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钢管性能调节装置及钢管热扩与在线性能调节工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5022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20
在线钢管性能调节装置及钢管热扩与在线性能调节工艺,涉及无缝钢管深加工技术领域,其包括用于和钢管热扩芯模连接成一体的热处理芯模、用于和钢管热扩加热线圈串联成一体的热处理加热线圈以及冷却装置,钢管热扩加热线圈、热处理加热线圈、冷却装置沿钢管的移动方向由后往前依次设置在钢管外部,热处理芯模的后端用于与钢管热扩芯模的前端连接且其直径与钢管热扩后的内径相适应,热处理加热线圈和钢管热扩加热线圈上共设置有多个用于外接电源的接线柱,不同的两个接线柱对应不同的线圈有效总匝数和线圈有效总宽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于热扩完成后紧接着对钢管作热处理,在线完成钢管性能调节,进而节约能源与物流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在线钢管性能调节装置及钢管热扩与在线性能调节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缝钢管深加工
,尤其指一种在线钢管性能调节装置及钢管热扩与在线性能调节工艺。
技术介绍
钢管热扩是把相对较小口径的钢管加工成大口径钢管的一种加工方式,目前主要采用中频加热的方式对钢管进行热扩加工。为了改善热扩钢管的组织结构和切削加工性能,有时需要对热扩加工后的钢管作热处理(正火和高温退火是较常见的两种性能调节处理方式),但是多数钢管热扩厂家并未配置热处理生产线,为此,在钢管热扩完成后还需要将其吊装运输到热处理工厂进行热处理,物流运输成本及热处理成本较高。另外,在热扩加工过程中,无缝钢管通常会被加热到730℃左右,热扩完成时,钢管温度仍可达到700℃以上,按照传统的钢管热扩生产方式,这部分热量都被浪费掉了,没有被利用起来,造成了能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线钢管性能调节装置及钢管热扩与在线性能调节工艺,于热扩完成后紧接着对钢管作热处理,在线完成钢管性能调节,进而节约能源与物流成本。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在线钢管性能调节装置,包括用于和钢管热扩芯模连接成一体的热处理芯模、用于和钢管热扩加热线圈串联成一体的热处理加热线圈以及用于对热处理后的钢管进行降温的冷却装置,所述钢管热扩加热线圈、热处理加热线圈、冷却装置沿钢管的移动方向由后往前依次设置在钢管外部,所述热处理芯模的后端用于与钢管热扩芯模的前端连接且其直径与钢管热扩后的内径相适应,所述热处理芯模的前端从热处理加热线圈中穿出,所述热处理加热线圈和钢管热扩加热线圈上共设置有多个用于外接电源的接线柱,不同的两个接线柱对应不同的线圈有效总匝数和线圈有效总宽度,所述线圈有效总匝数为钢管热扩加热线圈与热处理加热线圈中对钢管进行加热的线圈的总匝数,所述线圈有效总宽度为钢管热扩加热线圈与热处理加热线圈中对钢管进行加热的线圈的总宽度,所述钢管热扩芯模和热处理芯模均采用无磁不锈钢制成。优选地,所述冷却装置位于多个围绕钢管设置的环形件内,所述冷却装置为用于对钢管降温的风冷装置、水雾冷装置、风雾混合冷却装置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地,所述热处理芯模穿过冷却装置且其前端延伸至冷却装置的前方。一种钢管热扩与在线性能调节工艺,其步骤如下:1、在钢管热扩芯模的前端增加与钢管热扩后内径尺寸相适应的热处理芯模并将热处理芯模与钢管热扩芯模连接成一体。2、在钢管热扩加热线圈的前端增加与其串联的热处理线圈并在钢管热扩加热线圈和热处理线圈上共设置多个接线柱,并保证不同的两个接线柱对应不同的线圈有效总匝数和线圈有效总宽度,所述线圈有效总匝数为钢管热扩加热线圈与热处理加热线圈中对钢管进行加热的线圈的总匝数,所述线圈有效总宽度为钢管热扩加热线圈与热处理加热线圈中对钢管进行加热的线圈的总宽度。3、在热处理线圈的前方增加用于给热处理后的钢管进行降温的冷却装置。4、最后根据设定的热扩温度和热处理温度要求,选择合适的接线柱外接电源,使得钢管在生产线上先进行热扩加工,接着进行热处理调节钢管性能,从而在一条生产线上实现钢管热扩加工与在线性能调节。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钢管热扩及在线钢管性能调节装置,其包括钢管热扩芯模、钢管热扩加热线圈以及用于拉动钢管抵靠在钢管热扩芯模外周面往前移动的位移机构,所述钢管热扩加热线圈围绕钢管热扩芯模外部的钢管设置,所述钢管热扩加热线圈的前端串联有热处理加热线圈,所述钢管热扩芯模的前端连接有热处理芯模,并且所述热处理芯模的前端从热处理加热线圈中穿出,所述热处理芯模的直径与钢管热扩后的内径相适应,所述热处理加热线圈和钢管热扩加热线圈上共设置有多个用于外接电源的接线柱,不同的两个接线柱对应不同的线圈有效总匝数和线圈有效总宽度,所述线圈有效总匝数为钢管热扩加热线圈与热处理加热线圈中对钢管进行加热的线圈的总匝数,所述线圈有效总宽度为钢管热扩加热线圈与热处理加热线圈中对钢管进行加热的线圈的总宽度,所述钢管热扩芯模和热处理芯模均采用无磁不锈钢制成。优选地,所述冷却装置位于多个围绕钢管设置的环形件内,所述冷却装置为用于对钢管降温的风冷装置、水雾冷装置、风雾混合冷却装置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地,所述热处理芯模穿过冷却装置且其前端延伸至冷却装置的前方。更优选地,所述钢管热扩芯模和热处理芯模为一体成型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直接在钢管热扩加热线圈前端连接热处理加热线圈,可使得热扩完成后紧接着对钢管作热处理,从而在线完成钢管性能调节,这样不仅充分利用了热扩完成后的热量,使钢管温度能够快速达到正火温度或其他相变温度,实现了能源的节约,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因单独运输到热处理工厂而产生的较高的物流成本和加工成本,不仅如此,通过将热扩加工与热处理加工以紧密的顺序连接在一起,可避免因各自独立加工而拉长生产线,从而在有效节省了生产车间的空间,并减少了独立生产线之间进行钢管转移所带来的麻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钢管热扩加热线圈和热处理加热线圈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中钢管热扩芯模和热处理芯模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钢管热扩芯模2——热处理芯模3——钢管热扩加热线圈4——热处理加热线圈5——钢管6——冷却装置6a——水管6b——喷头7——接线柱。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需要提前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1-3所示,在线钢管性能调节装置,包括用于和钢管热扩芯模1连接成一体的热处理芯模2、用于和钢管热扩加热线圈3串联成一体的热处理加热线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在线钢管性能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和钢管热扩芯模(1)连接成一体的热处理芯模(2)、用于和钢管热扩加热线圈(3)串联成一体的热处理加热线圈(4)以及用于对热处理后的钢管(5)进行降温的冷却装置(6),所述钢管热扩加热线圈(3)、热处理加热线圈(4)、冷却装置(6)沿钢管(5)的移动方向由后往前依次设置在钢管(5)外部,所述热处理芯模(2)的后端用于与钢管热扩芯模(1)的前端连接且其直径与钢管(5)热扩后的内径相适应,所述热处理芯模(2)的前端从热处理加热线圈(4)中穿出,所述热处理加热线圈(4)和钢管热扩加热线圈(3)上共设置有多个用于外接电源的接线柱(7),不同的两个接线柱对应不同的线圈有效总匝数和线圈有效总宽度,所述线圈有效总匝数为钢管热扩加热线圈(3)与热处理加热线圈(4)中对钢管进行加热的线圈的总匝数,所述线圈有效总宽度为钢管热扩加热线圈(3)与热处理加热线圈(4)中对钢管进行加热的线圈的总宽度,所述钢管热扩芯模(1)和热处理芯模(2)均采用无磁不锈钢制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在线钢管性能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和钢管热扩芯模(1)连接成一体的热处理芯模(2)、用于和钢管热扩加热线圈(3)串联成一体的热处理加热线圈(4)以及用于对热处理后的钢管(5)进行降温的冷却装置(6),所述钢管热扩加热线圈(3)、热处理加热线圈(4)、冷却装置(6)沿钢管(5)的移动方向由后往前依次设置在钢管(5)外部,所述热处理芯模(2)的后端用于与钢管热扩芯模(1)的前端连接且其直径与钢管(5)热扩后的内径相适应,所述热处理芯模(2)的前端从热处理加热线圈(4)中穿出,所述热处理加热线圈(4)和钢管热扩加热线圈(3)上共设置有多个用于外接电源的接线柱(7),不同的两个接线柱对应不同的线圈有效总匝数和线圈有效总宽度,所述线圈有效总匝数为钢管热扩加热线圈(3)与热处理加热线圈(4)中对钢管进行加热的线圈的总匝数,所述线圈有效总宽度为钢管热扩加热线圈(3)与热处理加热线圈(4)中对钢管进行加热的线圈的总宽度,所述钢管热扩芯模(1)和热处理芯模(2)均采用无磁不锈钢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线钢管性能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6)位于多个围绕钢管(5)设置的环形件内,所述冷却装置(6)为用于对钢管降温的风冷装置、水雾冷装置、风雾混合冷却装置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在线钢管性能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芯模(2)穿过冷却装置(6)且其前端延伸至冷却装置(6)的前方。


4.一种钢管热扩与在线性能调节工艺,其特征在于:
1、在钢管热扩芯模(1)的前端增加与钢管热扩后内径尺寸相适应的热处理芯模(2)并将热处理芯模(2)与钢管热扩芯模(1)连接成一体;
2、在钢管热扩加热线圈(3)的前端增加与其串联的热处理线圈(4)并在钢管热扩加热线圈(3)和热处理线圈(4)上共设置多个接线柱(7),并保证不同的两个接线柱对应不同的线圈有效总匝数和线圈有效总宽度,所述线圈有效总匝数为钢管热扩加热线圈(3)与热处理加热线圈(4)中对钢管进行加热的线圈的总匝数,所述线圈有效总宽度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武平贺国盛张业圣赵湛李旭升
申请(专利权)人:衡阳鸿源管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