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银花叶片成茶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4318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成茶工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银花叶片成茶工艺,按照“摊放‑杀青‑造型‑干燥‑提香”的工艺流程进行加工,分别在摊放、杀青、造型、提香处理工序中设计单因素实验,并严格掌捏适度一致的标准。利用品质感官审评,理化检测方法等确定最优参数。干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快速散失水分,考虑到金银花叶片的产量大,为了实现连续化生产的目的,我们采用常规的干燥方式,具体干燥时间根据每批叶的不同状态,干燥后有刺手感为宜。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金银花的成茶工艺过程中的各项工艺分别设计平行实验,提高了金银花附加值与金银花叶片市场价格,增加叶片的利用率,很好地实现了金银花全面开发与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银花叶片成茶工艺
本专利技术设计成茶工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银花叶片成茶工艺。
技术介绍
金银花茶属于花茶类,是用优质绿茶为素坯,加以新鲜金银花按金银花茶窨制工艺窨制而成,金银花茶味甘,性寒,具有清热解毒、疏利咽喉、消暑除烦的作用。但是金银花叶片市场价格低、利用率不高,缺少金银花叶片成茶深加工工艺。因此,有必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金银花叶片成茶工艺,通过对金银花原料,成茶各步骤中方法与条件的选择,来系统设计加工工艺中各步骤的工艺参数,以期最终得到具有较高活性成分,且感官品质良好的保健绿茶,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金银花叶片成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进行预试验,找出最佳工艺参数;(1)在摊放处理中,设置关于摊放厚度、摊放时间的两因素四水平对照试验,摊放处理采用Ta-b的标记方式,T代表摊放处理,a代表摊放厚度,b代表摊放时间。(2)在杀青过程中,设置三组对照实验,分别采用蒸汽、滚筒、微波的杀青方式,对(1)中选出的摊放效果最佳的实验组再分为三组进行分别杀青;(3)对(2)中杀青效果最佳的一组进行造型处理,造型方式包括条形与球形;(4)对(3)中经过两种造型后的实验组分别采用茶叶提香机进行提香,设置关于提香温度和提香时间的两因素四水平对照试验,不提香为对照,提香处理采用Txc-d的标记方式,Tx代表提香处理,处理C代表提香温度,D代表提香时间。S2、品质感官审评,对S1中经过提香处理以后的各实验组的金银花茶叶分别称量1g,并加入150ml沸水冲泡,静置5min,倒出茶汤,对样品的品质进行审评。S3、生产线批量成茶,记录品质最佳实验组的各工艺参数,依据该组的实验参数对生产线金银花成茶工艺参数进行设置,按照“摊放-杀青-造型-干燥-提香”的工艺流程进行加工。所述S1步骤中,摊放厚度设置为1cm、1.5cm、2cm、2.5cm,摊放时间设置为12h、24h、48h、96h,摊放厚度和时间组合成16组处理。实验设计两种造型处理,条形造型方式选择理条机,球形造型方式选择揉捻机,球形的造型方式遵循“轻-重-轻”的加压原则。提香处理中,提香温度设置为90℃、100℃、110℃、120℃,提香时间设置为10min、20min、30min、40min,提香温度和时间组合成16组处理,不提香作为对照。对S2中各实验组进行浸出物含量测定、氨基酸含量测定、黄酮类物质含量测定、可溶性糖含量测定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所述浸出物含量测定采用全量法(GB/T305-2013);氨基酸含量测定采用茚三酮比色法(GB/T314-2013);黄酮类物质含量测定采用三氯化铝比色法;可溶性糖含量测定采用蒽酮比色法;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采用考马斯亮蓝比色法。干燥时间根据每批茶叶的不同状态,以干燥后有刺手感为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通过对金银花的成茶工艺过程中的各项工艺分别设计平行实验,通过实验获得香气,外形,口味等俱佳的金银花叶片茶,并且极大程度保留其药用价值,提高保健能力,提高了金银花附加值与金银花叶片市场价格,增加叶片的利用率,很好地实现了金银花全面开发与利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成茶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金银花叶片成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进行预试验,找出最佳工艺参数;(1)在摊放处理中,设置关于摊放厚度、摊放时间的两因素四水平对照试验,摊放处理采用Ta-b的标记方式,T代表摊放处理,a代表摊放厚度,b代表摊放时间。(2)在杀青过程中,设置三组对照实验,分别采用蒸汽、滚筒、微波的杀青方式,对(1)中选出的摊放效果最佳的实验组再分为三组进行分别杀青;(3)对(2)中杀青效果最佳的一组进行造型处理,造型方式包括条形与球形;(4)对(3)中经过两种造型后的实验组分别采用茶叶提香机进行提香,设置关于提香温度和提香时间的两因素四水平对照试验,不提香为对照,提香处理采用Txc-d的标记方式,Tx代表提香处理,处理C代表提香温度,D代表提香时间。S2、品质感官审评,对S1中经过提香处理以后的各实验组的金银花茶叶分别称量1g,并加入150ml沸水冲泡,静置5min,倒出茶汤,对样品的品质进行审评。S3、生产线批量成茶,记录品质最佳实验组的各工艺参数,依据该组的实验参数对生产线金银花成茶工艺参数进行设置,按照“摊放-杀青-造型-干燥-提香”的工艺流程进行加工。所述S1步骤中,摊放厚度设置为1cm、1.5cm、2cm、2.5cm,摊放时间设置为12h、24h、48h、96h,摊放厚度和时间组合成16组处理。实验设计两种造型处理,条形造型方式选择理条机,球形造型方式选择揉捻机,球形的造型方式遵循“轻-重-轻”的加压原则。提香处理中,提香温度设置为90℃、100℃、110℃、120℃,提香时间设置为10min、20min、30min、40min,提香温度和时间组合成16组处理,不提香作为对照。对S2中各实验组进行浸出物含量测定、氨基酸含量测定、黄酮类物质含量测定、可溶性糖含量测定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所述浸出物含量测定采用全量法(GB/T305-2013);氨基酸含量测定采用茚三酮比色法(GB/T314-2013);黄酮类物质含量测定采用三氯化铝比色法;可溶性糖含量测定采用蒽酮比色法;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采用考马斯亮蓝比色法。干燥时间根据每批茶叶的不同状态,以干燥后有刺手感为宜。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原理为:按照“摊放-杀青-造型-干燥-提香”的工艺流程进行加工,分别在摊放、杀青、造型、提香处理工序中设计单因素实验,并严格掌捏适度一致的标准。利用品质感官审评,理化检测方法等确定最优参数。干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快速散失水分,考虑到金银花叶片的产量大,为了实现连续化生产的目的,我们采用常规的干燥方式,具体干燥时间根据每批叶的不同状态,干燥后有刺手感为宜。(1)摊放工艺:摊放处理中,设置两因素(摊放厚度、时间)四水平试验,其中,摊放厚度1cm、1.5cm、2cm、2.5cm,摊放时间12h、24h、48h、96h,摊放厚度和时间组合成16组处理。摊放处理采用Ta-b的标记方式,T代表摊放处理,a代表摊放厚度,b代表摊放时间。(2)杀青方式:杀青工艺是金银花叶茶加工中的关键工序,为金银花叶茶品质奠定基础。杀青的效果与杀青技术因素密切相关,技术因素包括杀青方法(蒸汽、滚筒、微波等)和杀青条件(时间、温度等)。前期试验发现:金银花叶茶品质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银花叶片成茶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进行预试验,找出最佳工艺参数;/n(1)在摊放处理中,设置关于摊放厚度、摊放时间的两因素四水平对照试验,摊放处理采用Ta-b的标记方式,T代表摊放处理,a代表摊放厚度,b代表摊放时间。/n(2)在杀青过程中,设置三组对照实验,分别采用蒸汽、滚筒、微波的杀青方式,对(1)中选出的摊放效果最佳的实验组再分为三组进行分别杀青;/n(3)对(2)中杀青效果最佳的一组进行造型处理,造型方式包括条形与球形;/n(4)对(3)中经过两种造型后的实验组分别采用茶叶提香机进行提香,设置关于提香温度和提香时间的两因素四水平对照试验,不提香为对照,提香处理采用Txc-d的标记方式,Tx代表提香处理,处理C代表提香温度,D代表提香时间。/nS2、品质感官审评,对S1中经过提香处理以后的各实验组的金银花茶叶分别称量1g,并加入150ml沸水冲泡,静置5min,倒出茶汤,对样品的品质进行审评。/nS3、生产线批量成茶,记录品质最佳实验组的各工艺参数,依据该组的实验参数对生产线金银花成茶工艺参数进行设置,按照“摊放-杀青-造型-干燥-提香”的工艺流程进行加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银花叶片成茶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进行预试验,找出最佳工艺参数;
(1)在摊放处理中,设置关于摊放厚度、摊放时间的两因素四水平对照试验,摊放处理采用Ta-b的标记方式,T代表摊放处理,a代表摊放厚度,b代表摊放时间。
(2)在杀青过程中,设置三组对照实验,分别采用蒸汽、滚筒、微波的杀青方式,对(1)中选出的摊放效果最佳的实验组再分为三组进行分别杀青;
(3)对(2)中杀青效果最佳的一组进行造型处理,造型方式包括条形与球形;
(4)对(3)中经过两种造型后的实验组分别采用茶叶提香机进行提香,设置关于提香温度和提香时间的两因素四水平对照试验,不提香为对照,提香处理采用Txc-d的标记方式,Tx代表提香处理,处理C代表提香温度,D代表提香时间。
S2、品质感官审评,对S1中经过提香处理以后的各实验组的金银花茶叶分别称量1g,并加入150ml沸水冲泡,静置5min,倒出茶汤,对样品的品质进行审评。
S3、生产线批量成茶,记录品质最佳实验组的各工艺参数,依据该组的实验参数对生产线金银花成茶工艺参数进行设置,按照“摊放-杀青-造型-干燥-提香”的工艺流程进行加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银花叶片成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步骤中,摊放厚度设置为1cm、1.5cm、2cm、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瑞珍陈强陈凤娇陈伟
申请(专利权)人:临汾市千鸿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