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静电放电功能的智能扫地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4862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静电放电功能的智能扫地机器人,属于家电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结构中独立的接地构件容易与地面发生碰撞等问题而设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带有静电放电功能的智能扫地机器人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静电荷收集组件和静电荷释放组件,静电荷释放组件包括设置在壳体底面上的静电释放行走轮以及抵接在静电释放行走轮外周壁上的静电释放刷头,静电释放刷头通过静电释放电线连接至静电荷收集组件,静电释放行走轮由导电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带有静电放电功能的智能扫地机器人利用行走轮释放智能扫地机器人内部的静电荷,解决了静电感应效应产生静电荷会突然不规则释放、从而导致机器敏感的线路板被静电击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有静电放电功能的智能扫地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家电
,尤其涉及一种带有静电放电功能的智能扫地机器人。
技术介绍
智能扫地机器人是一种自动清洁地面等平面区域的电器,主要是利用负气压和地刷相配合将平面上的灰尘碎屑等吸入壳体内的尘杯中。在智能扫地机器人工作时,需要利用气流将灰尘碎屑等吸入壳体内。气流途经壳体内的旋转体(主要是吸尘电机和滚刷电机的高速运转部件)时会与其发生摩擦,机器人与地板表面之间的这种接触通过摩擦电效应会导致机器人积累电荷。当静电荷在吸尘电机、滚刷电机以及整机内处于无约束状态时,静电荷随时可能突然不规则释放,从而威胁电机内部和整机线路板电路的安全,导致线路板被静电击穿,造成机器的不工作,从而造成巨大损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有智能扫地机器人上设置有依次连接的静电荷捕获构件、放电构件和接地构件。该结构的缺陷至少包括:1、接地构件凸出于智能扫地机器人的底面以便于接触待清洁平面,从而形成导电回路,当待清洁平面凸凹不平时,凸起部分可能会撞击到接地构件上,严重时会导致接地构件损坏,影响智能扫地机器人整机的使用寿命;2、静电荷捕获构件仅连接在地刷上,无法收集整机内部其它零部件上产生的静电荷,除静电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带有静电放电功能的智能扫地机器人,无需对现有结构做过多的改造,结构简单合理,不易与凸凹不平的地面发生碰撞,整机使用寿命长。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静电放电功能的智能扫地机器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静电荷收集组件和静电荷释放组件,所述静电荷释放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底面上的静电释放行走轮以及抵接在所述静电释放行走轮外周壁上的静电释放刷头,所述静电释放刷头通过静电释放电线连接至所述静电荷收集组件,所述静电释放行走轮由导电材料制成。特别是,所述静电荷收集组件分别连接至地刷电机和吸尘电机以收集静电荷。特别是,所述静电荷释放组件还包括刷头座,所述刷头座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静电释放刷头和所述静电释放电线分别固定在所述刷头座上。特别是,所述刷头座呈锥台状,所述刷头座卡接在所述壳体上。特别是,所述静电释放电线在靠近所述刷头座的一侧端头处形成减震弯折部。特别是,所述静电释放行走轮为辅助行走轮,设置在两个驱动轮的对称线上,且位于转向轮和滚刷之间。特别是,所述静电释放刷头位于所述静电释放行走轮的上方或斜上方。特别是,所述智能扫地机器人还包括充电座,所述充电座内设置有电连接的充电座静电释放电路和充电座充电片,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充电座充电片相配合的整机充电片。特别是,所述充电座静电释放电路包括串联的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特别是,所述静电释放行走轮由金属材料或抗静电的TPU制成。本技术带有静电放电功能的智能扫地机器人利用行走轮释放智能扫地机器人内部的静电荷,无需对现有结构做过多的改造,结构简单合理,制造成本更低;行走轮能根据待清洁平面的起伏而相应地上下移动,解决了现有结构中独立的接地构件容易撞到待清洁平面上凸起部分的问题,使用更方便;静电荷收集组件通过静电释放电线和静电释放刷头将静电荷传递到行走轮上,由导电材料制成的行走轮能及时释放静电荷,能保证智能扫地机器人的使用安全,避免静电感应效应产生的静电荷突然不规则释放而导致内部线路板被静电击穿,延长了智能扫地机器人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智能扫地机器人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智能扫地机器人的仰视图;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充电座静电释放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静电荷收集组件;6、滚刷;7、充电座;11、整机充电片;31、静电释放行走轮;32、静电释放刷头;33、静电释放电线;34、刷头座;41、地刷电机;42、吸尘电机;43、静电荷;51、驱动轮;52、转向轮;71、充电座静电释放电路;72、充电座充电片;331、减震弯折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实施方式公开一种带有静电放电功能的智能扫地机器人。如图1至图3所示,该智能扫地机器人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置有静电荷收集组件2和静电荷释放组件,静电荷释放组件包括设置在壳体1底面上的静电释放行走轮31以及抵接在静电释放行走轮31外周壁上的静电释放刷头32,静电释放刷头32通过静电释放电线33连接至静电荷收集组件2,静电释放行走轮31由导电材料制成。优选的,静电释放行走轮31由金属材料或抗静电的TPU制成。利用行走轮释放智能扫地机器人内部的静电荷43,无需对现有结构做过多的改造,结构简单合理,制造成本更低;行走轮能根据待清洁平面的起伏而相应地上下移动,解决了现有结构中独立的接地构件容易撞到待清洁平面上凸起部分的问题,使用更方便;静电荷收集组件2通过静电释放电线33和静电释放刷头32将静电荷43传递到行走轮上,由导电材料制成的行走轮能及时释放静电荷43,能保证智能扫地机器人的使用安全,避免静电感应效应产生的静电荷43突然不规则释放而导致内部线路板被静电击穿,延长了智能扫地机器人的使用寿命。当智能扫地机器人处于工作行走状态时,静电荷收集组件2上所收集到的静电荷43经过静电释放电线33引导到静电释放刷头32,在通过静电释放刷头32释放到静电释放行走轮31上,由导电材料制成的静电释放行走轮31接触地面等待清洁平面行成地线回路,从而有序释放静电荷43。为了能更彻底地释放静电荷43,静电荷收集组件2分别连接至地刷电机41和吸尘电机42以收集静电荷43,解决了现有结构中未收集吸尘电机42处所产生的静电荷43导致智能扫地机器人内部容易残留静电荷43的问题。另外,静电荷收集组件2还能直接收集空气中的静电荷43,避免环境中产生的静电荷43击穿该智能扫地机器人中敏感的线路板。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静电荷释放组件还包括刷头座34,刷头座34安装在壳体1上,静电释放刷头32和静电释放电线33分别固定在刷头座34上。刷头座34对静电释放刷头32和静电释放电线33都能起到固定作用,避免在智能扫地机器人移动的过程中静电释放刷头32与静电释放行走轮31相脱离,保证静电释放结构的工作稳定性。刷头座34的具体结构以及安装方式不限,能固定静电释放刷头32和静电释放电线33、并且能便于拆装即可。优选的,刷头座34呈锥台状,刷头座34卡接在壳体1上,加工方便,拆装效率高。静电释放电线33的设置位置(空间形状)不限,能合理利用壳体1内的空间顺畅地将静电荷收集组件2和静电释放刷头32连接在一起即可。优选的,静电释放电线33沿壳体1的内壁走线,在靠近刷头座34的一侧端头处形成减震弯折部331,从而令静电释放电线33连接在高于壳体1底面的静电释放刷头32上。该减震弯折部331一方面实现了静电释放电线33从壳体1底面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静电放电功能的智能扫地机器人,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静电荷收集组件(2)和静电荷释放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荷释放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1)底面上的静电释放行走轮(31)以及抵接在所述静电释放行走轮(31)外周壁上的静电释放刷头(32),所述静电释放刷头(32)通过静电释放电线(33)连接至所述静电荷收集组件(2),所述静电释放行走轮(31)由导电材料制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静电放电功能的智能扫地机器人,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静电荷收集组件(2)和静电荷释放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荷释放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1)底面上的静电释放行走轮(31)以及抵接在所述静电释放行走轮(31)外周壁上的静电释放刷头(32),所述静电释放刷头(32)通过静电释放电线(33)连接至所述静电荷收集组件(2),所述静电释放行走轮(31)由导电材料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静电放电功能的智能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荷收集组件(2)分别连接至地刷电机(41)和吸尘电机(42)以收集静电荷(4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静电放电功能的智能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荷释放组件还包括刷头座(34),所述刷头座(34)安装在所述壳体(1)上,所述静电释放刷头(32)和所述静电释放电线(33)分别固定在所述刷头座(34)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静电放电功能的智能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刷头座(34)呈锥台状,所述刷头座(34)卡接在所述壳体(1)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静电放电功能的智能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祖根
申请(专利权)人:莱克电气绿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