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材料用碳化硅陶瓷高效上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5292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上釉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新材料用碳化硅陶瓷高效上釉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设计一种不需要人工频繁的放置和取出陶瓷,操作时能够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的新材料用碳化硅陶瓷高效上釉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新材料用碳化硅陶瓷高效上釉装置,包括有:底板,底板顶部一侧连接有第一导滑架;驱动机构,第一导滑架上设有驱动机构;升降机构,驱动机构与第一导滑架之间设有升降机构,驱动机构和升降机构传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驱动机构和升降机构配合运作对陶瓷进行上釉,从而达到对陶瓷进行上釉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材料用碳化硅陶瓷高效上釉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上釉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新材料用碳化硅陶瓷高效上釉装置。
技术介绍
陶瓷是陶器与瓷器的统称,同时也是我国的一种工艺美术品,远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已有风格粗犷、朴实的彩陶和黑陶。陶与瓷的质地不同,性质各异。陶,是以粘性较高、可塑性较强的粘土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不透明、有细微气孔和微弱的吸水性,击之声浊。陶瓷在制作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对其进行上釉,使得陶瓷整体更加美观。经检索,授权专利公开号为CN210148376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陶瓷上釉装置,包括底座箱,所述底座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内部的两侧壁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固定安装有烘干机,所述烘干机的输出口固定连接有烘干罩,所述烘干机远离烘干罩的一端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有位于安装架外侧的外壳,所述安装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上述专利存在以下不足:操作时需要人工频繁的放置和取出陶瓷,操作时较为耗费人力,工作效率较低,不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需要设计一种不需要人工频繁的放置和取出陶瓷,操作时能够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的新材料用碳化硅陶瓷高效上釉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上述专利在操作时需要人工频繁的放置和取出陶瓷,操作时较为耗费人力,工作效率较低的缺点,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需要人工频繁的放置和取出陶瓷,操作时能够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的新材料用碳化硅陶瓷高效上釉装置。(2)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新材料用碳化硅陶瓷高效上釉装置,包括有底板,底板顶部一侧连接有第一导滑架;驱动机构,第一导滑架上设有驱动机构;升降机构,驱动机构与第一导滑架之间设有升降机构,驱动机构和升降机构传动连接。优选地,驱动机构包括有第一固定架,第一导滑架一侧连接有第一固定架;低速电机,第一固定架上安装有低速电机;转轴,低速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转轴。优选地,升降机构包括有扇形齿轮,转轴上连接有扇形齿轮;限位架,第一导滑架上滑动式连接有限位架;第一齿条,限位架上连接有第一齿条,扇形齿轮会与第一齿条啮合;第一弹簧,限位架与第一导滑架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导釉槽,限位架上连接有导釉槽;刷釉泡棉,导釉槽上连接有刷釉泡棉。优选地,还包括有传送机构,传送机构包括有扇形锥齿轮,转轴上连接有扇形锥齿轮;第二固定架,第一导滑架上连接有第二固定架;第一连接轴,第二固定架上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连接轴;传动锥齿轮,第一连接轴上连接有传动锥齿轮,扇形锥齿轮会与传动锥齿轮啮合;支撑架,底板顶部连接有两个支撑架;皮带传送组,两个支撑架上部之间绕有皮带传送组;第二连接轴,皮带传送组的其中一根传动轴上连接有第二连接轴;平皮带,第二连接轴与第一连接轴之间绕有平皮带;挡块,皮带传送组上均匀间隔连接有多块挡块。优选地,还包括有上釉机构,上釉机构包括有第三固定架,第一导滑架两侧上部均连接有第三固定架;漏斗,第三固定架上连接有漏斗;导向架,第三固定架上连接有导向架;导柱,导向架上滑动式连接有导柱,导柱与漏斗的出液端配合;第二弹簧,导柱与导向架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楔形块,导釉槽顶部两侧均连接有楔形块,楔形块与导柱配合;导料架,导釉槽顶部两侧的入液端均连接有导料架,漏斗的出液端对准导料架。优选地,还包括有挡料机构,挡料机构包括有第二齿条,限位架上连接有第二齿条;第二导滑架,底板顶部一侧连接有第二导滑架;接釉盒,第二导滑架上滑动式连接有接釉盒;第三齿条,接釉盒上连接有第三齿条;直齿轮,第二导滑架上转动式连接有直齿轮,直齿轮分别与第二齿条和第三齿条啮合。优选地,还包括有接料机构,接料机构包括有接料箱,底板顶部一侧连接有接料箱;斜滑架,接料箱上连接有斜滑架,斜滑架一侧对准皮带传送组;第三弹簧,接料箱内底部连接有多根第三弹簧;泡沫板,多根第三弹簧顶部之间连接有泡沫板。(3)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通过驱动机构和升降机构配合运作对陶瓷进行上釉,从而达到对陶瓷进行上釉的效果。2、本专利技术通过上釉机构和挡料机构来辅助进行上釉,不需要人工来频繁的进行上釉,有效的节省了人力。3、本专利技术通过传送机构和接料机构配合运作来辅助进行陶瓷的上料和卸料,不需要人工来频繁的上料和卸料,有效的解决了上述专利中存在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驱动机构和升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传送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上釉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上釉机构的A处放大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接料机构和挡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底板,2-第一导滑架,3-驱动机构,31-第一固定架,32-低速电机,33-转轴,4-升降机构,41-扇形齿轮,42-限位架,43-第一齿条,44-第一弹簧,45-导釉槽,46-刷釉泡棉,5-传送机构,51-扇形锥齿轮,52-第二固定架,53-第一连接轴,54-传动锥齿轮,55-支撑架,56-皮带传送组,57-第二连接轴,58-平皮带,59-挡块,6-上釉机构,61-第三固定架,62-漏斗,63-导向架,64-导柱,65-第二弹簧,66-楔形块,67-导料架,7-挡料机构,71-第二齿条,72-第二导滑架,73-接釉盒,74-第三齿条,75-直齿轮,8-接料机构,81-接料箱,82-斜滑架,83-泡沫板,84-第三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一种新材料用碳化硅陶瓷高效上釉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有底板1、第一导滑架2、驱动机构3和升降机构4,底板1顶部右侧连接有第一导滑架2,第一导滑架2上设有驱动机构3,驱动机构3与第一导滑架2之间设有升降机构4,驱动机构3和升降机构4传动连接。驱动机构3包括有第一固定架31、低速电机32和转轴33,第一导滑架2右侧连接有第一固定架31,第一固定架31上安装有低速电机32,低速电机32的输出轴上连接有转轴33。升降机构4包括有扇形齿轮41、限位架42、第一齿条43、第一弹簧44、导釉槽45和刷釉泡棉46,转轴33上连接有扇形齿轮41,第一导滑架2上滑动式连接有限位架42,限位架42上连接有第一齿条43,扇形齿轮41会与第一齿条43啮合,限位架42与第一导滑架2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44,限位架42上连接有导釉槽45,导釉槽45上连接有刷釉泡棉46。当需要对陶瓷进行上釉时,可以使用本装置,首先使用者可以将釉倒入导釉槽45中,导釉槽45中的釉浸入刷釉泡棉46中,随后使用者可以手持陶瓷移动至刷釉泡棉46下方,放置完毕后,可以启动低速电机32带动转轴33转动,转轴33转动带动扇形齿轮41转动,当扇形齿轮41转动至与第一齿条43啮合后,扇形齿轮41继续转动戳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材料用碳化硅陶瓷高效上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板(1),底板(1)顶部一侧连接有第一导滑架(2);驱动机构(3),第一导滑架(2)上设有驱动机构(3);升降机构(4),驱动机构(3)与第一导滑架(2)之间设有升降机构(4),驱动机构(3)和升降机构(4)传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材料用碳化硅陶瓷高效上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板(1),底板(1)顶部一侧连接有第一导滑架(2);驱动机构(3),第一导滑架(2)上设有驱动机构(3);升降机构(4),驱动机构(3)与第一导滑架(2)之间设有升降机构(4),驱动机构(3)和升降机构(4)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材料用碳化硅陶瓷高效上釉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3)包括有:第一固定架(31),第一导滑架(2)一侧连接有第一固定架(31);低速电机(32),第一固定架(31)上安装有低速电机(32);转轴(33),低速电机(32)的输出轴上连接有转轴(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材料用碳化硅陶瓷高效上釉装置,其特征在于,升降机构(4)包括有:扇形齿轮(41),转轴(33)上连接有扇形齿轮(41);限位架(42),第一导滑架(2)上滑动式连接有限位架(42);第一齿条(43),限位架(42)上连接有第一齿条(43),扇形齿轮(41)会与第一齿条(43)啮合;第一弹簧(44),限位架(42)与第一导滑架(2)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44);导釉槽(45),限位架(42)上连接有导釉槽(45);刷釉泡棉(46),导釉槽(45)上连接有刷釉泡棉(4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材料用碳化硅陶瓷高效上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传送机构(5),传送机构(5)包括有:扇形锥齿轮(51),转轴(33)上连接有扇形锥齿轮(51);第二固定架(52),第一导滑架(2)上连接有第二固定架(52);第一连接轴(53),第二固定架(52)上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连接轴(53);传动锥齿轮(54),第一连接轴(53)上连接有传动锥齿轮(54),扇形锥齿轮(51)会与传动锥齿轮(54)啮合;支撑架(55),底板(1)顶部连接有两个支撑架(55);皮带传送组(56),两个支撑架(55)上部之间绕有皮带传送组(56);第二连接轴(57),皮带传送组(56)的其中一根传动轴上连接有第二连接轴(57);平皮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慧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邵昭绍商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