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缺相保护接触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3999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缺相保护接触器,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外壳,外壳的前后两侧设有接线口,外壳的上端设有螺栓安装孔,所述外壳外侧连接有遮挡组件,所述遮挡组件包括位于外壳左侧壁前后两侧的第一遮挡板,所述第一遮挡板与外壳转动定位连接,所述第一遮挡板背离外壳前侧壁的一侧设有安装槽,安装槽上端设有旋转槽,所述安装槽内转动定位连接有第二遮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在不使用接触器时,接线口和螺栓安装口便于封闭,外界杂质不易进入接触内部,提高接触器寿命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缺相保护接触器
本技术涉及接触器
,具体涉及一种缺相保护接触器。
技术介绍
接触器是一种常用的电气元件,它广泛应用于电力、配电与用电场合。缺相保护接触器是在原有接触器的功能上增加缺相保护功能,使得人们在使用时更加方便,提高电路的安全性。现有缺相保护接触器上的接线口和螺栓安装孔处于裸露状态,在缺相保护接触器长期不使用时,灰层及外界杂质容易通过接线口和螺栓安装孔进入到接触器内部,使得接触器更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缺相保护接触器,具有在不使用接触器时,接线口和螺栓安装口便于封闭,外界杂质不易进入接触内部,提高接触器寿命的功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缺相保护接触器,包括外壳,外壳的前后两侧设有接线口,外壳的上端设有螺栓安装孔,所述外壳外侧连接有遮挡组件,所述遮挡组件包括位于外壳左侧壁前后两侧的第一遮挡板,所述第一遮挡板与外壳转动定位连接,所述第一遮挡板背离外壳前侧壁的一侧设有安装槽,安装槽上端设有旋转槽,所述安装槽内转动定位连接有第二遮挡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人们使用接触器时,转动第一遮挡板使其与外壳的左侧壁抵接并定位,然后转动第二遮挡板于安装槽内,从而使得遮挡组件被收起不易影响人们在接线口接线;在接触器未使用时,接线口处未接线,此时可转动两个第一遮挡板分别与外壳前后侧壁抵接并定位,从而将接线口遮蔽,然后翻转第二遮挡板与外壳的上侧壁抵接,从而将螺栓安装孔遮蔽,进而使得外界的灰尘和杂质不易通过接线口和螺栓安装孔进入到接触器内部,使得接触器内部不易受到污染,提高了接触器的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遮挡板的上下端固定有转轴,外壳上设有供转轴转动的转动座,下侧转动座的下端固定有弹簧,弹簧的下端固定有定位板,定位板与外壳滑动连接,下侧转轴的下端设有供定位杆嵌入的定位槽;所述安装槽的底部嵌有第一定位磁铁,外壳上端嵌有第二定位磁铁,第二遮挡板采用带有磁性的材质制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遮挡板与外壳前后侧壁或左侧壁抵接时,定位杆均与定位槽位置对应并能够在弹簧的作用下卡入定位槽内,从而实现了对第一遮挡板的定位,在需要转动第一遮挡扳时,只需下拉定位板来使得定位杆与定位槽分离,即可转动第一遮挡板便于人们操作;第二遮挡板通过与第一定位磁铁配合使其位于安装槽内后不易转动,通过与第二定位磁铁配合使其与外壳上侧壁抵接后不易转动,从而便于人们操作使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板的下端固定有拉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拉环能够更加轻松拉动定位板和定位杆移动,便于人们操控定位杆的位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簧的外侧设有与转动座固定的遮挡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遮挡套能够对弹簧进行遮挡保护,使得外界的杂质不易卡入弹簧的缝隙有影响弹簧的使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遮挡板的左右侧壁上设有拉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二遮挡板与第二定位磁铁配合时,通过拉槽能够更加轻松拉动第二遮挡板转动,使其与第二定位磁铁分离方便,便于人们操作。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不使用接触器时,可翻转两个第一遮挡板分别与外壳的前后侧壁抵接并定位,实现对接线口的遮蔽,然后可翻转第二遮挡板与第二定位磁铁配合,从而将螺栓安装孔遮蔽,使得外界的灰尘和杂质不易通过接线口和螺栓安装孔进入到接触器内部,使得接触器内部的零部件不易受到污染,提高了接触器的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另一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在A处放大示意图;图4为凸显本实施例中第一遮挡与转动座连接结构的局部截面示意图。附图标记:1、外壳;2、遮挡组件;11、接线口;12、螺栓安装孔;21、第一遮挡板;22、遮挡套;23、转动座;24、弹簧;25、定位板;26、第二遮挡板;27、第一定位磁铁;28、第二定位磁铁;211、转轴;212、定位槽;213、安装槽;251、定位杆;252、拉环;261、拉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缺相保护接触器,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外壳1,外壳1的前后两侧设有接线口11,外壳1的上端设有螺栓安装孔12,外壳1上安装有遮挡组件2。遮挡组件2包括位于外壳1左侧壁前后两侧的第一遮挡板21,第一遮挡板21的上下端固定有转轴211,在外壳1上设有供转轴211转动的转动座23,在下侧转动座23的下端固定有弹簧24,弹簧24的下端固定有定位板25,定位板25与外壳1滑动连接,定位板25的下端固定有拉环252,定位板25上端固定有定位杆251,在下侧转轴211的下端设有供定位杆251嵌入的定位槽212。当第一遮挡板21与外壳1左侧壁、前侧壁抵接或后侧壁抵接时,定位杆251均与定位槽212对应并能够在弹簧24的作用下嵌入到定位槽212内实现对第一遮挡板21位置的定位。在第一遮挡板21背离外壳1前侧壁的一侧设有安装槽213,安装槽213上端设有旋转槽,安装槽213内转动连接有第二遮挡板26,在安装槽213的底部嵌有第一定位磁铁27,在外壳1上端嵌有第二定位磁铁28,第二遮挡板26采用带有磁性的材质制成。在人们使用接触器时,第一遮挡板21与外壳1的左侧壁抵接,第二遮挡板26位于安装槽213内,使得遮挡组件2收起,不影响人们使用接触器;在不使用接触器时,可下拉定位板25使得定位杆251与定位槽212分离,然后转动两个第一遮挡板21,使得两个第一遮挡板21分别与外壳1的前后侧壁抵接,从而将接线口11遮挡,此时松开定位板25即可将定位杆251嵌入定位槽212内,实现对第一遮挡板21的定位,然后翻转第二遮挡板26至外壳1的上侧并与第二定位磁铁28配合,从而将螺栓安装孔12遮挡,如此使得接线口11和螺栓安装孔12均被遮挡,灰尘不易进入到接触器的内部,提高接触器的寿命。在弹簧24的外侧设有与转动座23固定的遮挡套22,当弹簧24处于正常状态时,弹簧24位于遮挡套22内,从而通过遮挡套22对弹簧24进行保护,使得外界的杂质不易卡入弹簧24的缝隙有影响弹簧24的使用。在第二遮挡板26的左右侧壁上设有拉槽261,当第二遮挡板26与第二定位磁铁28配合时,通过拉槽261能够更加轻松拉动第二遮挡板26转动,使其与第二定位磁铁28分离方便,便于人们操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设计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缺相保护接触器,包括外壳(1),外壳(1)的前后两侧设有接线口(11),外壳(1)的上端设有螺栓安装孔(1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外侧连接有遮挡组件(2),所述遮挡组件(2)包括位于外壳(1)左侧壁前后两侧的第一遮挡板(21),所述第一遮挡板(21)与外壳(1)转动定位连接,所述第一遮挡板(21)背离外壳(1)前侧壁的一侧设有安装槽(213),安装槽(213)上端设有旋转槽,所述安装槽(213)内转动定位连接有第二遮挡板(2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缺相保护接触器,包括外壳(1),外壳(1)的前后两侧设有接线口(11),外壳(1)的上端设有螺栓安装孔(1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外侧连接有遮挡组件(2),所述遮挡组件(2)包括位于外壳(1)左侧壁前后两侧的第一遮挡板(21),所述第一遮挡板(21)与外壳(1)转动定位连接,所述第一遮挡板(21)背离外壳(1)前侧壁的一侧设有安装槽(213),安装槽(213)上端设有旋转槽,所述安装槽(213)内转动定位连接有第二遮挡板(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缺相保护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挡板(21)的上下端固定有转轴(211),外壳(1)上设有供转轴(211)转动的转动座(23),下侧转动座(23)的下端固定有弹簧(24),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正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肯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