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气型防毒手套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64401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透气型防毒手套及其制造方法,该透气型防毒手套包括手套本体,所述手套本体具有内层和外层;所述内层为由含腈氯纶掺炭纤维的针织物形成的层;所述外层为由涤纶覆膜织物形成的层;其中,所述含腈氯纶掺炭纤维的针织物由掺炭纱线与包覆丝针织而成,其组织结构为平针组织或变化平针组织;所述包覆丝为以氨纶长丝作为芯纱,用除了氨纶之外的其他化学纤维长丝对氨纶长丝予以包覆而纺成的包芯纱;所述掺炭纱线为由腈氯纶掺炭纤维以及任选的其他纤维制备得到的单纱。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透气型防毒手套具有较好的防毒性能和透气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透气型防毒手套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透气型防毒手套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防毒手套为个体防护装备的重要防护装备之一。防毒手套分为隔绝式和透气式两类,目前国内的防毒手套多为隔绝式手套。隔绝式手套材料主要为橡胶和乳胶,基本不具有透气性,热湿舒适性较差。CN111269445A公开了一种防刺穿医用抗菌防毒手套的制备方法。该专利文献采用氯磺化聚乙烯橡胶为原料制得防刺穿医用抗菌防毒手套。CN112048917A公开了一种有衬里的双层丁基防化手套的制备方法。该专利文献采用丁基胶乳为原料制得防化手套,未涉及防毒性能以及透气性能。CN101181661A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透气式防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由多功能防护织物层、阻隔层和吸附层组成。多功能防护织物层由阻燃纤维和导电纤维混纺纺纱,然后织布,经过染色印花、防油拒水和抗菌功能后整理制成。所述阻燃纤维为芳纶1313、芳砜纶、聚苯硫醚、腈氯纶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纯纺或混纺而成。CN111733508A公开了一种防毒织物及其织造方法。将含腈氯纶掺炭纤维的纱线进行织造以形成防毒织物。上述两个专利文献公开了防护材料、织物及其制备方法,但均未涉及透气型防毒手套。此外,有人采用芳纶1414织物外层,拒水透湿的PTFE膜中间层和聚丙烯腈活性炭纤维复合织物内层形成多功能透气防毒手套。但是,该防毒手套的防毒层采用罗纹组织,且直接将聚丙烯腈活性炭纤维形成织物。该多功能透气防毒手套的透气性仍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气型防毒手套,该透气型防毒手套兼具较好的透气性能和防毒性能。此外,该手套还具有较好的强力、耐静水压性能、耐磨性能、防水性能和防油性能。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气型防毒手套的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透气型防毒手套,包括手套本体,所述手套本体具有内层和外层;所述内层为由含腈氯纶掺炭纤维的针织物形成的层;所述外层为由涤纶覆膜织物形成的层;其中,所述含腈氯纶掺炭纤维的针织物由掺炭纱线与包覆丝针织而成,其组织结构为平针组织或变化平针组织;其中,所述包覆丝为以氨纶长丝作为芯纱,用除了氨纶之外的其他化学纤维长丝对氨纶长丝予以包覆而纺成的包芯纱;其中,所述掺炭纱线为由腈氯纶掺炭纤维以及任选的其他纤维制备得到的单纱。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透气型防毒手套,优选地,所述掺炭纱线和包覆丝以数量比为1~2:1织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透气型防毒手套,优选地,所述手套本体包括手部和邻接的腕部,所述手部包括手背部、掌心部和手指部;其中,所述手背部、手指部和腕部从里向外依次包括上述内层和上述外层;其中,所述掌心部从里向外依次包括上述内层、上述外层和耐磨层;所述耐磨层为由皮革材料、聚乙烯材料或芳香族聚酰胺材料形成的层;其中,所述手指部还包括连接条;所述连接条设置于所述手指部的指尖处的上述内层和上述外层之间,用于将所述手指部的指尖处的上述内层和上述外层连接;所述腕部包括第一松紧机构和第二松紧机构;所述第一松紧机构设置于所述腕部远离所述手部的一端;所述第二松紧机构设置于所述腕部与所述手部相连的一端;所述第一松紧机构和所述第二松紧机构用于防止所述透气型防毒手套滑脱。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透气型防毒手套,优选地,所述内层和外层之间为局部点连接;所述耐磨层和所述外层之间固定连接,且所述耐磨层不与所述内层之间固定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透气型防毒手套,优选地,所述透气型防毒手套还包括防碰撞缓冲层;所述防碰撞缓冲层设置于所述手背部和/或所述手指部,用于保护佩戴者的手背以及手指关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透气型防毒手套,优选地,所述透气型防毒手套的水蒸气渗透性不小于15mg/cm2·h;防水性不小于4级;防油性不低于5级;吸苯量不小于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如上所述的透气型防毒手套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含腈氯纶掺炭纤维的针织物形成所述内层;采用涤纶覆膜织物形成所述外层;所述内层和外层之间通过局部点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优选地,还包括如下步骤:采用E12圆纬机将掺炭纱线与包覆丝针织成所述含腈氯纶掺炭纤维的针织物;其中,所述掺炭纱线和包覆丝以数量比为1~2:1织入;所述含腈氯纶掺炭纤维的针织物的组织结构为平针组织或变化平针组织;其中,所述包覆丝为以氨纶长丝作为芯纱,用除了氨纶之外的其他化学纤维长丝对氨纶长丝予以包覆而纺成的包芯纱;其中,所述掺炭纱线为由腈氯纶掺炭纤维以及任选的其他纤维制备得到的单纱。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优选地,所述掺炭纱线的线密度为25.6~49.2tex;其中,所述腈氯纶掺炭纤维为负载活性炭的腈氯纶;腈氯纶与活性炭的重量比为77~95:5~23;所述其他纤维选自芳砜纶纤维、聚酰亚胺纤维、涤纶纤维、芳纶纤维、麻纤维以及棉纤维中的一种;在所述包覆丝中,所述其他化学纤维长丝选自涤纶长丝和锦纶长丝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其他化学纤维长丝的线密度为20~70D,所述氨纶长丝的线密度为20~50D。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优选地,所述涤纶覆膜织物由涤纶织物与聚四氟乙烯膜制备而得,且所述外层中的聚四氟乙烯膜靠近所述内层。本专利技术的透气型防毒手套基本采用双层材料制成,内层为含腈氯纶纤维的针织物形成的层,外层为涤纶覆膜织物形成的层。该透气型防毒手套兼具较好的透气性能和防毒性能。此外,该手套还具有较好的强力、耐静水压性能、耐磨性能、防水性能和防油性能。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将内层和外层采用局部点连接,可以改善防毒手套的穿脱便捷性和防毒性能。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可以将强力较低的掺炭纱线织成含腈氯纶掺炭纤维的针织物,并形成具有较好的防毒性能和透气性能的透气型防毒手套。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透气型防毒手套的正面示意图。图2为图1的背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变化平针组织的编织图。图4为图3的三角排列图。附图标记说明:100-手部;110-手背部;120-掌心部;130-手指部;200-腕部;210-第一松紧机构;220-第二松紧机构;10-内层;20-外层;30-耐磨层;40-防碰撞缓冲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透气型防毒手套>本专利技术的透气型防毒手套包括手套本体。手套本体具有内层和外层。内层为由含腈氯纶掺炭纤维的针织物形成的层。含腈氯纶掺炭纤维的针织物由掺炭纱线与包覆丝针织而成。含腈氯纶掺炭纤维的针织物的组织结构为平针组织或变化平针组织,优选为变化平针组织。包覆丝为以氨纶长丝作为芯纱,用除了氨纶之外的其他化学纤维长丝对氨纶长丝予以包覆而纺成的包芯纱。掺炭纱线和包覆丝以数量比为1~2:1织入,优选为1:1织入。掺炭纱线为由腈氯纶掺炭纤维以及任选的其他纤维制备得到的单纱。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掺炭纱线为由腈氯纶掺炭纤维制备得到的单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气型防毒手套,包括手套本体,所述手套本体具有内层和外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为由含腈氯纶掺炭纤维的针织物形成的层;所述外层为由涤纶覆膜织物形成的层;/n其中,所述含腈氯纶掺炭纤维的针织物由掺炭纱线与包覆丝针织而成,其组织结构为平针组织或变化平针组织;/n其中,所述包覆丝为以氨纶长丝作为芯纱,用除了氨纶之外的其他化学纤维长丝对氨纶长丝予以包覆而纺成的包芯纱;/n其中,所述掺炭纱线为由腈氯纶掺炭纤维以及任选的其他纤维制备得到的单纱。/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气型防毒手套,包括手套本体,所述手套本体具有内层和外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为由含腈氯纶掺炭纤维的针织物形成的层;所述外层为由涤纶覆膜织物形成的层;
其中,所述含腈氯纶掺炭纤维的针织物由掺炭纱线与包覆丝针织而成,其组织结构为平针组织或变化平针组织;
其中,所述包覆丝为以氨纶长丝作为芯纱,用除了氨纶之外的其他化学纤维长丝对氨纶长丝予以包覆而纺成的包芯纱;
其中,所述掺炭纱线为由腈氯纶掺炭纤维以及任选的其他纤维制备得到的单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气型防毒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掺炭纱线和包覆丝以数量比为1~2:1织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气型防毒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本体包括手部和邻接的腕部,所述手部包括手背部、掌心部和手指部;
其中,所述手背部、手指部和腕部从里向外依次包括上述内层和上述外层;
其中,所述掌心部从里向外依次包括上述内层、上述外层和耐磨层;所述耐磨层为由皮革材料、聚乙烯材料或芳香族聚酰胺材料形成的层;
其中,所述手指部还包括连接条;所述连接条设置于所述手指部的指尖处的上述内层和上述外层之间,用于将所述手指部的指尖处的上述内层和上述外层连接;
所述腕部包括第一松紧机构和第二松紧机构;所述第一松紧机构设置于所述腕部远离所述手部的一端;所述第二松紧机构设置于所述腕部与所述手部相连的一端;所述第一松紧机构和所述第二松紧机构用于防止所述透气型防毒手套滑脱。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气型防毒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和外层之间为局部点连接;所述耐磨层和所述外层之间固定连接,且所述耐磨层不与所述内层之间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气型防毒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型防毒手套还包括防碰撞缓冲层;所述防碰撞缓冲层设置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强李秀明李雷王灵杰霍晓兵赵越杨博皇甫喜乐张兰贾斌生冉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邦维高科特种纺织品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