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油固废热处理方法及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2864972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含油固废热处理方法及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含油固废预热干燥装置(1)和/或高温油气余热利用装置(3)、以及含油固废处理装置(2)、油气冷凝回收装置(4)和油水分离装置(5)。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的余热利用步骤,利用高温油气的热量,将水变为清洁蒸汽为含油固废加热,实现了节能降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油固废热处理方法及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田和炼化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污泥的处理领域,也适用于油田钻井过程中产生的含油钻屑的处理领域,对于采用热处理技术处理含油固废产生的高温油气进行余热利用,实现节能降耗,具体的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油固废热处理方法及设备。
技术介绍
油田和炼化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污泥和含油钻屑为危险废物,在采用热解、热脱附或者超热蒸汽极速干化技术处理时,根据含油固废性质,需要加热到300℃~550℃之间,以使固废中的油分充分挥发出来,降低残渣剩余物中的含油量,达到无害化处理的目的。300℃以上的高温油分挥发后,经除尘和冷凝降温处理,降到50℃以下实现油分回收。在整个处理过程中,需要将常温含油固废加热到300℃以上,而后还需将加热后的高温油气冷凝降温处置,消耗大量的热能、水和电等,能耗高,运行费用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油固废热处理设备;用于解决目前热处理技术能耗高、运行成本高的问题,实现节能降耗。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含油固废热处理方法。为达上述目的,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含油固废热处理设备,其中,所述设备包括含油固废预热干燥装置1、含油固废处理装置2、高温油气余热利用装置3、油气冷凝回收装置4和油水分离装置5。若含油固废油含量较低,且除尘效果较好,所产生的高温油气较洁净,也可不设置高温油气余热利用装置,高温油气直接输送至预热干燥装置中,以提高换热效率。即,所述设备包括:含油固废预热干燥装置1、含油固废处理装置2、油气冷凝回收装置4和油水分离装置5。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些具体实施方案,其中,所述含油固废预热干燥装置1通过管路与含油固废处理装置2相连,以将预热干燥后的含油废物输送到含油固废处理装置2中;所述含油固废处理装置2的高温油气出口21与含油固废预热干燥装置1相连,以将含油固废处理装置2中得到的高温油气输送到含油固废预热干燥装置1中,用以和含油固废进行热交换进行预热干燥处理;含油固废预热干燥装置1通过管路与油气冷凝回收装置4相连,以将经过热交换的高温油气输送到油气冷凝回收装置4中,油气冷凝回收装置4通过管路与油水分离装置5相连。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些具体实施方案,其中,所述设备可以不设含油固废预热干燥装置1,只设高温油气余热利用装置3,产生饱和蒸汽或热水供其它使用。即,所述设备包括:含油固废处理装置2、高温油气余热利用装置3、油气冷凝回收装置4和油水分离装置5。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些具体实施方案,其中,所述设备包括:含油固废处理装置2、高温油气余热利用装置3、油气冷凝回收装置4和油水分离装置5通过管路顺序连接,以将含油固废经过含油固废处理装置2进行高温处理,得到的高温油气输送到高温油气余热利用装置3中进行余热利用(与液态水热交换),余热利用后得到的低温油气输送到油气冷凝回收装置4,得到的液态油水混合物输送到油水分离装置5。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些具体实施方案,其中,所述设备包括含油固废预热干燥装置1、高温油气余热利用装置3、以及含油固废处理装置2、油气冷凝回收装置4和油水分离装置5;所述含油固废预热干燥装置1、含油固废处理装置2、高温油气余热利用装置3、油气冷凝回收装置4和油水分离装置5通过管路顺序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些具体实施方案,其中,所述含油固废预热干燥装置1和高温油气余热利用装置3通过至少两条管路直接相连,以使得高温油气余热利用装置3产生的蒸汽能够输送到含油固废预热干燥装置1中以对含油固废预热干燥处理,并使得蒸汽冷却后产生的液态水输送回高温油气余热利用装置3循环利用。含油固废经过含油固废预热干燥装置1进行处理并输送到含油固废处理装置2,得到的高温油气输送到高温油气余热利用装置3中进行余热利用(与液态水热交换),余热利用后得到的低温油气输送到油气冷凝回收装置4,得到的液态油水混合物输送到油水分离装置5。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些具体实施方案,其中,所述含油固废预热干燥装置1为中空的容器,容器内设置空心的搅拌器12;搅拌器12的空腔通过管路与高温油气余热利用装置3连通,以使得高温油气余热利用装置3产生的蒸汽能够输送到搅拌器12的空腔中。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些具体实施方案,其中,所述搅拌器12为设置螺旋叶片的搅拌器。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些具体实施方案,其中,所述搅拌器12为两个,并列设置在含油固废预热干燥装置1的中心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些具体实施方案,其中,所述搅拌器12为水平设置的搅拌器。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些具体实施方案,其中,所述搅拌器12为两个,且运行时两个搅拌器12以相互相反的方向旋转(一个正向,另一个逆向)。进一步的,在搅拌器的中心轴121任意一端应设有活动的挠性软管123,以应对设备的热膨胀变化。所述的挠性软管可以采用本领域的市售的挠性软管,其安装设置方式也可参照本领域挠性软管的设置。两个搅拌器相向(以相互相反的方向)旋转,通过含油固废的摩擦,实现搅拌器叶片的自洁功能。可处理高含水和高黏性物料。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些具体实施方案,其中,所述含油固废预热干燥装置1的含油固废出口14为二级密封。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些具体实施方案,其中,所述含油固废预热干燥装置1是经由含油固废出口14并通过管路与含油固废处理装置2连接,以将经过预热的含油固废输送到含油固废处理装置2中。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些具体实施方案,其中,所述含油固废热处理设备还包括除尘装置7,所述除尘装置设置在含油固废处理装置2和高温油气余热利用装置3之间,所述含油固废预热干燥装置1、含油固废处理装置2、除尘装置7、高温油气余热利用装置3、油气冷凝回收装置4和油水分离装置5通过管路顺序连接。所述除尘装置用于处理从含油固废中挥发的油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些具体实施方案,其中,所述含油固废预热干燥装置1为管壳式结构或夹套式结构。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些具体实施方案,其中,所述含油固废预热干燥装置1为夹套式结构;含油固废预热干燥装置的外壳设置保温夹套11。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些具体实施方案,其中,保温夹套11和搅拌器12的空腔分别通过管路与高温油气余热利用装置2连通,以使得高温油气余热利用装置2产生的蒸汽能够输送到保温夹套11和搅拌器12的空腔中。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些具体实施方案,其中,所述含油固废预热干燥装置1和高温油气余热利用装置3之间的用于输送液态水的管路上设置第一泵6用于将液态水输送回高温油气余热利用装置3。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些具体实施方案,其中,所述第一泵6为离心泵。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些具体实施方案,其中,所述含油固废预热干燥装置1底部设置收集箱13用于收集冷凝的液态水,并将液态水通过第一泵6输送回高温油气余热利用装置3。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些具体实施方案,其中,所述含油固废预热干燥装置1底部设置的液态水出口15,并在液态水出口15处设置汽水分离器16。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些具体实施方案,其中,所述含油固废预热干燥装置1还包括用于驱动搅拌器12的电机17。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些具体实施方案,其中,含油固废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油固废热处理设备,其中,所述设备包括含油固废预热干燥装置(1)、含油固废处理装置(2)、高温油气余热利用装置(3)、油气冷凝回收装置(4)和油水分离装置(5);所述含油固废预热干燥装置(1)、含油固废处理装置(2)、高温油气余热利用装置(3)、油气冷凝回收装置(4)和油水分离装置(5)通过管路顺序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油固废热处理设备,其中,所述设备包括含油固废预热干燥装置(1)、含油固废处理装置(2)、高温油气余热利用装置(3)、油气冷凝回收装置(4)和油水分离装置(5);所述含油固废预热干燥装置(1)、含油固废处理装置(2)、高温油气余热利用装置(3)、油气冷凝回收装置(4)和油水分离装置(5)通过管路顺序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油固废热处理设备,其中,所述含油固废预热干燥装置(1)和高温油气余热利用装置(3)通过至少两条管路直接相连,以使得高温油气余热利用装置(3)产生的蒸汽能够输送到含油固废预热干燥装置(1)中以对含油固废预热干燥处理,并使得蒸汽冷却后产生的液态水输送回高温油气余热利用装置(3)循环利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含油固废热处理设备,其中,所述含油固废预热干燥装置(1)为中空的容器,容器内设置空心的搅拌器(12);搅拌器(12)的空腔通过管路与高温油气余热利用装置(3)连通,以使得高温油气余热利用装置(3)产生的蒸汽能够输送到搅拌器(12)的空腔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含油固废热处理设备,其中,所述含油固废预热干燥装置(1)和高温油气余热利用装置(3)之间的用于输送液态水的管路上设置第一泵(6)用于将液态水输送回高温油气余热利用装置(3)。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含油固废热处理设备,其中,所述高温油气余热利用装置(3)包括汽包(31)、汽包(31)下方设置高温油气通道(32),汽包(31)和高温油气通道(32)之间设置隔板(34);汽包(31)在侧壁的底部设置进水口(311),并在顶部设置蒸汽出口(35);高温油气通道(32)分别在两个相对的侧壁的底部设置高温油气入口(321)和低温油气出口(322);高温油气余热利用装置(3)还包括热管(33),热管(33)垂直设置在高温油气余热利用装置(3)内部,并由汽包(31)内延伸至高温油气通道(32)内,以使得流经高温油气通道(32)的含油固废将热量经由热管(33)传递给流经汽包(31)的液态水。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含油固废热处理设备,其中,所述油气冷凝回收装置(4)为封闭式冷却塔结构,在油气冷凝回收装置(4)内的顶部设置出风口(41)和喷淋头(42),油气冷凝回收装置(4)内的下部设置换热填料(43)、上部设置换热盘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晓王占生杨忠平陈曦李颖吴倩李秀敏王薏涵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中油爱索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