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大屏显示及被测电缆中心对位的钳形万用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3830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备大屏显示及被测电缆中心对位的钳形万用表,包括底壳组件和面壳组件,面壳组件上嵌设有显示组件,还包括设置在底壳组件前端的钳头组件,钳头组件包括上钳夹和下钳夹;上钳夹包括按钮部和上夹持部;下钳夹包括大致呈L状的横向块和下夹持部;上夹持部转动连接在所述下钳夹的横向块上;上夹持部的前端部设置有上半通孔;下夹持部的前端部设置有下半通孔;上半通孔和所述下半通孔合拢后形成供电缆穿过的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使显示界面做得更大,同时对线缆能准确定位并防止左右晃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备大屏显示及被测电缆中心对位的钳形万用表
本技术涉及万用表
,尤其涉及到一种具备大屏显示及被测电缆中心对位的钳形万用表。
技术介绍
现有钳形万用表由于钳头组件固定在面壳组件上,使得用于显示部分的区域较小,所以致使显示部件无法做大,显示屏显示字体小,使用人员看起来非常吃力。现有钳形万用表由于钳头组件固定在面壳组件造成对显示部件形成干涉,致使显示部件需要做到仪表下半部分,致使测试过程中作业人员需要低头操作,和正常的作业习惯不符。现有钳形表缺少对被测电线的中心对位装置,容易使被测电线偏离钳形互感器的中心位置,造成因为位置产生的测试偏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钳形万用表的显示屏太小以及被测电线的中心缺少对位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备大屏显示及被测电缆中心对位的钳形万用表,包括底壳组件和面壳组件,所述面壳组件上嵌设有显示组件,所述显示组件内侧设置有线路板;所述底壳组件上安装有电池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壳组件前端的钳头组件,所述钳头组件包括上钳夹和下钳夹;所述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备大屏显示及被测电缆中心对位的钳形万用表,包括底壳组件和面壳组件,所述面壳组件上嵌设有显示组件,所述显示组件内侧设置有线路板;所述底壳组件上安装有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壳组件前端的钳头组件,所述钳头组件包括上钳夹和下钳夹;所述上钳夹包括按钮部和上夹持部;所述下钳夹包括大致呈L状的横向块和下夹持部;所述上夹持部转动连接在所述下钳夹的横向块上;所述上夹持部的前端部设置有上半通孔;所述下夹持部的前端部设置有下半通孔;所述上半通孔和所述下半通孔合拢后形成供电缆穿过的通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备大屏显示及被测电缆中心对位的钳形万用表,包括底壳组件和面壳组件,所述面壳组件上嵌设有显示组件,所述显示组件内侧设置有线路板;所述底壳组件上安装有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壳组件前端的钳头组件,所述钳头组件包括上钳夹和下钳夹;所述上钳夹包括按钮部和上夹持部;所述下钳夹包括大致呈L状的横向块和下夹持部;所述上夹持部转动连接在所述下钳夹的横向块上;所述上夹持部的前端部设置有上半通孔;所述下夹持部的前端部设置有下半通孔;所述上半通孔和所述下半通孔合拢后形成供电缆穿过的通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大屏显示及被测电缆中心对位的钳形万用表,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壳组件的中部设置有面板,所示显示组件设置在所述面板上,所述显示组件包括液晶屏和背光板;所述液晶屏设置在所述面板的内侧,所述背光板设置在所述液晶屏内侧表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大屏显示及被测电缆中心对位的钳形万用表,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壳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面壳的中下部的若干硅胶按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符辰勤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福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