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动力攀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4696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动力攀岩机,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下两端各设置有辊轴,两根所述辊轴之间卷绕设置有仿真岩壁带;所述支撑架的侧柱内设置有传动调节机构,所述传动调节机构与所述辊轴连接,从而将辊轴的转动动能转化为电能,再利用电能提供阻尼,反作用于辊轴,从而实现调速功能。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动力攀岩机,占用面积小,具有自发电功能,从而无需外接接电就能够使用;配备了阻尼调节装置,利用自发电进行速度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动力攀岩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动力攀岩机。
技术介绍
攀岩是一项在天然岩壁或人工岩壁上进行的向上攀爬的运动项目,通常被归类为极限运动。攀岩运动要求人们在各种高度及不同角度的岩壁上,连续完成转身、引体向上、腾挪甚至跳跃等惊险动作,集健身、娱乐、竞技于一身,被称为“峭壁上的芭蕾”。但是由于室外攀岩运动对于攀岩场地和攀岩技巧要求较高,因此贴合大众的室内攀岩运动将会成为广大新兴攀岩爱好者的选择。室内攀岩运动的活动载体分为室内攀岩机和室内攀岩墙壁。目前国内的室内攀岩机只有仿照国外的履带格式攀岩机和家用小型脚踏式攀岩机。前者因为质量不稳定与攀爬方式单一少有人问津,后者仅仅是家用脚踏机器导致攀岩体验性太低。其他的室内攀岩机想法都存在眼高手低的情况,仍无法解决路径变换与变幅角度限制的问题。大多数的室内攀岩机,体积巨大,结构非常复杂,后期的维修非常的耗费精力和经费。而现有的室内攀岩机,没有设置调速机构,使用时安全性能不够突出,所以只能是成年人使用,并且在使用时还需要注意安全,无法适用于孩童训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无动力攀岩机,占用面积小,具有自发电功能,从而无需外接接电就能够使用;配备了阻尼调节装置,利用自发电进行速度调节。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无动力攀岩机,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下两端各设置有辊轴,两根所述辊轴之间卷绕设置有仿真岩壁带;所述支撑架的侧柱内设置有传动调节机构,所述传动调节机构与所述辊轴连接,从而将辊轴的转动动能转化为电能,再利用电能提供阻尼,反作用于辊轴,从而实现调速功能。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传动调节机构,包括主动轮、发电部和电磁阻尼部,所述主动轮和所述发电部之间传动连接,从而使得所述辊轴的转动传递至所述发电部以进行发电;所述发电部电路连接有电路板,该电路板再连接所述电磁阻尼部;所述发电部和所述电磁阻尼部通过带传动进行传动连接,从而使得所述发电部和所述电磁阻尼部的转动能够互相影响。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主动轮的转轴和所述辊轴连接一起同步转动,所述发电部设置有伸出的发电部转轴,所述发电部转轴上设置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和所述主动轮之间通过链条进行传动,或通过带传动的方式实现传动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发电部包括转子外壳和发电部定子,所述发电部定子设置有定子连接孔,所述定子连接孔设置有螺栓且利用螺栓固定设置有连接安装板,所述连接安装板固定设置于所述侧柱内;所述发电部转轴和所述转子外壳连接安装从而一起转动;所述转子外壳上圆周排列设置有若干磁体,所述发电部定子缠绕设置有若干组线圈,所述转子外壳和所述发电部定子相互转动,从而产生电流。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磁阻尼部包括回转壳体、阻尼部线圈组和伸出的阻尼部转轴,所述回转壳体和所述阻尼部转轴同步转动;所述阻尼部线圈组固定连接有连接安装板,所述连接安装板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设置有螺栓,所述连接安装板利用螺栓固定安装于所述侧柱内;所述回转壳体上圆周排列设置有若干磁体,所述阻尼部线圈组通电后产生电磁场,从而阻碍所述回转壳体和所述阻尼部线圈组之间的相对转动,以此产生阻尼作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发电部转轴上设置有一级主带轮,所述阻尼部转轴上设置有一级从带轮,所述一级主带轮和所述一级从带轮之间通过带传动的方式实现传动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发电部转轴上设置有二级主带轮,所述回转壳体的外壁设置有摩擦环,所述回转壳体和所述二级主带轮之间通过带传动的方式实现传动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路板连接有转化器、调节器和蓄电池,所述转化器将所述发电部产生的电能进行调压,所述调节器调节接入所述电磁阻尼部的电流大小,所述蓄电池将所述发电部产生的电能进行存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主动轮、所述发电部和所述电磁阻尼部之间的传动可用齿轮传动代替带传动和链传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架顶部设置有横梁,所述横梁上设置有显示面板和发声部,所述侧柱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控制攀岩机的各项功能参数,并驱使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发声部进行对应的工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动力攀岩机,提供了一种无动力攀岩机,占用面积小,具有自发电功能,从而无需外接接电就能够使用;配备了阻尼调节装置,利用自发电进行速度调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以下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论述,显然,在结合附图进行描述的技术方案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所示实施例得到其它的实施例及其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侧柱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传动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发电和调速机构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发电部和电磁阻尼部正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发电部和电磁阻尼部背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发电部结构的爆炸图。图中:支撑架1,侧柱11,控制面板111,固定板112,辅助防倾架12,横梁13,显示面板131,发声部132,仿真岩壁带2,攀岩抓手21,辊轴22,主动轮3,链条31,从动轮32,发电部4,发电部转轴41,一级主带轮42,一级皮带421,二级主带轮43,发电部定子44,定子连接孔441,转子外壳45,电磁阻尼部5,阻尼部转轴51,一级从带轮511,二级皮带52,阻尼部线圈组53,连接安装板6,连接孔61,轴承62。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需要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在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内。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无动力攀岩机,包括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的上下两端各设置有辊轴22,两根所述辊轴22之间卷绕设置有仿真岩壁带2;所述支撑架1的侧柱11内设置有传动调节机构,所述传动调节机构与所述辊轴22连接,从而将辊轴22的转动动能转化为电能,再利用电能提供阻尼,反作用于辊轴22,从而实现调速功能。本装置在仿真岩壁带2上固定安装了多个攀岩抓手21,方便使用者使用。所述传动调节机构,包括主动轮3、发电部4和电磁阻尼部5,所述主动轮3和所述发电部4之间传动连接,从而使得所述辊轴22的转动传递至所述发电部4以进行发电;所述发电部4电路连接有电路板,该电路板再连接所述电磁阻尼部5;所述发电部4和所述电磁阻尼部5通过带传动进行传动连接,从而使得所述发电部4和所述电磁阻尼部5的转动能够互相影响。本装置设置了发电部4和电磁阻尼部5,在使用者进行仿真攀岩的时候,带动仿真岩壁带2移动,此时就会驱使辊轴22发生旋转。辊轴22转动后,就同步带动主动轮3进行转动。主动轮3和发电部4之间是传动连接关系,因此就能够带动发电部4内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动力攀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的上下两端各设置有辊轴(22),两根所述辊轴(22)之间卷绕设置有仿真岩壁带(2);所述支撑架(1)的侧柱(11)内设置有传动调节机构,所述传动调节机构与所述辊轴(22)连接,从而将辊轴(22)的转动动能转化为电能,再利用电能提供阻尼,反作用于辊轴(22),从而实现调速功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动力攀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的上下两端各设置有辊轴(22),两根所述辊轴(22)之间卷绕设置有仿真岩壁带(2);所述支撑架(1)的侧柱(11)内设置有传动调节机构,所述传动调节机构与所述辊轴(22)连接,从而将辊轴(22)的转动动能转化为电能,再利用电能提供阻尼,反作用于辊轴(22),从而实现调速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动力攀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调节机构,包括主动轮(3)、发电部(4)和电磁阻尼部(5),所述主动轮(3)和所述发电部(4)之间传动连接,从而使得所述辊轴(22)的转动传递至所述发电部(4)以进行发电;所述发电部(4)电路连接有电路板,该电路板再连接所述电磁阻尼部(5);所述发电部(4)和所述电磁阻尼部(5)通过带传动进行传动连接,从而使得所述发电部(4)和所述电磁阻尼部(5)的转动能够互相影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动力攀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3)的转轴和所述辊轴(22)连接一起同步转动,所述发电部(4)设置有伸出的发电部转轴(41),所述发电部转轴(41)上设置有从动轮(32),所述从动轮(32)和所述主动轮(3)之间通过链条(31)进行传动,或通过带传动的方式实现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动力攀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部(4)包括转子外壳(45)和发电部定子(44),所述发电部定子(44)设置有定子连接孔(441),所述定子连接孔(441)设置有螺栓且利用螺栓固定设置有连接安装板(6),所述连接安装板(6)固定设置于所述侧柱(11)内;所述发电部转轴(41)和所述转子外壳(45)连接安装从而一起转动;所述转子外壳(45)上圆周排列设置有若干磁体,所述发电部定子(44)缠绕设置有若干组线圈,所述转子外壳(45)和所述发电部定子(44)相互转动,从而产生电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动力攀岩机,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华伟张加武李方旺雷龙宝王雄杨美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尚摩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