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精密模具切削用自动校正定位夹持装置,包括底板和夹持固定机构,所述夹持固定机构包括调节滑座和纵向伸缩夹持座,所述调节滑座的一端开设有伸缩槽,所述纵向伸缩夹持座的一端活动安装在伸缩槽内,所述纵向伸缩夹持座内开设有储油腔,该精密模具切削用自动校正定位夹持装置设计合理,夹持固定机构的纵向伸缩夹持座能够在纵向将模具夹持,纵向伸缩夹持座接触到模具时,纵向伸缩夹持座两侧的横向夹持座同步自动收缩,并对模具的横向位置进行调整,当横向夹持座将模具夹紧时,模具正好处于装置的中心位置,从而达到自动校正定位的目的,能够有效地提高模具加工的效率和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精密模具切削用自动校正定位夹持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模具加工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精密模具切削用自动校正定位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精密模具加工需要非常高的精度,一般采用数控机床加工,精密模具被切削的过程中,模具会受到向四周的作用力和向底部的作用力,朝向底部的作用力由机床承受,不会使精密模具移动,但是朝向四周的作用力时刻都在变化并且大小不一,模具单个方向受到的作用力较大时,容易使模具移动,并且,模具与夹具之间的作用力过大有可能使模具表面产生损伤,不利于模具质量的提升,但是,现有的精密模具夹持装置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并且,现有的夹持装置不能够对精密模具自动定位和位置校正,加工效率和精度还能够进一步提升,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精密模具切削用自动校正定位夹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精密模具切削用自动校正定位夹持装置,该精密模具切削用自动校正定位夹持装置设计合理,夹持固定机构的纵向伸缩夹持座能够在纵向将模具夹持,纵向伸缩夹持座接触到模具时,纵向伸缩夹持座两侧的横向夹持座同步自动收缩,并对模具的横向位置进行调整,当横向夹持座将模具夹紧时,模具正好处于装置的中心位置,从而达到自动校正定位的目的,能够有效地提高模具加工的效率和精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精密模具切削用自动校正定位夹持装置,包括底板和夹持固定机构,所述夹持固定机构包括调节滑座和纵向伸缩夹持座,所述调节滑座的一端开设有伸缩槽,所述纵向伸缩夹持座的一端活动安装在伸缩槽内,所述纵向伸缩夹持座内开设有储油腔,所述纵向伸缩夹持座的另一端内开设有中型伸缩孔,所述中型伸缩孔与储油腔连通,所述中型伸缩孔顶部的内侧壁与储油腔底部的内侧壁之间固定安装有中隔板,所述纵向伸缩夹持座内处于储油腔内两侧的位置处均开设有缓冲吸油腔,所述缓冲吸油腔的底部与储油腔的底部连通,所述缓冲吸油腔内活动安装有活塞,所述活塞顶部的中心位置处固定安装有限位顶杆和预推弹簧,所述预推弹簧套设在限位顶杆上,所述伸缩槽远离开口端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U型推杆,所述缓冲吸油腔底部的内侧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U型推杆的两端穿过通孔并与活塞固定连接,所述中型伸缩孔的两端内均活动安装有倾斜活塞,侧伸缩杆穿过中型伸缩孔的开口端并与倾斜活塞固定连接,所述侧伸缩杆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安装有横向夹持座,所述纵向伸缩夹持座处于伸缩槽外的一端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远离开口端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导向弹簧,所述导向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向装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底板前侧和后侧顶部均固定安装有滑轨,所述夹持固定机构的数量为2个,所述调节滑座的底部开设有条形滑槽,所述调节滑座通过条形滑槽套设在滑轨上,所述滑轨的顶部开设有若干个插孔,所述调节滑座上开设有通孔,插销的一端穿过通孔并延伸至其中一个插孔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导向座和导向珠,所述导向珠活动安装在导向座的一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调节滑座的一侧连接有电源线,所述电源线与电动推杆电性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每个所述纵向伸缩夹持座上的导向装置的数量为3个。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调节滑座的宽度与底板的宽度相同。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倾斜活塞与活塞之间的空间填充有液压油。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精密模具切削用自动校正定位夹持装置,包括底板、夹持固定机构、调节滑座、纵向伸缩夹持座、伸缩槽、储油腔、中型伸缩孔、中隔板、缓冲吸油腔、活塞、限位顶杆、预推弹簧、电动推杆、U型推杆、倾斜活塞、侧伸缩杆、横向夹持座、收纳槽、导向弹簧、导向装置、导向座、导向珠、滑轨、条形滑槽、插孔、插销和电源线。1、此精密模具切削用自动校正定位夹持装置的夹持固定机构的纵向伸缩夹持座能够在纵向将模具夹持,纵向伸缩夹持座接触到模具时,纵向伸缩夹持座两侧的横向夹持座同步自动收缩,并对模具的横向位置进行调整,当横向夹持座将模具夹紧时,模具正好处于装置的中心位置,从而达到自动校正定位的目的,能够有效地提高模具加工的效率和精度。2、此精密模具切削用自动校正定位夹持装置的纵向伸缩夹持座与横向夹持座能够相互连动,当横向夹持座受到模具施加的横向作用力时,侧伸缩杆具有拉动倾斜活塞向受力方向运动的趋势,活塞在电动推杆的作用下不会移动,因此,倾斜活塞与活塞之间的空间具有增大的趋势,在液压油传动的作用下,纵向伸缩夹持座具有伸出的趋势,对模具施加更大的夹持力,达到通过增加摩擦力降低横向夹持座对模具的挤压力的目的,当纵向伸缩夹持座受到模具施加的纵向作用力时,纵向伸缩夹持座具有向伸缩槽内移动的趋势,而活塞保持不动,因此,倾斜活塞与活塞之间的空间具有降低的趋势,在液压油传动的作用下,侧伸缩杆拉动横向夹持座对模具施加更大的夹持力,达到通过增加摩擦力降低纵向伸缩夹持座对模具的挤压力的目的,因此,无论当模具受到切削带来的各种作用力时,能够有效地平衡到模具四周,能够在保证模具不移动的情况下防止模具受力过大损伤。3、此精密模具切削用自动校正定位夹持装置的纵向伸缩夹持座的一端安装了能够伸缩的导向装置,在对模具进行夹持时,导向装置首先接触到模具使纵向伸缩夹持座受到阻碍停止伸缩,横向夹持座开始收缩对模具进行夹持和位置校正,在此过程中,在导向装置的导向珠的作用下,模具与导向装置之间为滚动摩擦,从而能够有效地避免模具受到刮伤,保证模具加工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精密模具切削用自动校正定位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精密模具切削用自动校正定位夹持装置的夹持固定机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精密模具切削用自动校正定位夹持装置的纵向伸缩夹持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精密模具切削用自动校正定位夹持装置的纵向伸缩夹持座横切面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精密模具切削用自动校正定位夹持装置的夹持固定机构横切面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精密模具切削用自动校正定位夹持装置的导向装置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精密模具切削用自动校正定位夹持装置的导向装置安装示意图;图中:1、底板;2、夹持固定机构;3、调节滑座;4、纵向伸缩夹持座;5、伸缩槽;6、储油腔;7、中型伸缩孔;8、中隔板;9、缓冲吸油腔;10、活塞;11、限位顶杆;12、预推弹簧;13、电动推杆;14、U型推杆;15、倾斜活塞;16、侧伸缩杆;17、横向夹持座;18、收纳槽;19、导向弹簧;20、导向装置;21、导向座;22、导向珠;23、滑轨;24、条形滑槽;25、插孔;26、插销;27、电源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至图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精密模具切削用自动校正定位夹持装置,包括底板1和夹持固定机构2,所述夹持固定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精密模具切削用自动校正定位夹持装置,包括底板(1)和夹持固定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固定机构(2)包括调节滑座(3)和纵向伸缩夹持座(4),所述调节滑座(3)的一端开设有伸缩槽(5),所述纵向伸缩夹持座(4)的一端活动安装在伸缩槽(5)内,所述纵向伸缩夹持座(4)内开设有储油腔(6),所述纵向伸缩夹持座(4)的另一端内开设有中型伸缩孔(7),所述中型伸缩孔(7)与储油腔(6)连通,所述中型伸缩孔(7)顶部的内侧壁与储油腔(6)底部的内侧壁之间固定安装有中隔板(8),所述纵向伸缩夹持座(4)内处于储油腔(6)内两侧的位置处均开设有缓冲吸油腔(9),所述缓冲吸油腔(9)的底部与储油腔(6)的底部连通,所述缓冲吸油腔(9)内活动安装有活塞(10),所述活塞(10)顶部的中心位置处固定安装有限位顶杆(11)和预推弹簧(12),所述预推弹簧(12)套设在限位顶杆(11)上,所述伸缩槽(5)远离开口端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13),所述电动推杆(13)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U型推杆(14),所述缓冲吸油腔(9)底部的内侧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U型推杆(14)的两端穿过通孔并与活塞(10)固定连接,所述中型伸缩孔(7)的两端内均活动安装有倾斜活塞(15),侧伸缩杆(16)穿过中型伸缩孔(7)的开口端并与倾斜活塞(15)固定连接,所述侧伸缩杆(16)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安装有横向夹持座(17),所述纵向伸缩夹持座(4)处于伸缩槽(5)外的一端开设有收纳槽(18),所述收纳槽(18)远离开口端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导向弹簧(19),所述导向弹簧(1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向装置(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密模具切削用自动校正定位夹持装置,包括底板(1)和夹持固定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固定机构(2)包括调节滑座(3)和纵向伸缩夹持座(4),所述调节滑座(3)的一端开设有伸缩槽(5),所述纵向伸缩夹持座(4)的一端活动安装在伸缩槽(5)内,所述纵向伸缩夹持座(4)内开设有储油腔(6),所述纵向伸缩夹持座(4)的另一端内开设有中型伸缩孔(7),所述中型伸缩孔(7)与储油腔(6)连通,所述中型伸缩孔(7)顶部的内侧壁与储油腔(6)底部的内侧壁之间固定安装有中隔板(8),所述纵向伸缩夹持座(4)内处于储油腔(6)内两侧的位置处均开设有缓冲吸油腔(9),所述缓冲吸油腔(9)的底部与储油腔(6)的底部连通,所述缓冲吸油腔(9)内活动安装有活塞(10),所述活塞(10)顶部的中心位置处固定安装有限位顶杆(11)和预推弹簧(12),所述预推弹簧(12)套设在限位顶杆(11)上,所述伸缩槽(5)远离开口端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13),所述电动推杆(13)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U型推杆(14),所述缓冲吸油腔(9)底部的内侧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U型推杆(14)的两端穿过通孔并与活塞(10)固定连接,所述中型伸缩孔(7)的两端内均活动安装有倾斜活塞(15),侧伸缩杆(16)穿过中型伸缩孔(7)的开口端并与倾斜活塞(15)固定连接,所述侧伸缩杆(16)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安装有横向夹持座(17),所述纵向伸缩夹持座(4)处于伸缩槽(5)外的一端开设有收纳槽(18),所述收纳槽(18)远离开口端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导向弹簧(19),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萍,
申请(专利权)人:陈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