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颈椎按摩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5244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颈椎按摩仪,包括一个按摩主体、两个相对设置并分别连接于所述按摩主体两端的夹持臂以及两个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主体的两端的端部均设有与其内侧和端侧连通的固定卡槽;两个所述夹持臂的一侧端均开设有固定孔;每个所述连接件分别将对应的一个夹持臂连接于按摩主体的一端,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座和连接片,所述连接座固定于所述固定卡槽内,所述连接座包括两块夹板以及连接于两块所述夹板的外边缘之间的侧板,所述连接片通过销轴连接于两块所述夹板之间,连接片远离按摩主体的一端具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插接固定于所述固定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折叠收纳,且结构简单、便于装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颈椎按摩仪
本技术涉及按摩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颈椎按摩仪。
技术介绍
长时间使用手机、电脑会导致颈部肌肉酸痛、僵硬,从而引发颈椎病,而颈椎按摩仪可对颈部的肌肉进行按摩,具有舒筋活络,帮助改善颈部血液循环的作用,有效缓解颈部肌肉僵直、疼痛问题。目前市面上常见的颈椎按摩仪通常由一个弧形的按摩主体以及两个相对设置并连接于按摩主体两端的夹持臂,使用时,将整个按摩仪套在脖子上,并通过按摩主体上的按摩头对颈部肌肉进行按摩。市面上大多数的颈椎按摩仪的夹持臂与按摩主体之间是固定的,夹持臂不可折叠,在不使用的情况下占用较大的收纳空间,且便携性较差。中国技术专利CN210384367U公开了一种颈椎按摩器,该颈椎按摩器的夹持臂虽然可实现折叠收纳,但是其折叠结构复杂,不便于装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颈椎按摩仪,该颈椎按摩仪便于折叠收纳,且结构简单、便于装配。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颈椎按摩仪,包括一个按摩主体以及两个相对设置并分别连接于所述按摩主体两端的夹持臂,所述按摩主体的两端的端部均设有与其内侧和端侧连通的固定卡槽;两个所述夹持臂的一侧端均开设有固定孔;还包括两个连接件,每个所述连接件分别将对应的一个夹持臂连接于按摩主体的一端,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座和连接片,所述连接座固定于所述固定卡槽内,所述连接座包括两块夹板以及连接于两块所述夹板的外边缘之间的侧板,所述连接片通过销轴连接于两块所述夹板之间,连接片远离按摩主体的一端具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插接固定于所述固定孔内。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座还包括连接于两块所述夹板的侧端之间的底板。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片靠近底板一侧设置为以所述销轴为圆心的圆弧边,所述圆弧边的外侧间隔分布有多个凸点,转动的过程中,各所述凸点依次与所述连接座的底边内侧接触。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外侧设有凸柱,所述固定卡槽的底壁上开设有插孔,所述凸柱插接固定于所述插孔内。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卡槽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盲孔,所述销轴的端部穿出连接座并嵌入所述第一盲孔。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柱的外部设有凸起,所述固定孔的孔壁上开设有第二盲孔,所述凸起嵌入所述第二盲孔。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座通过胶水粘贴、套啤成型或者直接嵌固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固定卡槽内,所述连接柱通过胶水粘贴、套啤成型或者直接嵌固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固定孔内。进一步地,所述按摩主体包括呈弧形的弹性软胶座和按摩件,所述弹性软胶座的中部设有卡套,所述按摩件卡接固定于所述卡套内,所述固定卡槽设于弹性软胶座的两端。进一步地,所述卡套的内侧沿环向设有环形卡条,所述按摩件的外侧沿周向设置有环形卡槽,所述环形卡条卡接于所述环形卡槽内。进一步地,所述夹持臂采用弹性软胶材料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组装按摩主体和夹持臂时,先通过销轴将连接座和连接片在组装在一起,再将连接座固定于按摩主体一端的固定卡槽内,连接柱固定于一夹持臂侧端的固定孔内,其结构简单,便于装配,采用上述结构,颈椎按摩仪不使用时,可将两个夹持臂向内侧翻折,以减小其占用的收纳空间,便于折叠收纳。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折叠收纳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爆炸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夹持臂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弹性软胶座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0-按摩主体;11-固定卡槽;111-插孔;112-第一盲孔;12-弹性软胶座;121-卡套;122-环形卡条;13-按摩件;131-环形卡槽;20-夹持臂;21-固定孔;211-第二盲孔;30-连接件;31-连接座;311-夹板;312-侧板;313-底板;314-凸柱;32-连接片;321-连接柱;322-圆弧边;323-凸点;324-凸起;33-销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如图1-图6所示,本技术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颈椎按摩仪,包括一个按摩主体10、两个相对设置于按摩主体10两端的夹持臂20、以及两个连接件30,每个连接件30分别将对应的一个夹持臂20连接于按摩主体10的一端。按摩主体10的两端的端部均设有与其内侧和端侧连通的固定卡槽11。具体来说,按摩主体10包括呈弧形的弹性软胶座12和按摩件13,弹性软胶座12的中部设有卡套121,按摩件13卡接固定于卡套121内,固定卡槽11设于弹性软胶座12的两端。按摩主体10采用弹性软胶座12和按摩件13分体式设计,弹性软胶座12和按摩件13之间采用卡接式固定,方便装配和拆装。上述弹性软胶座12可采用但不限于硅胶材料。为了提高弹性软胶座12和按摩件13结合的牢固性,卡套121的内侧沿环向设有环形卡条122,按摩件13的外侧沿周向设置有环形卡槽131,环形卡条122卡接于环形卡槽131内。夹持臂20采用弹性软胶材料制成,具体可为硅胶材料,两个夹持臂20的一侧端均开设有固定孔21。连接件30具体可采用PA塑料,连接件30包括连接座31和连接片32。连接座31包括两块夹板311、连接于两块夹板311的外边缘之间的侧板312以及连接于两块夹板311的侧端之间的底板313,连接片32通过销轴33连接于两块夹板311之间。连接座31固定于固定卡槽11内,连接座31可通过胶水粘贴、套啤成型或者直接嵌固的方式固定于固定卡槽11内。连接片32远离按摩主体10的一端具有连接柱321,连接柱321插接固定于固定孔21内,同样地,连接柱321可通过胶水粘贴、套啤成型或者直接嵌固的方式固定于固定孔21内。组装按摩主体10和夹持臂20时,先通过销轴33将连接座31和连接片32在组装在一起,再将连接座31固定于按摩主体10一端的固定卡槽11内,连接柱321固定于一夹持臂20侧端的固定孔21内,其结构简单,便于装配,采用上述结构,颈椎按摩仪不使用时,可将两个夹持臂20向内侧翻折,以减小其占用的收纳空间,便于折叠收纳。优选地,连接片32靠近底板313一侧设置为以销轴33为圆心的圆弧边322,圆弧边322的外侧间隔分布有多个凸点323,转动的过程中,各凸点323依次与连接座31的底边内侧接触,以提高折叠夹持臂20时产生的阻尼感,提升折叠手感,同时对夹持臂20具有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颈椎按摩仪,包括一个按摩主体以及两个相对设置并分别连接于所述按摩主体两端的夹持臂,其特征在于:/n所述按摩主体的两端的端部均设有与其内侧和端侧连通的固定卡槽;/n两个所述夹持臂的一侧端均开设有固定孔;/n还包括两个连接件,每个所述连接件分别将对应的一个夹持臂连接于按摩主体的一端,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座和连接片,所述连接座固定于所述固定卡槽内,所述连接座包括两块夹板以及连接于两块所述夹板的外边缘之间的侧板,所述连接片通过销轴连接于两块所述夹板之间,连接片远离按摩主体的一端具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插接固定于所述固定孔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颈椎按摩仪,包括一个按摩主体以及两个相对设置并分别连接于所述按摩主体两端的夹持臂,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摩主体的两端的端部均设有与其内侧和端侧连通的固定卡槽;
两个所述夹持臂的一侧端均开设有固定孔;
还包括两个连接件,每个所述连接件分别将对应的一个夹持臂连接于按摩主体的一端,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座和连接片,所述连接座固定于所述固定卡槽内,所述连接座包括两块夹板以及连接于两块所述夹板的外边缘之间的侧板,所述连接片通过销轴连接于两块所述夹板之间,连接片远离按摩主体的一端具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插接固定于所述固定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颈椎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还包括连接于两块所述夹板的侧端之间的底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颈椎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靠近底板一侧设置为以所述销轴为圆心的圆弧边,所述圆弧边的外侧间隔分布有多个凸点,转动的过程中,各所述凸点依次与所述连接座的底边内侧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颈椎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外侧设有凸柱,所述固定卡槽的底壁上开设有插孔,所述凸柱插接固定于所述插孔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桃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莱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