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实验用小型模块化反应堆冷却系统
本技术涉及核能领域,具体涉及实验用小型模块化反应堆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核反应堆的作用愈加突出。核反应堆的快速发展也对反应堆冷却剂的导热效率以及反应堆的安全性提出了挑战。从目前来看,国际上的大部分核反应堆都是压水堆,是以水作为反应堆堆芯冷却剂的堆型,但近些年来以液态金属作为反应堆堆芯冷却剂的研究正在不断地进行中。液态金属冷却剂反应堆相对于压水堆,具有更好的自然循环能力、更大的功率密度,低压下运行,具有更好的固有安全性,体积更小,系统更紧凑。以金属钠、铅以及铅铋合金三种金属作为反应堆堆芯冷却剂的研究最为丰富,但却少有以液态金属镓作为反应堆堆芯冷却剂的研究,更没有在液体金属镓中添加少量气体后的循环能力、导热性能等方面的研究。为了提高反应堆的灵活性,小型模块化反应堆正在快速发展,它具有一体化设计、模块式安装、安全性高、适用性广、建设周期短和一次性投资低等优点,而将液态金属镓和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结合起来的方案也将是未来发展的重点,在此基础上,研究获取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验用小型模块化反应堆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反应堆压力容器(1)、主泵(2)和进气箱(3);/n其中,在所述反应堆压力容器(1)的壁面上设置有冷却剂入口(11)和冷却剂出口(12);/n在所述反应堆压力容器(1)内部下方设置有堆芯(13),在所述反应堆压力容器(1)内部上方设置有蒸汽发生器(14),/n所述主泵(2)的出液口通过冷却剂管道(4)连通至冷却剂入口(11),所述主泵(2)的进液口通过冷却剂管道(4)连通至冷却剂出口(12);/n所述进气箱(3)通过抽气泵(5)与所述冷却剂管道(4)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验用小型模块化反应堆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反应堆压力容器(1)、主泵(2)和进气箱(3);
其中,在所述反应堆压力容器(1)的壁面上设置有冷却剂入口(11)和冷却剂出口(12);
在所述反应堆压力容器(1)内部下方设置有堆芯(13),在所述反应堆压力容器(1)内部上方设置有蒸汽发生器(14),
所述主泵(2)的出液口通过冷却剂管道(4)连通至冷却剂入口(11),所述主泵(2)的进液口通过冷却剂管道(4)连通至冷却剂出口(12);
所述进气箱(3)通过抽气泵(5)与所述冷却剂管道(4)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用小型模块化反应堆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反应堆压力容器(1)内部下方,在堆芯(13)周围设置有冷却剂下降环段(41),所述冷却剂下降环段(41)一端与至冷却剂入口(11)连通,所述冷却剂下降环段(41)另一端连通至反应堆压力容器(1)底部,
在所述堆芯(13)中设置有供冷却剂流过的通道,该通道从反应堆压力容器(1)底部连通至蒸汽发生器(14),
在所述蒸汽发生器(14)中设置有换热管(42),
该换热管一端与堆芯(13)中的通道连通,另一端与冷却剂出口(12)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验用小型模块化反应堆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管(42)为螺旋换热管,在所述换热管(42)的外表面设置有传热翅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用小型模块化反应堆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系统还包括稳压罐(6)和储气罐(7),
所述稳压罐(6)中设置有密封隔板(61),该密封隔板(61)能够在稳压罐(6)中往复移动,且保持与稳压罐(6)内壁之间密封接触;
所述密封隔板(61)将所述稳压罐(6)分隔为位于下方的气腔(62)和位于上方的混合腔(6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涛,胡成,陈宁,朱亮宇,陈娟,张博雅,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华北电力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