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用智能安全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3912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燃气控制领域,公开了一种燃气用智能安全控制器,包括控制器本体,控制器本体位于表壳外,且控制器本体与表壳分离,控制器本体包括壳体、控制部和封堵部,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控制部位于第一壳体内,封堵部位于第二壳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将控制器本体设置在智能燃气表的表壳外,且控制器本体与表壳分离,当智能燃气表需要更换时,可保留控制器本体继续使用,从而节约成本,避免资源的浪费,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不并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当燃气使用量出现异常时,控制器本体的封堵部在控制部的控制下将会自动封堵燃气表的进气管路,从而停止燃气的进气,以便进行故障排查和维修工作,安全性高、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燃气用智能安全控制器
本技术涉及燃气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气用智能安全控制器。
技术介绍
燃气表能够显示燃气使用量,以便用户知晓燃气使用量并按照燃气使用量缴纳燃气费。普通的家用膜式燃气表,由于其收费难、抄表人工成本高,增加燃气公司的经营成本和经营麻烦,因此,各种智能燃气表逐渐面市。智能燃气表可以避免燃气公司上门抄表,且可以监测燃气使用是否异常,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目前,智能燃气表包括表壳和控制器,控制器安装在表壳的内部,因此,当需要更换智能燃气表时,将会连带地将控制器更换,但此时控制器并未损坏,仍能够继续工作,这就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增加了用户的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意在提供一种燃气用智能安全控制器,以解决现有智能燃气表更换时控制器一同更换导致资源浪费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燃气用智能安全控制器,包括控制器本体,所述控制器本体位于表壳外,且控制器本体与表壳分离,所述控制器本体包括壳体、控制部和封堵部,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控制部位于第一壳体内,封堵部位于第二壳体内。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本方案中,控制器本体位于表壳的外部且与表壳分离,即本方案将控制器由燃气表的内部转移至燃气表的外部,实现控制器与燃气表的分离,因此,在更换燃气表时,可将控制器保留并继续使用,从而节约成本,避免资源浪费,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增加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并且,本方案中,当燃气使用量出现异常时,控制器本体的封堵部在控制部的控制下将会自动封堵燃气表的进气管路,从而停止燃气的进气,以便进行故障排查和维修工作,安全性高、实用性强。不仅如此,本方案中,将控制部与封堵部分别设置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即将控制部与封堵部分离,如此,即可在检修控制部时,不影响封堵部和第二壳体,从而可以在不关闭燃气进气管路的前提下对第一壳体内部零部件进行检修工作。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壁固定连接有管道,管道内设有封堵板,管道的侧壁开设有与第二壳体连通的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封堵板位于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之间,所述封堵部可密封第二通气孔。本方案中,在燃气使用量异常时,控制部控制封堵部启动,封闭管道的第二通气孔,从而截断燃气的流通,燃气无法经管道进入燃气表的进气管内,实现停止燃气的进气。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可拆卸连接,第二壳体朝向第一壳体的侧壁设有两平行设置的滑轨,第一壳体朝向第二壳体的侧壁设有供滑轨滑动的滑道。本方案中,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可拆卸连接时,可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分离,方便工人分开安装控制部和封堵部,提高控制器的装配效率。并且,在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损坏时,可以更换新的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降低维修成本。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二壳体朝向第一壳体的侧壁开设有第一螺纹通孔,第一壳体朝向第二壳体的侧壁开设有与第一螺纹通孔相对的贯穿孔,封堵部电连接有电接头,所述电接头螺纹连接于第一螺纹通孔内,电接头可伸入所述贯穿孔,电接头与控制部电连接。本方案中,封堵部与电接头电连接,电接头与控制部电连接,从而实现控制部控制封堵部的通断电,进而实现在燃气使用量异常情况下自动封堵管道的第二通气孔。不仅如此,电接头安装在第一螺纹通孔内时,电接头伸入贯穿孔,从而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固定,避免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发生相对滑移,从而避免非工作人员将第一壳体取下,确保第一壳体的安全性。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二壳体固定连接管道的侧壁可拆卸连接于第二壳体上。本方案中,与管道固定连接的侧壁是可拆卸连接在第二壳体上的,因此,工作人员可将该侧壁拆卸下来,从而对第二壳体的内部进行检修工作。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二壳体包括上侧壁、下侧壁、前侧壁、后侧壁、左侧壁和右侧壁,所述右侧壁与管道固定连接,第二壳体上设有耳板,耳板围绕上侧壁、下侧壁、前侧壁和后侧壁设置,耳板开设有若干第二螺纹通孔,右侧壁开设有若干与第二螺纹通孔对应的安装孔,第二螺纹通孔螺纹连接有防盗螺钉。本方案中,将防盗螺钉穿过第二壳体的右侧壁上的安装孔,利用防盗螺钉与耳板上的第二螺纹通孔的螺纹连接,实现第二壳体的右侧壁可拆卸连接在第二壳体上。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二壳体的上侧壁、下侧壁、前侧壁和后侧壁朝向右侧壁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安装有密封圈。本方案中,密封圈能够提高第二壳体的内密封性,避免燃气从第二壳体泄露。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管道上安装有手动阀门。本方案中,在管道上安装手动阀门,以便用户或工作人员手动关闭管道,从而停止燃气的进气。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控制部包括电源和芯片,所述封堵部包括电动阀,电动阀受芯片控制。本方案中,控制部包括电源和芯片,封堵部包括受芯片控制的电动阀,电源为芯片和电动阀供电,而芯片控制电动阀的启闭,从而实现异常状态下对燃气进气管路的自动封堵。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控制器本体还包括流量传感器和网络通信模块。本方案中,芯片用于获取流量传感器监测的燃气使用量数据,且芯片能根据该燃气使用量数据控制电动阀工作。芯片用于将流量传感器监测的燃气使用量数据通过网络通信模块发送至云平台,芯片用于接收云平台通过网络通信模块发送的指令,且芯片能根据该指令控制电动阀工作,从而便于燃气公司对用户燃气使用的智能化安全管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燃气用智能安全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正视图(第一壳体的前侧壁隐藏时);图3为图1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防盗螺钉的头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第二壳体的右侧壁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分离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分离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三中控制器本体的工作原理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壳体1、第一壳体101、第二壳体102、电源2、芯片3、电动阀4、耳板5、安装孔6、防盗螺钉7、头部701、六角星凹槽7011、圆柱7012、管道8、封堵板9、第一通气孔10、第二通气孔11、手动阀门12、滑轨13、滑道14、贯穿孔15、电接头16。实施例一本实施例基本如图1所示:燃气用智能安全控制器,包括控制器本体,控制器本体位于表壳外,且控制器本体与表壳分离。本实施例中,表壳是指现有技术中普通燃气表的外壳。控制器本体包括壳体1、控制部和封堵部,壳体1包括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控制部位于第一壳体101内,封堵部位于第二壳体102内。结合图2所示,控制部包括电源2和芯片3,电源2通过导线与芯片3电连接。结合图3所示,封堵部包括受芯片3控制的电动阀4。电动阀4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第二壳体102的右侧壁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燃气用智能安全控制器,包括控制器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本体位于表壳外,且控制器本体与表壳分离,所述控制器本体包括壳体、控制部和封堵部,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控制部位于第一壳体内,封堵部位于第二壳体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燃气用智能安全控制器,包括控制器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本体位于表壳外,且控制器本体与表壳分离,所述控制器本体包括壳体、控制部和封堵部,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控制部位于第一壳体内,封堵部位于第二壳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用智能安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壁固定连接有管道,管道内设有封堵板,管道的侧壁开设有与第二壳体连通的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封堵板位于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之间,所述封堵部可密封第二通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气用智能安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可拆卸连接,第二壳体朝向第一壳体的侧壁设有两平行设置的滑轨,第一壳体朝向第二壳体的侧壁设有供滑轨滑动的滑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气用智能安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朝向第一壳体的侧壁开设有第一螺纹通孔,第一壳体朝向第二壳体的侧壁开设有与第一螺纹通孔相对的贯穿孔,封堵部电连接有电接头,所述电接头螺纹连接于第一螺纹通孔内,电接头可伸入所述贯穿孔,电接头与控制部电连接。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王灿辉罗利廖绍宏
申请(专利权)人:宇泽森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