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于上下楼梯的行李箱
本技术涉及行李箱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上下楼梯的行李箱。
技术介绍
行李箱的底部通常设置两个或四个行走轮,以便于行李箱的推行或拖行。但是,这种底部设置行走轮的行李箱,在上下楼梯时,只能用户手提行李箱搬上或搬下,为用户带来不便,尤其是力量较小的未成年人、女性或老人,在手提较重的行李箱较为吃力,在上下楼梯时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上下楼梯的行李箱,其在行李箱的靠近拉杆的一侧增设爬楼轮,便于在楼梯上拖行行李箱。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便于上下楼梯的行李箱,包括箱体,该箱体的背部设置有拉杆,在箱体的底部设置有行走轮,在所述箱体的背部还设置有爬楼轮,该爬楼轮的底部高于所述行走轮的底部;所述爬楼轮通过固定件与所述箱体连接,且所述爬楼轮与所述固定件转动连接,所述爬楼轮可围绕其与所述固定件的转动轴线从一初始位置转动至一终止位置,在所述爬楼轮位于其初始位置时,所述爬楼轮贴合在所述箱体的背部,在所述爬楼轮位于其终止位置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上下楼梯的行李箱,包括箱体,该箱体的背部设置有拉杆,在箱体的底部设置有行走轮,其特征在于:/n在所述箱体的背部还设置有爬楼轮,该爬楼轮的底部高于所述行走轮的底部;/n所述爬楼轮通过固定件与所述箱体连接,且所述爬楼轮与所述固定件转动连接,所述爬楼轮可围绕其与所述固定件的转动轴线从一初始位置转动至一终止位置,在所述爬楼轮位于其初始位置时,所述爬楼轮贴合在所述箱体的背部,在所述爬楼轮位于其终止位置时,所述爬楼轮垂直于所述箱体的背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上下楼梯的行李箱,包括箱体,该箱体的背部设置有拉杆,在箱体的底部设置有行走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箱体的背部还设置有爬楼轮,该爬楼轮的底部高于所述行走轮的底部;
所述爬楼轮通过固定件与所述箱体连接,且所述爬楼轮与所述固定件转动连接,所述爬楼轮可围绕其与所述固定件的转动轴线从一初始位置转动至一终止位置,在所述爬楼轮位于其初始位置时,所述爬楼轮贴合在所述箱体的背部,在所述爬楼轮位于其终止位置时,所述爬楼轮垂直于所述箱体的背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上下楼梯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爬楼轮上固定连接有连接件,该连接件包括转轴和与该转轴连接的若干连接杆;
在所述固定件的靠近所述箱体的一侧设置有容纳槽,所述转轴可转动地穿设在该容纳槽中,在所述固定件上还设置有若干与所述容纳槽贯通的滑道;
所述连接杆一一对应地穿设在相应的所述滑道中,所述连接杆可在外力作用下在相应的滑道内围绕所述转轴往复摆动,以使得所述爬楼轮在其初始位置和终止位置之间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上下楼梯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道和容纳槽在所述箱体背部的投影相互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上下楼梯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滑道的一端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底部贯通滑道的顶部,所述第二限位槽的顶部贯通所述滑道的底部,所述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的深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箱体的背部,且所述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位于远离所述箱体的一侧...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