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向塑瓶内实现无菌加液用穿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5291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向塑瓶内实现无菌加液用穿刺装置,属于塑瓶技术领域。包括连接体,所述连接体的内部设有贯穿的通道,所述通道的一端设有对通道密封阻隔用的阻隔膜片,所述通道的另一端用于与塑瓶的腔体密封连通,所述通道在远离塑瓶的一端设有密封易撕膜,所述通道内设有滑动连接的刺破装置,所述刺破装置通过弹性部件连接在所述通道内,且在刺破装置和通道的侧壁之间设有卡扣组件,所述刺破装置上开设有贯穿的导液流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向塑瓶内实现无菌加液用穿刺装置,其快速实现不同药品的快速配制,同时也大大的降低了临床配制过程中的交叉污染的风险,有效的提高了救治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向塑瓶内实现无菌加液用穿刺装置
本技术涉及塑瓶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于向塑瓶内实现无菌加液用穿刺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临床医疗领域静脉输注是主要治疗疾病的方法,从最初的单一品种发展成多用途、多剂型的品种,但在这个过程中往往需要加入其它类型的辅助制剂,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单独的配制操作间,进行药液的配制,再转运到相应的使用地点,给患者用上。具体方案如下:使用时先将位于塑瓶的加液管口上的加液口密封盖去除,并进行消毒,再将注射器的包装拆开,将注射器针头插入到加液管口内,吸入需要量的液体,再注入到制剂瓶内(制剂瓶需消毒),实现与制剂液的预混合,混合匀一后,再次用注射器吸出液体,加入到塑瓶内,加入后再次摇匀,再经输液端口输注到患者,整个过程如下所示。消毒—注射器穿刺取液—注入到制剂瓶内(需消毒)—摇匀—注射器又穿刺吸出液体(消毒)—取出后再次注射到塑瓶(塑瓶上的加液口再次消毒)—混合均一后,开始向患者输液。从以上的操作流程可得知,整个过程操作复杂,需要多次对使用的点位进行消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向塑瓶内实现无菌加液用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体,所述连接体的内部设有贯穿的通道,所述通道的一端设有对通道密封阻隔用的阻隔膜片,所述通道的另一端用于与塑瓶的腔体密封连通,所述通道在远离塑瓶的一端设有密封易撕膜,所述通道内设有滑动连接的刺破装置,所述刺破装置通过弹性部件连接在所述通道内,且在刺破装置和通道的侧壁之间设有卡扣组件,所述刺破装置上开设有贯穿的导液流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向塑瓶内实现无菌加液用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体,所述连接体的内部设有贯穿的通道,所述通道的一端设有对通道密封阻隔用的阻隔膜片,所述通道的另一端用于与塑瓶的腔体密封连通,所述通道在远离塑瓶的一端设有密封易撕膜,所述通道内设有滑动连接的刺破装置,所述刺破装置通过弹性部件连接在所述通道内,且在刺破装置和通道的侧壁之间设有卡扣组件,所述刺破装置上开设有贯穿的导液流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向塑瓶内实现无菌加液用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刺破装置包括刺破头,所述刺破头的顶部设有用于将制剂瓶的橡胶塞刺穿的第一刺破尖端,所述刺破头的底部设有用于将阻隔膜片刺穿的第二刺破尖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向塑瓶内实现无菌加液用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流道分别贯穿第一刺破尖端和第二刺破尖端,且所述导液流道的横截面呈V字型,导液流道的顶部开设在第一刺破尖端的斜面上且远离第一刺破尖端的顶部,导液流道的底部开设在第二刺破尖端的斜面上且靠近第二刺破尖端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向塑瓶内实现无菌加液用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组件包括设置在刺破装置上的第一卡扣部件;设置在通道内壁上的第二卡扣部件,穿刺前,所述第一卡扣部件和第二卡扣部件之间形成防止刺破装置将阻隔膜片刺穿的第一搭接部,穿刺后,所述第一卡扣部件运动到第二卡扣部件和阻隔膜片之间,所述第一卡扣部件和第二卡扣部件之间形成防止刺破装置向制剂瓶方向移动用的第二搭接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仲强刘文军刘思川谭鸿波葛均友罗雅兵喻强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