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茶低温成茶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4314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红茶低温成茶工艺,涉及制茶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采摘鲜茶叶;将鲜茶叶置于萎凋槽中,通入热风萎凋,热风温度保持在20~25℃;将萎凋后的鲜茶叶置于揉捻机中进行揉捻,揉捻过程中分3‑4次加压,每次加压后松压;将揉捻后的鲜茶叶放入发酵室发酵,发酵温度为20~25℃,发酵结束后制茶胚;将茶胚放入烘烤室内,先在100℃下烘烤钝化酶活性,摊凉,放置,再复火提香,密封包装。本发明专利技术开创了一种红茶的新工艺,低温成茶、清润柔香,其茶汤橙黄透亮、茶香清香纯正、茶性温润刺激度低、茶感柔顺不挂喉、口味丰富,相较于传统红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茶性更加温和清润、干茶更加清柔顺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茶低温成茶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茶
,尤其涉及一种红茶低温成茶工艺。
技术介绍
茶是一种起源于中国的由茶树植物叶或芽制成的饮品,其具有很好的保健价值。红茶是一种全发酵茶,具有帮助消化、促进食欲、利尿、消除水肿、强壮心肌功能等功效,为世界消费者所喜爱。红茶加工工艺主要包括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工序,传统制茶工艺中存在茶汤挂喉、活性物质茶多酚等营养成分的流失、气味不佳等现状。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红茶低温成茶工艺,低温成茶、清润柔香,其茶汤橙黄透亮、茶香清香纯正、茶性温润刺激度低、茶感柔顺不挂喉、口味丰富。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红茶低温成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采摘:采摘鲜茶叶;2)萎凋:将鲜茶叶置于萎凋槽中,通入热风萎凋,热风温度保持在20~25℃;3)揉捻:将萎凋后的鲜茶叶置于揉捻机中进行揉捻,揉捻过程中分3-4次加压,每次加压后松压;4)发酵:将揉捻后的鲜茶叶放入发酵室内发酵,发酵温度为20~25℃,发酵结束后制茶胚;5)烘烤:将茶胚放入烘烤室内,先在100℃下烘烤钝化酶活性,摊凉,放置,再复火提香,密封包装。优选地,步骤2)中,控制萎凋后的鲜茶叶中含水量在32~36%。优选地,步骤3)中,每次加压时间为15-20min。优选地,先在100℃下烘烤8-12min钝化酶活性,摊凉,放置3-5个月,再在70℃下复火烘烤提香。本专利技术的萎凋工艺采用低温萎凋。现有技术中传统机器制茶的萎凋温度相对比较高、手工制茶一般采用自然萎凋,相比较而言,低温萎凋相较于传统机械高温萎凋和自然萎凋方式而言,更大程度的保证走水的均匀性和鲜叶中维生素的保留等,茶汤更柔滑,汤色更艳丽。本专利技术的揉捻工艺采用低温揉捻。传统揉捻工艺有机械揉捻和手工揉捻,茶叶在揉捻过程中,随着揉捻时间的增加,鲜叶叶温温度会升高;传统机械揉捻过程中一般采用3到4次加压,不间断的给茶叶压力,导致在揉捻的过程中叶温升高,茶叶提早进入发酵环节,茶叶因提前发酵,茶多酚过早被氧化了,低芳香物质还没有散发,高芳香物质已经出来了,茶汤挂喉时常出现;手工揉捻又不可控,取决于制茶师傅的力气大小,揉不透或者揉不匀时常出现。本专利技术在原有揉捻技术的基础上,更新加压工艺,通过每次加压后松压至常压,避免连续加压导致茶叶叶温过高,使茶叶更好的破壁的同时,又摆脱茶多酚的过早被氧化。本专利技术的发酵工艺采用低温发酵。目前茶叶发酵方式有很多,现有机械发酵大多在30-33℃、湿度90%以上的条件下进行发酵,然而,温度提高,茶叶倾向于熟化而非氧化,茶叶中有效成分茶黄素含量降低,本专利技术采用低温下自然氧化,稳定茶叶中茶黄素的含量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本专利技术的干燥工艺是先在100℃下烘烤钝化酶活性,摊凉,放置一段时间后,再复火提香。目前传统工艺的干燥温度和时间是属于高温断酶,高中温提香,断酶温度一般在120℃,此时,酶基本上完全钝化。本专利技术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并落入实践,调整断酶温度为100℃,该温度下酶并没有全部被钝化,给红茶一个后发酵的过程,使其再次在温度和湿度作用下进一步氧化,让茶更稳定,且降低断酶温度,减少温度过高导致的营养元素流失;提香我们采用低温技术,让茶更好的由内而外的焙干,使茶的稳定性更好;在此基础上,茶香可落汤,茶更顺更揉更细更滑,最主要更易于人体的吸收。有益效果:专利技术人潜心学茶、制茶10余载,深入川、滇、闽、皖南四大中国核心红茶产区制作各种树种的红茶,不断思考总结、推陈出新,正是得益于专利技术人对于红茶的潜心钻研与实践,开创了一种红茶的新工艺,低温成茶、清润柔香,其茶汤橙黄透亮、茶香清香纯正、茶性温润刺激度低、茶感柔顺不挂喉、口味丰富,相较于传统红茶,本专利技术的茶性更加温和清润、干茶更加清柔顺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红茶低温成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采摘:采摘鲜茶叶;2)萎凋:将鲜茶叶置于萎凋槽中,通入热风萎凋,热风温度保持在20℃,控制萎凋后的鲜茶叶中含水量在32%;3)揉捻:将萎凋后的鲜茶叶置于揉捻机中进行揉捻,揉捻过程中分4次加压,每次加压后松压,每次加压时间为15min;4)发酵:将揉捻后的鲜茶叶放入发酵室内发酵,发酵温度为20~25℃,发酵结束后制茶胚;5)烘烤:将茶胚放入烘烤室内,先在100℃下烘烤8min钝化酶活性,摊凉,放置3个月,再在70℃下复火烘烤提香,密封包装。实施例2一种红茶低温成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采摘:采摘鲜茶叶;2)萎凋:将鲜茶叶置于萎凋槽中,通入热风萎凋,热风温度保持在25℃,控制萎凋后的鲜茶叶中含水量在36%;3)揉捻:将萎凋后的鲜茶叶置于揉捻机中进行揉捻,揉捻过程中分3次加压,每次加压后松压,每次加压时间为20min;4)发酵:将揉捻后的鲜茶叶放入发酵室内发酵,发酵温度为25℃,发酵结束后制茶胚;5)烘烤:将茶胚放入烘烤室内,先在100℃下烘烤12min钝化酶活性,摊凉,放置5个月,再在70℃下复火烘烤提香,密封包装。实施例3一种红茶低温成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采摘:采摘鲜茶叶;2)萎凋:将鲜茶叶置于萎凋槽中,通入热风萎凋,热风温度保持在25℃,控制萎凋后的鲜茶叶中含水量在35%;3)揉捻:将萎凋后的鲜茶叶置于揉捻机中进行揉捻,揉捻过程中分3次加压,每次加压后松压,每次加压时间为18min;4)发酵:将揉捻后的鲜茶叶放入发酵室内发酵,发酵温度为20~25℃,发酵结束后制茶胚;5)烘烤:将茶胚放入烘烤室内,先在100℃下烘烤10min钝化酶活性,摊凉,放置4个月,再在70℃下复火烘烤提香,密封包装。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3制备的红茶的有效成分进行检测,并从外形、汤色、滋味、香气、叶底5项指标来进行感官评价,结果分别见表1和表2。表1实施例1-3中红茶的主要成分含量表2实施例1-3中红茶的感官评价现有技术中,茶黄素含量一般只能达到0.8%以下,茶汤色泽虽然呈现亮、金黄色的效果,但却无法达到透亮、强金黄色的效果,表1和表2显示,本专利技术制得的红茶中茶黄素高、茶黄素/茶红素比例低,茶汤色泽佳。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茶低温成茶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采摘:采摘鲜茶叶;/n2)萎凋:将鲜茶叶置于萎凋槽中,通入热风萎凋,热风温度保持在20~25℃;/n3)揉捻:将萎凋后的鲜茶叶置于揉捻机中进行揉捻,揉捻过程中分3-4次加压,每次加压后松压;/n4)发酵:将揉捻后的鲜茶叶放入发酵室内发酵,发酵温度为20~25℃,发酵结束后制茶胚;/n5)烘烤:将茶胚放入烘烤室内,先在100℃下烘烤钝化酶活性,摊凉,放置,再复火提香,密封包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茶低温成茶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采摘:采摘鲜茶叶;
2)萎凋:将鲜茶叶置于萎凋槽中,通入热风萎凋,热风温度保持在20~25℃;
3)揉捻:将萎凋后的鲜茶叶置于揉捻机中进行揉捻,揉捻过程中分3-4次加压,每次加压后松压;
4)发酵:将揉捻后的鲜茶叶放入发酵室内发酵,发酵温度为20~25℃,发酵结束后制茶胚;
5)烘烤:将茶胚放入烘烤室内,先在100℃下烘烤钝化酶活性,摊凉,放置,再复火提香,密封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刚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白鹭岛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