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H-R曲线优化原煤配比的选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64857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过H‑R曲线优化原煤配比的选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设定洗精煤质量,利用浮沉试验得到各原煤的H‑R曲线;依据设定的洗精煤质量通过H‑R曲线求得各原煤在各浮沉密度下的配比集;计算配比集内各原煤组合的成本,得到最低成本的各原煤的配比以及对应的浮沉密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保证洗精煤质量的前提下能够有效的降低原煤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过H-R曲线优化原煤配比的选煤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原煤配比选定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通过H-R曲线优化原煤配比的选煤方法。
技术介绍
H-R曲线一般只是用于洗选难易程度判定,与洗精煤质量的计算不相关,洗煤企业一直以来都是靠人工经验及反复手工计算摸索一个原煤混洗比例,上述方法计算繁琐、精度差、无法满足高要求煤炭企业对洗精煤质量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通过H-R曲线优化原煤配比的选煤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通过H-R曲线优化原煤配比的选煤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设定洗精煤质量,利用浮沉试验得到各原煤的H-R曲线;2)依据设定的洗精煤质量通过H-R曲线求得各原煤在各浮沉密度下的配比集;3)计算配比集内各原煤组合的成本,得到最低成本的各原煤的配比以及对应的浮沉密度。进一步的,依据现场各原煤的库存情况和计算得到的最低成本的各原煤配比,对个别原煤比例进行微调。进一步的,步骤2)中通过加权的方法求得各原煤在各浮沉密度下的配比集。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在保证洗精煤质量的前提下能够有效的降低原煤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原煤的H-R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通过H-R曲线优化原煤配比的选煤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设定洗精煤质量,利用浮沉试验得到各原煤的H-R曲线。洗精煤的质量参数包括CSR(热反应强度)、V(灰分)、S(硫分)、发热量、V(挥发分)、G(粘结指数)和Y(角质层厚度)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得知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工程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具体质量参数。浮沉试验包括:1、称取一定量A的煤放入密度为1.3的液体中,将浮在液体表面的和沉在液体下面的煤分别捞出,干燥称量浮在上面的煤的数量a1,同时化验其灰分含量b1,再将a1/A和b1值填写在如下表2中;2、将步骤1中沉在下面的煤捞出后再放入密度为1.4的液体中,则同样有部分浮在上面,一部分沉在底下,干燥称量浮在上面的煤的数量a2,同时化验其灰分含量b2,再将a2/A和b2值填写在下表中;以此类推,依据表1模型完成表2内数据的填写和生成,其中表1中没有底色部分的空格由试验得到的数据填写,有底色部分的空格由公式自动生产。表1表23、依据原煤的浮沉实验表生成原煤的可选性曲线计算表如表3所示:表34、依据原煤的可选性曲线计算表在坐标图上生成原煤的H-R曲线如图2所示。步骤2:依据设定的洗精煤质量通过H-R曲线求得各原煤在各浮沉密度下的配比集,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Ad=原煤1配比*原煤1浮物产率*原煤1浮物累计*Ad+原煤2配比*原煤2浮物产率*原煤2浮物累计Ad+…St,d=原煤1配比*原煤1浮物产率*原煤1洗精煤St,d+原煤2配比*原煤2浮物产率*原煤2洗精煤St,d+…CSR的模型=70-0.8*∑Vdaf+0.1*∑G-4.3*∑mci∑Vdaf=原煤1配比*原煤1(Vdaf)+原煤2配比*原煤2(Vdaf)+原煤3配比*原煤3(Vdaf)+……∑G=原煤1配比*原煤1(G)+原煤2配比*原煤2(G)+原煤3配比*原煤3(G)+……∑mci=原煤1配比*原煤1(mci)+原煤2配比*原煤2(mci)+原煤3配比*原煤3(mci)+……其中,Ad为目标值中的灰分;St,d为目标值中的硫分,Vdaf、G为煤质检测数据;Mci为灰成分检测数据。步骤3:计算配比集内各原煤组合的成本,得到最低成本的各原煤的配比以及对应的浮沉密度。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依据现场各原煤的库存情况和计算得到的最低成本的各原煤配比,对个别原煤比例进行微调。依据上述通过H-R曲线优化原煤配比的选煤方法,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该方法的一种具体应用示例。实施例1:第一步:设定目标质量:csr≥60,灰分≤12,硫≤1.0G≥88。第二步:选择煤源,现场煤源如表4所示:表4第三步:优化计算优化原理:所谓优化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是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满足某指标或某目标时的最佳配比。首先是将需要筛选的各煤源放入优化区域,设定相关因素的限制条件,以最终混合洗精煤的各项指标是否达到要求为目的,对硫分,挥发分以及灰分,水分等因素进行合理权重分配,建立多个线性函数形成最优解区域,再对各煤源在不同浮选密度下的不同配比所得出的方案进行选择、设计,建立目标函数评价各方案所需的成本,对比和决策出在最低成本下的最优解也即最优方案。进行优化计算得到以下最优解,如表5所示:表5即最优配比为:原煤2∶原煤3∶原煤4=17∶23∶60;最佳洗选密度:1.38;回收率:23.6%;成本价:1100;洗精煤指标:Ad(灰分):11.39,St,d(硫):1,G:88.08,CSR:66.48。第四步:依据现场库存情况,对个别煤源配比进行微调,原煤4现场库存只能达到50%,可限制原煤4的比例为50,重新机型优化计算,得到下面的结果如表6所示:表6最优配比为:原煤2∶原煤3∶原煤4=11∶39∶50,成本提高到1174,质量指标不变。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过H-R曲线优化原煤配比的选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1)设定洗精煤质量,利用浮沉试验得到各原煤的H-R曲线;/n2)依据设定的洗精煤质量通过H-R曲线求得各原煤在各浮沉密度下的配比集;/n3)计算配比集内各原煤组合的成本,得到最低成本的各原煤的配比以及对应的浮沉密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过H-R曲线优化原煤配比的选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设定洗精煤质量,利用浮沉试验得到各原煤的H-R曲线;
2)依据设定的洗精煤质量通过H-R曲线求得各原煤在各浮沉密度下的配比集;
3)计算配比集内各原煤组合的成本,得到最低成本的各原煤的配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毅军王全家肖飞张媛刘国涛
申请(专利权)人:乌海市广纳洗煤有限公司汾渭数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