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5207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夹具,涉及电子器件测试技术领域,该夹具包括机架、压紧件和驱动组件;压紧件与机架滑动连接;驱动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铰接形成第一铰点,同时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的两端与机架和压紧件铰接,分别形成第二铰点和第三铰点;第一铰点、第二铰点和第三铰点三点在外力作用下具有共线和不共线两种状态,三点在两种状态的切换中能够带动压紧件做直线运动以压紧或松脱待夹持件。通过该夹具,缓解了现有技术中手工压紧隔离器与测试架不能保证测得的隔离器的电性能指标准确性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提高调试效率和电性能指标的准确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夹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器件测试
,尤其是涉及一种夹具。
技术介绍
在对隔离器测试时,需要将带SMA接头(SubMiniatureversionA,SMA接口)的测试架与矢量网络分析仪相连接,然后将隔离器与测试架紧密贴合,以保证隔离器的引脚与测试架的基板接触良好。由前述可在矢量网络分析仪上显示出隔离器的准确的电性能指标。但是,目前隔离器与测试架的贴合主要依靠手工压紧,不能保证隔离器的引脚与测试架的基板接触良好,进而不能保证由此测得的隔离器的电性能指标的准确性;另外,手工压紧限制了工作人员进行其他的调试操作,存在较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夹具,以缓解现有技术中手工压紧隔离器与测试架不能保证测得的隔离器的电性能指标准确性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手段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夹具包括:机架、压紧件和驱动组件;所述压紧件与所述机架滑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铰接形成第一铰点,同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两端与所述机架和所述压紧件铰接,分别形成第二铰点和第三铰点;所述第一铰点、所述第二铰点和所述第三铰点三点在外力作用下具有共线和不共线两种状态,所述三点在两种状态的切换中能够带动所述压紧件做直线运动以压紧或松脱待夹持件。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手柄;所述手柄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或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手柄摆动预设角度用于使所述压紧件运动预设距离。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手柄;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第一铰轴铰接;所述手柄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铰轴,所述手柄摆动预设角度用于使所述压紧件运动预设距离。进一步地,所述手柄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时,所述手柄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呈角度且一体成型设置;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一铰轴连接于所述手柄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转角处。进一步地,所述压紧件包括滑动杆和伸缩杆;所述滑动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另一端与所述伸缩杆连接;所述伸缩杆可沿所述滑动杆的轴向运动,以改变所述压紧件的长度。进一步地,所述滑动杆与所述伸缩杆之间设有螺纹结构,所述螺纹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外螺纹和内螺纹;所述滑动杆和所述伸缩杆两者中的一者设置所述外螺纹,另一者设置所述内螺纹。进一步地,所述机架上设有套筒;所述滑动杆与所述套筒滑动配合。进一步地,所述机架包括呈“L”型设置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两者中的一者用于放置所述待夹持件,另一者用于安装所述压紧件和所述驱动组件。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板或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侧设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上设有用于配合安装的铰接孔和用于与所述压紧件滑动配合的套筒。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板或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连接架可拆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夹具所具有的技术优势为:在本申请中,压紧件与机架滑动连接,驱动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铰接形成第一铰点,同时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的两端与机架和压紧件铰接,分别形成第二铰点和第三铰点,则通过驱动组件可驱动压紧件相对机架滑动;第一铰点、第二铰点和第三铰点三点在外力作用下具有共线和不共线两种状态,三点在两种状态的切换中能够带动压紧件做直线运动以压紧或松脱待夹持件,即在外力作用下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转动,从而改变了三点所处的状态,使得三点在共线和不共线之间切换。具体的,当该三点由不共线状态向共线状态切换时,压紧件向靠近待夹持件的方向做直线运动,待压紧件运动至三点共线时,此时压紧件实现对待夹持件的压紧,而且该夹具处于死点位置,撤去外力,压紧件不会回弹;通过再次施加外力,可使得该三点由共线状态向不共线状态切换,并使得压紧件向远离待夹持件的方向做直线运动。以测试隔离器的电性能指标为例,隔离器与测试架形成的组合件即可看作待夹持件,工作人员通过对驱动组件施加外力即可驱动压紧件向靠近该组合件的方向运动,待压紧件运动至第一铰点、第二铰点和第三铰点三点共线时,撤去外力,此时隔离器与测试架被压紧,从而保证了隔离器的引脚与测试架的基板良好接触,则由此测得的隔离器的电性能指标具备准确性,而且此时工作人员可以进行其他的调试操作,给隔离器的测试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夹具的主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夹具的侧视图。图标:100-机架;110-第一支撑板;120-第二支撑板;130-连接架;131-套筒;200-压紧件;210-滑动杆;220-伸缩杆;300-驱动组件;310-第一连接件;320-第二连接件;330-手柄;400-待夹持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夹具包括机架100、压紧件200和驱动组件300;压紧件200与机架100滑动连接;驱动组件300包括第一连接件310和第二连接件320,第一连接件310与第二连接件320铰接形成第一铰点,同时第一连接件310与第二连接件320的两端与机架100和压紧件200铰接,分别形成第二铰点和第三铰点;第一铰点、第二铰点和第三铰点三点在外力作用下具有共线和不共线两种状态,三点在两种状态的切换中能够带动压紧件200做直线运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00)、压紧件(200)和驱动组件(300);/n所述压紧件(200)与所述机架(100)滑动连接;/n所述驱动组件(300)包括第一连接件(310)和第二连接件(320),所述第一连接件(310)与所述第二连接件(320)铰接形成第一铰点,同时所述第一连接件(310)与所述第二连接件(320)的两端与所述机架(100)和所述压紧件(200)铰接,分别形成第二铰点和第三铰点;/n所述第一铰点、所述第二铰点和所述第三铰点三点在外力作用下具有共线和不共线两种状态,所述三点在两种状态的切换中能够带动所述压紧件(200)做直线运动以压紧或松脱待夹持件(40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00)、压紧件(200)和驱动组件(300);
所述压紧件(200)与所述机架(100)滑动连接;
所述驱动组件(300)包括第一连接件(310)和第二连接件(320),所述第一连接件(310)与所述第二连接件(320)铰接形成第一铰点,同时所述第一连接件(310)与所述第二连接件(320)的两端与所述机架(100)和所述压紧件(200)铰接,分别形成第二铰点和第三铰点;
所述第一铰点、所述第二铰点和所述第三铰点三点在外力作用下具有共线和不共线两种状态,所述三点在两种状态的切换中能够带动所述压紧件(200)做直线运动以压紧或松脱待夹持件(4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300)还包括手柄(330);
所述手柄(330)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310)或所述第二连接件(320),所述手柄(330)摆动预设角度用于使所述压紧件(200)运动预设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300)还包括手柄(330);
所述第一连接件(310)与所述第二连接件(320)通过第一铰轴铰接;
所述手柄(330)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铰轴,所述手柄(330)摆动预设角度用于使所述压紧件(200)运动预设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330)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时(310),所述手柄(330)与所述第一连接件(310)呈角度且一体成型设置;
所述第二连接件(320)通过所述第一铰轴连接于所述手柄(330)与所述第一连接件(310)的转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培黄庆焕徐海新叶荣顾国治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高宇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