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压隔离担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5145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负压隔离担架,包括担架主体,担架主体包括左右两侧的抬杠、连接左右两侧抬杠的横杠以及设置在抬杠和横杠内侧的担架垫,还包括隔离罩以及负压抽吸箱,隔离罩可拆卸的安装在担架主体上,隔离罩包括左插板、右插板以及隔离保护罩,隔离保护罩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左插板可拆卸的固定在第一端,右插板可拆卸的固定在第二端,左插板上设有第三通孔,隔离罩上设有供氧气管接入的第一通孔以及供输液管接入的第二通孔,负压抽吸箱包括出口端和入口端,入口端连接在第三通孔上,出口端为开口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隔离罩为可拆卸形式安装,隔离罩的制造成本低,无需消毒后重复使用,杜绝消毒不彻底造成患者二次感染的现象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负压隔离担架
本技术涉及医用担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负压隔离担架。
技术介绍
现实生活中,对于危重病人的医疗救护常使用担架进行运输,患者携带的病毒常会随着患者的唾液、飞沫进入到大气中,感染其他人。而隔离担架是在转送通过气溶胶(空气)传播传染性病毒患者过程中阻断传染源的传播途径,最大限度降低医护人员和周围人群受到传染的隐患,负压隔离担架是将带隔离罩的担架内的气体抽出,使担架内形成一定的负压,使得外界气体进入该负压担架内,即使该担架存有一定的缝隙,担架内的气体也不会从该缝隙内排出,传染他人。现有的隔离担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的隔离担架多为一体结构,无法拆卸,不使用时占用的空间大,不方便运输和保存;(2)现有的隔离担架的隔离罩多为透明的有机玻璃制成,整个担架本身较为笨重不够轻便;(3)现用负压隔离担架中使用的抽气过滤器中,大多使用简单的活性炭滤布过滤担架内的气体,无法起到彻底过滤空气中的病毒,使得抽出的气体具有感染他人的风险;(4)一体结构的隔离担架重复使用前需要对担架进行彻底消毒,一旦消毒不够彻底,更容易造成患者发生二次感染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负压隔离担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负压隔离担架,包括担架主体,所述担架主体包括左右两侧的抬杠、连接左右两侧抬杠的横杠以及设置在所述抬杠和所述横杠内侧的担架垫,还包括隔离罩以及负压抽吸箱,所述隔离罩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担架主体上,所述隔离罩包括左插板、右插板以及隔离保护罩,所述隔离保护罩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左插板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第一端,所述右插板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第二端,所述左插板上设有第三通孔,所述隔离罩上设有供氧气管接入的第一通孔以及供输液管接入的第二通孔,所述负压抽吸箱包括出口端和入口端,所述入口端连接在所述第三通孔上,所述出口端为开口端。优选地,所述抬杠的上侧面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沿所述抬杠的长度方向设置,并贯穿所述抬杠的左右两侧,所述横杠的上侧面设有第一插槽,所述第一插槽沿所述横杠的长度方向设置,并贯穿所述横杠的左右两侧。优选地,所述隔离保护罩内还固定有支撑筋,所述支撑筋为倒“U”型,所述支撑筋至少为一个,所述支撑筋间隔固定在所述隔离保护罩的内,所述支撑筋的底端设有与所述第一滑槽对应的滑块,所述支撑筋与所述抬杠之间是可滑动配合的。优选地,所述隔离保护罩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固定一个插滑支撑筋,所述插滑支撑筋为U型,所述插滑支撑筋包括圆弧形支撑筋以及固定在所述圆弧形支撑筋左右两端的竖直支撑筋,两个所述竖直支撑筋的内侧具有对应的插滑槽,所述竖直支撑筋远离所述圆弧形支撑筋的一端固定所述滑块。优选地,所述隔离保护罩为透明软质聚乙烯膜,所述左插板和所述右插板为透明塑料板制成。优选地,所述左插板和所述右插板包括U型主板和固定在所述U型主板底部的插槽板,所述插槽板与所述第一插槽相对应。优选地,负压抽吸箱内设有过滤层和抽风机,所述过滤层包括初效过滤层和高效过滤层,所述初效过滤层设置在所述入口端,所述抽风机设置在靠近所述出口端,所述高效过滤层设在所述抽风机和所述初效过滤层之间。优选地,所述负压抽吸箱内还设有供电电源,所述供电电源为锂电池。优选地,所述隔离罩上还设置有隔离手套孔,所述隔离手套孔上固定长臂隔离手套。优选地,所述担架主体上还固定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设置在靠近所述左插板的一端,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所述负压抽吸箱,所述负压抽吸箱的入口端连接第一导管的一端,所述第一导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通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抬杠的上侧面设有第一滑槽,隔离保护罩内设置支撑筋,防止隔离保护罩坍塌,支撑筋的底部设置滑块,该第一滑槽贯穿抬杠的左右两侧,将滑块置于所述第一滑槽内或者将滑块全部滑出第一滑槽从而实现隔离保护罩的安装及拆卸,采用可拆卸的安装方式,方便本技术的负压隔离担架的运输和保存,同时,不使用状态下占用较小的空间。(2)隔离保护罩为透明软质聚乙烯膜,所述左插板和所述右插板为透明塑料板制成。极大程度的减少隔离罩的重量,降低医护人员使用时的劳动强度,同时该隔离罩的制作成本较低,使用后,将该隔离罩拆卸后,重新更换新的隔离罩,无需消毒后重复使用,杜绝消毒不彻底造成患者二次感染的现象发生。(3)过滤层包括初效过滤层和高效过滤层,所述初效过滤层设置在所述入口端,所述抽风机设置在靠近所述出口端,所述高效过滤层设在所述抽风机和所述初效过滤层之间,隔离罩内的气体经抽风机排出隔离罩外之前,需要经过初效过滤层和高效过滤层两次过滤后才能由抽风机排出,采用两层过滤的方法过滤气体更加清洁,经初效过滤层过滤除尘后,防止含尘气体堵塞高效过滤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负压隔离担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负压隔离担架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负压隔离担架的A-A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负压隔离担架的插滑支撑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负压隔离担架的负压抽吸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负压隔离担架的负压抽吸箱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对本技术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如图1所示,一种负压隔离担架,包括担架主体100,所述担架主体100包括左右两侧的抬杠110、连接左右两侧抬杠的横杠120以及设置在所述抬杠和所述横杠内侧的担架垫130,还包括隔离罩200以及负压抽吸箱300,所述隔离罩200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担架主体100上,所述隔离罩200包括左插板210、右插板220以及隔离保护罩230,所述隔离保护罩230包括第一端231和第二端232,所述左插板210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第一端231,所述右插板220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第二端232,所述左插板210上设有第三通孔211,所述隔离罩上设有供氧气管接入的第一通孔240以及供输液管接入的第二通孔250,所述负压抽吸箱300包括出口端310和入口端320,所述入口端320连接在所述第三通孔211上,所述出口端310为开口端。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抬杠110的上侧面设有第一滑槽111,所述第一滑槽111沿所述抬杠110的长度方向设置,并贯穿所述抬杠的左右两侧,所述横杠120的上侧面设有第一插槽121,所述第一插槽121沿所述横杠120的长度方向设置,并贯穿所述横杠120的左右两侧。如图2所示,所述隔离保护罩230内还固定有支撑筋233,所述支撑筋233为倒“U”型,所述支撑筋233至少为一个,所述支撑筋233间隔固定在所述隔离保护罩230的内,所述支撑筋233的底端设有与所述第一滑槽111对应的滑块234,所述支撑筋233与所述抬杠110之间是可滑动配合的。隔离保护罩230内设置支撑筋233,防止隔离保护罩230坍塌,支撑筋233的底部设置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压隔离担架,包括担架主体,所述担架主体包括左右两侧的抬杠、连接左右两侧抬杠的横杠以及设置在所述抬杠和所述横杠内侧的担架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离罩以及负压抽吸箱,所述隔离罩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担架主体上,所述隔离罩包括左插板、右插板以及隔离保护罩,所述隔离保护罩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左插板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第一端,所述右插板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第二端,所述左插板上设有第三通孔,所述隔离罩上设有供氧气管接入的第一通孔以及供输液管接入的第二通孔,所述负压抽吸箱包括出口端和入口端,所述入口端连接在所述第三通孔上,所述出口端为开口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压隔离担架,包括担架主体,所述担架主体包括左右两侧的抬杠、连接左右两侧抬杠的横杠以及设置在所述抬杠和所述横杠内侧的担架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离罩以及负压抽吸箱,所述隔离罩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担架主体上,所述隔离罩包括左插板、右插板以及隔离保护罩,所述隔离保护罩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左插板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第一端,所述右插板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第二端,所述左插板上设有第三通孔,所述隔离罩上设有供氧气管接入的第一通孔以及供输液管接入的第二通孔,所述负压抽吸箱包括出口端和入口端,所述入口端连接在所述第三通孔上,所述出口端为开口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隔离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抬杠的上侧面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沿所述抬杠的长度方向设置,并贯穿所述抬杠的左右两侧,所述横杠的上侧面设有第一插槽,所述第一插槽沿所述横杠的长度方向设置,并贯穿所述横杠的左右两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压隔离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保护罩内还固定有支撑筋,所述支撑筋为倒“U”型,所述支撑筋至少为一个,所述支撑筋间隔固定在所述隔离保护罩的内,所述支撑筋的底端设有与所述第一滑槽对应的滑块,所述支撑筋与所述抬杠之间是可滑动配合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压隔离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保护罩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固定一个插滑支撑筋,所述插滑支撑筋为U型,所述插滑支撑筋包括圆弧形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宗泽张燕周楽陈玲叶伟强
申请(专利权)人:美埃中国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