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手机类导光板的背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3868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手机类导光板的背光装置,包括导光板,所述导光板的后端设置有调光据点,所述调光据点的后端设置有防漏光机构,所述防漏光机构包括框架、白色胶、反射片、发光组件,所述防漏光机构的后端设置有定位外框机构,所述定位外框机构包括第一框体、挡光膜、第二框体、凹槽、缓冲垫、弹簧压片,所述导光板的前端设置有下扩散片,所述下扩散片的前端设置有下棱镜片,所述下棱镜片的前端设置有高效导光机构,所述高效导光机构包括光源、上棱镜片、光反射面、凹槽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手机类导光板的背光装置,具备高效导光,定位外框,防漏光等优点,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手机类导光板的背光装置
本技术涉及手机类导光板的背光装置
,具体为一种用于手机类导光板的背光装置。
技术介绍
背光源是提供LCD面板的光源,主要由光源、导光板、光学用膜片、塑胶框等组成,背光源具有亮度高,寿命长、发光均匀等特点,目前主要有EL、CCFL及LED三种背光源类型,依光源分布位置不同则分为侧光式和直下式,随着LCD模组不断向更亮、更轻、更薄方向发展,侧光式CCFL式背光源成为背光源发展的主流。现有的手机类导光板的背光装置在安装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反射片与胶架使用双面粘粘合固定,在背胶的周边都会漏光,现在一般使用黑色背胶减少漏光,但是会让背光源的亮度损失3%左右,无法充分利用光源,其次,出光率低,且不具备定位外框功能,给人们的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手机类导光板的背光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手机类导光板的背光装置,具备高效导光,定位外框,防漏光等优点,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r>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手机类导光板的背光装置,包括导光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1)的后端设置有调光据点(5),所述调光据点(5)的后端设置有防漏光机构(4),所述防漏光机构(4)包括框架(401)、白色胶(402)、反射片(403)、发光组件(404),所述防漏光机构(4)的后端设置有定位外框机构(3),所述定位外框机构(3)包括第一框体(301)、挡光膜(302)、第二框体(303)、凹槽(304)、缓冲垫(305)、弹簧压片(306),所述导光板(1)的前端设置有下扩散片(6),所述下扩散片(6)的前端设置有下棱镜片(7),所述下棱镜片(7)的前端设置有高效导光机构(2),所述高效导光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手机类导光板的背光装置,包括导光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1)的后端设置有调光据点(5),所述调光据点(5)的后端设置有防漏光机构(4),所述防漏光机构(4)包括框架(401)、白色胶(402)、反射片(403)、发光组件(404),所述防漏光机构(4)的后端设置有定位外框机构(3),所述定位外框机构(3)包括第一框体(301)、挡光膜(302)、第二框体(303)、凹槽(304)、缓冲垫(305)、弹簧压片(306),所述导光板(1)的前端设置有下扩散片(6),所述下扩散片(6)的前端设置有下棱镜片(7),所述下棱镜片(7)的前端设置有高效导光机构(2),所述高效导光机构(2)包括光源(201)、上棱镜片(202)、光反射面(203)、凹槽结构(204),所述高效导光机构(2)的前端设置有上扩散片(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手机类导光板的背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201)位于上棱镜片(202)的前端,所述光反射面(203)位于上棱镜片(202)的后端,所述凹槽结构(204)位于光反射面(203)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手机类导光板的背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光膜(302)位于第一框体(301)的一侧,所述第二框体(303)位于第一框体(301)的内侧,所述凹槽(304)位于第二框体(303)的一侧,所述缓冲垫(305)与弹簧压片(306)位于第二框体(303)的内部,所述缓冲垫(305)位于弹簧压片(306)的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文海彭迪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鹏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