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乔鹏专利>正文

便于上下楼梯的行李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4566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于上下楼梯的行李箱,包括箱体,该箱体的背部设置有拉杆,在箱体的底部设置有行走轮,在所述箱体的背部还设置有爬楼轮,该爬楼轮的底部高于所述行走轮的底部;所述爬楼轮通过固定件与所述箱体连接,且所述爬楼轮与所述固定件转动连接,所述爬楼轮可围绕其与所述固定件的转动轴线从一初始位置转动至一终止位置,在所述爬楼轮位于其初始位置时,所述爬楼轮贴合在所述箱体的背部,在所述爬楼轮位于其终止位置时,所述爬楼轮垂直于所述箱体的背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行李箱的靠近拉杆的一侧增设爬楼轮,便于在楼梯上拖行行李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于上下楼梯的行李箱
本技术涉及行李箱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上下楼梯的行李箱。
技术介绍
行李箱的底部通常设置两个或四个行走轮,以便于行李箱的推行或拖行。但是,这种底部设置行走轮的行李箱,在上下楼梯时,只能用户手提行李箱搬上或搬下,为用户带来不便,尤其是力量较小的未成年人、女性或老人,在手提较重的行李箱较为吃力,在上下楼梯时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上下楼梯的行李箱,其在行李箱的靠近拉杆的一侧增设爬楼轮,便于在楼梯上拖行行李箱。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便于上下楼梯的行李箱,包括箱体,该箱体的背部设置有拉杆,在箱体的底部设置有行走轮,在所述箱体的背部还设置有爬楼轮,该爬楼轮的底部高于所述行走轮的底部;所述爬楼轮通过固定件与所述箱体连接,且所述爬楼轮与所述固定件转动连接,所述爬楼轮可围绕其与所述固定件的转动轴线从一初始位置转动至一终止位置,在所述爬楼轮位于其初始位置时,所述爬楼轮贴合在所述箱体的背部,在所述爬楼轮位于其终止位置时,所述爬楼轮垂直于所述箱体的背部。本技术中,在行李箱的箱体背部设置爬楼轮,在一般状态下,爬楼轮位于其初始位置,以不影响行李箱的推行,防止爬楼轮碰撞使用者;在需要上下楼梯时,打开爬楼轮,使其位于其终止位置,此时,爬楼轮与行李箱的箱体背部垂直,可以倾斜拖动行李箱,使得爬楼轮与楼梯接触,在爬楼轮的作用下,可降低携带行李箱上下楼梯的难度。优选地,所述爬楼轮上固定连接有连接件,该连接件包括转轴和与该转轴连接的若干连接杆;在所述固定件的靠近所述箱体的一侧设置有容纳槽,所述转轴可转动地穿设在该容纳槽中,在所述固定件上还设置有若干与所述容纳槽贯通的滑道;所述连接杆一一对应地穿设在相应的所述滑道中,所述连接杆可在外力作用下在相应的滑道内围绕所述转轴往复摆动,以使得所述爬楼轮在其初始位置和终止位置之间切换。优选地,所述滑道和容纳槽在所述箱体背部的投影相互垂直。优选地,在所述滑道的一端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底部贯通滑道的顶部,所述第二限位槽的顶部贯通所述滑道的底部,所述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的深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箱体的背部,且所述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位于远离所述箱体的一侧;在所述爬楼轮位于其终止位置时,所述连接杆可向上或向下运动并穿设在相应的所述第一限位槽或第二限位槽中。在需要上楼梯时,爬楼轮的连接杆在重力以及台阶的反作用力的作用下落入第二限位槽中,第二限位槽可以对连接杆起到限位作用,防止爬楼轮向其初始位置摆动;同样地,在需要下楼梯时,爬楼轮的连接杆可以在台阶的反作用力作用下,落入第一限位槽内,由第一限位槽对连接杆进行限位,防止爬楼轮向其初始位置摆动。优选地,所述滑道的下侧还设置有第三限位槽,该第三限位槽位于所述固定件靠近所述箱体的一侧,该第三限位槽的顶部贯通所述滑道的底部,且该第三限位槽的左右两侧分别贯通所述容纳槽的侧壁和所述固定件的外表面;在所述爬楼轮位于其初始位置时,所述连接杆可向下运动并穿设在相应的所述第三限位槽中。在不需要使用爬楼轮时,将其转动至其初始位置收纳,此时,爬楼轮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使得连接杆落入第三限位槽内,由第三限位槽对连接杆限位,防止爬楼轮向其终止位置摆动。优选地,所述固定件为半圆柱形。优选地,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箱体螺钉连接或胶接。优选地,所述固定件为橡胶材质制成。优选地,所述箱体的背部设置有两个所述爬楼轮,两个所述爬楼轮分别通过一个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箱体连接,且两个所述爬楼轮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吸合件和第二吸合件,在两个所述爬楼轮均位于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一吸合件和第二吸合件相互吸合。采用这种设计,可以使得爬楼轮保持于其初始位置,防止爬楼轮向其终止位置运动。优选地,所述爬楼轮位于所述箱体背部的下侧,在所述箱体背部的上侧还设置有若干支撑柱,在所述爬楼轮位于初始位置时,所述爬楼轮与箱体背部的最大垂直距离与所述支撑柱的高度一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便于上下楼梯的行李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固定件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固定件的后视图;图5为图4的A-A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爬楼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说明:1-箱体;2-拉杆;3-行走轮;4-爬楼轮;5-固定件;11-支撑柱;41-转轴;42-连接杆;51-通孔;52-容纳槽;53-滑道;54-第一限位槽;55-第二限位槽;56-第三限位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便于上下楼梯的行李箱,包括箱体1,该箱体1的背部设置有拉杆2,在箱体1的底部设置有行走轮3,在箱体1的背部还设置有两个爬楼轮4,该爬楼轮4的底部高于行走轮3的底部,以不影响行李箱在平面上的推行。上述爬楼轮4上固定连接有连接件,该连接件包括转轴41和与该转轴41垂直连接的两根连接杆42。本实施例中,爬楼轮4包括三个子轮,三个子轮既可自转也可公转,该爬楼轮4的结构为现有技术,广泛应用于购物推车等产品上。每个爬楼轮4通过一个固定件5与箱体1连接,该固定件5为橡胶材质制成的半圆柱形结构,该固定件5与箱体1螺钉连接,在固定件5上设置有若干个便于螺钉穿过的通孔51。具体地,在固定件5靠近箱体1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贯通设置有容纳槽52,转轴41可转动地穿设在该容纳槽52中,在固定件5上还设置有两个与容纳槽52贯通的滑道53,该滑道53沿固定件5的径向设置,即滑道53和容纳槽52在箱体1背部的投影相互垂直,且滑道53的前后分别贯通固定件5前侧的柱形面和与与箱体贴合的背面。上述两根连接杆42分别穿设在相应的滑道53中,连接杆42可在外力作用下在相应的滑道53内围绕转轴41往复摆动,以使得爬楼轮4在其初始位置和终止位置之间摆动,当爬楼轮4位于其初始位置时,两个爬楼轮4折叠贴合在箱体1的背部,此时,行李箱处于收纳或平面推行的状态;在爬楼轮4位于其终止位置时,两个爬楼轮4均垂直于箱体1的背部,此时,行李箱可具有爬楼功能,使用者只需倾斜箱体1,使得爬楼轮4与台阶接触并拉动行李箱,行李箱即可在爬楼轮的作用下被顺利拖动,无需手提,便于使用。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连接杆42与转轴41在实际中也可以设计为非垂直连接,此时,滑道53和容纳槽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上下楼梯的行李箱,包括箱体,该箱体的背部设置有拉杆,在箱体的底部设置有行走轮,其特征在于:/n在所述箱体的背部还设置有爬楼轮,该爬楼轮的底部高于所述行走轮的底部;/n所述爬楼轮通过固定件与所述箱体连接,且所述爬楼轮与所述固定件转动连接,所述爬楼轮可围绕其与所述固定件的转动轴线从一初始位置转动至一终止位置,在所述爬楼轮位于其初始位置时,所述爬楼轮贴合在所述箱体的背部,在所述爬楼轮位于其终止位置时,所述爬楼轮垂直于所述箱体的背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上下楼梯的行李箱,包括箱体,该箱体的背部设置有拉杆,在箱体的底部设置有行走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箱体的背部还设置有爬楼轮,该爬楼轮的底部高于所述行走轮的底部;
所述爬楼轮通过固定件与所述箱体连接,且所述爬楼轮与所述固定件转动连接,所述爬楼轮可围绕其与所述固定件的转动轴线从一初始位置转动至一终止位置,在所述爬楼轮位于其初始位置时,所述爬楼轮贴合在所述箱体的背部,在所述爬楼轮位于其终止位置时,所述爬楼轮垂直于所述箱体的背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上下楼梯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爬楼轮上固定连接有连接件,该连接件包括转轴和与该转轴连接的若干连接杆;
在所述固定件的靠近所述箱体的一侧设置有容纳槽,所述转轴可转动地穿设在该容纳槽中,在所述固定件上还设置有若干与所述容纳槽贯通的滑道;
所述连接杆一一对应地穿设在相应的所述滑道中,所述连接杆可在外力作用下在相应的滑道内围绕所述转轴往复摆动,以使得所述爬楼轮在其初始位置和终止位置之间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上下楼梯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道和容纳槽在所述箱体背部的投影相互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上下楼梯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滑道的一端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底部贯通滑道的顶部,所述第二限位槽的顶部贯通所述滑道的底部,所述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的深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箱体的背部,且所述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位于远离所述箱体的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鹏
申请(专利权)人:乔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