效。也有部分厂家开发出来二次煎煮的中药煎药设备,但是操作繁琐,自动化程度低,煎煮出的药液过多,单次服用的药液剂量超出了病患的服用承受能力。为了克服上述问题,现有技术公告号为CN209827580U的技术方案公开了一种新型中药二次煎煮煎药机,这种煎药机虽然利用多次引流煎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煎煮出的药液过多,单次服用的药液剂量超出了病患的服用承受能力的问题。但是上述方案在煎药桶和出液管之间尚未安装防堵塞和过滤装置,当药液流入出液管时会导致出液管堵塞,不便于持续煎药和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材滤干出渣装置,避免药液在多次加工或传输时堵塞出液管的缺陷。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药材滤干出渣装置,包括安装于煎药桶与出液管之间的桶体,所述桶体包括一体制造的上桶体和下桶体,所述下桶体内部带有涡卷状的凹槽,所述上桶体带有尾飘,所述尾飘与上桶体之间连接有圆头销,所述尾飘的转动轨迹接触凹槽围成的所有面积。采用上述方案后实现了以下有益效果:利用药液冲击尾飘,使尾飘沿凹槽转动从而将滑槽内的药渣分散,避免了滑槽中沉底药渣堆积,避免了出液管堵塞。进一步,所述圆头销将尾飘分为头部和尾部,所述头部长于尾部,且头部的顶端呈锐角,所述头部与尾部的长度比为2:1。有益效果:锐角的头部便于将药液分离,降低药液对头部的阻力。进一步,所述尾飘的头部与凹槽之间连接有耙杆,所述头部与凹槽滑动连接,所述耙杆与头部固定连接。有益效果:便于耙杆受力后带动尾飘整体转动,从而分散凹槽中的沉底物,从而实现防堵作用。进一步,所述相邻凹槽处带有缺口,所述缺口之间相互交错。有益效果:便于冷却药液动时进行引流,使待过滤药液从缺口处涌出。进一步,所述凹槽内壁带有菱形的凸块。有益效果:待过滤药液尚未达到推动尾飘的程度时,待过滤药液沿缺口处流出汇入其他凹槽中,同时凹槽内部的凸块将待过滤药液进行分流,便于冲散待过滤药液中携带的细粒药渣。避免药渣凝结堆积。进一步,所述桶体还包括靠近煎药桶的进水口和靠近出液管的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处粘接有滤网,桶体与煎药桶和出液管都连接有卡箍。有益效果:便于拆卸式更换或清理桶体。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优选的详细描述,其中:图1为本技术和现有技术中的位置关系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上桶体和下桶体俯视状态下的结构图;图3为图1中下桶体的俯视结构图;图4为图1中上桶体的俯视结构图;图5为图3中尾飘的侧视结构图。图6为桶体主视状态下的全剖图。附图标记:上桶体1、下桶体2、凹槽3、缺口4、凸块5、尾飘6、圆头销7、头部8、尾部9、耙杆10、滤网11、煎药桶12、出液管13、桶体14、滑槽15、螺钉16。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构想,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图2、图3及图6。为一种中药材滤干出渣装置,包括安装于煎药桶12与出液管13之间的桶体14,桶体14包括一体制造的上桶体1和下桶体2,上桶体1和下桶体2通过螺钉16互相密封连接,所述下桶体2内部带有涡卷状的凹槽3,相邻凹槽3处带有缺口4,缺口4之间相互交错,凹槽3内壁带有菱形的凸块5。请参考图4和图5上桶体1带有尾飘6,所述尾飘6与上桶体1之间连接有圆头销7,圆头销7与尾飘6的重合处带有滑槽15,所述尾飘6的转动轨迹接触凹槽3围成的所有面积。圆头销7将尾飘6分为头部8和尾部9,所述头部8长于尾部9,且头部8的顶端呈锐角,所述头部8与尾部9的长度比为2:1,尾飘6的头部8与凹槽3之间连接有耙杆10,所述头部8与凹槽3滑动连接,耙杆10与头部8固定连接。桶体14还包括靠近煎药桶12的进水口和靠近出液管13的出水口,出水口处粘接有滤网11,桶体14与煎药桶12和出液管13都连接有卡箍,滤网11的规格为60-90目。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当煎药桶12的待过滤药液进入本装置时,分为两种情况,当进入的药液量不大时,待过滤药液在凹槽3内循环流动,凹槽3内的药液沿着凹槽3的轨迹限制运转,当待过滤药液运动至接触尾飘6头部8时,产生如下几种运动模式。首先,待过滤药液冲击尾飘6头部8使尾飘6转动,此时待过滤药液受到尾飘6的阻力,使药液速变慢但水压增大(水压增大是由于需要克服尾飘6转动的阻力,当药液量小于尾飘6转动的阻力时,药液会堆积,直至推动尾飘6),增大的水压便于带出待过滤药液中蕴含的药渣。其次,另一种情况在于待过滤药液尚未达到推动尾飘6的程度时,待过滤药液沿缺口4处流出汇入其他凹槽3中,同时凹槽3内部的凸块5将待过滤药液进行分流,便于冲散待过滤药液中携带的细粒药渣,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药材滤干出渣装置,包括安装于煎药桶与出液管之间的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包括一体制造的上桶体和下桶体,所述下桶体内部带有涡卷状的凹槽,所述上桶体带有尾飘,所述尾飘与上桶体之间连接有圆头销,所述尾飘的转动轨迹接触凹槽围成的所有面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材滤干出渣装置,包括安装于煎药桶与出液管之间的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包括一体制造的上桶体和下桶体,所述下桶体内部带有涡卷状的凹槽,所述上桶体带有尾飘,所述尾飘与上桶体之间连接有圆头销,所述尾飘的转动轨迹接触凹槽围成的所有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材滤干出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头销将尾飘分为头部和尾部,所述头部长于尾部,且头部的顶端呈锐角,所述头部与尾部的长度比为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药材滤干出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岚毛丽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