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渗透技术的除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37778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基于渗透技术的除水装置,所述基于渗透技术的除水装置包括:壳体内被隔离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控温模块用于调整所述第一部分内的温度,使得第一部分内气体的温度高于水的露点;选择性透过单元的部分处于所述第一部分,部分处于所述第二部分内;所述选择性透过单元为内管和外管组成的复合管,气体通过所述内管内部,内管和外管间为与外界空气隔离的空间,所述内管为亲水性高分子选择性渗透膜,适于水分子的选择性渗透;抽气泵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空间,用于提高所述空间的真空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除水效率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渗透技术的除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气体检测,特别涉及基于渗透技术的除水装置。
技术介绍
在烟气检测中,GFC仪表采用非分散红外原理,但由于该原理中水对其它组分的干扰比较大,因此需要将烟气中的水除掉,同时全保留其它组分。传统的非分散红外系统,通常采用冷干法脱除水分,即通过冷凝方式去除烟气中的水,此方法的主要不足在于:1.在除水过程中,部分成分如SO2会被吸附,导致其测量值偏低。虽然可通过加酸方式来减小SO2的损失,但效果无法达到预期。2.冷凝除水只能将水除到8000ppm左右(露点4℃),若在此湿度下,采用算法来修正水对其它组分的干扰,存在水分测量值的准确性会较大的影响到修正值的弊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在烟气检测中,利用选择性透过单元除水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仍然存在问题:1.难以达到预期,如经试验博纯的MD-110-72选择性透过单元,能将20000ppm除到2000ppm左右,但无法达到预期。虽然理论上随着选择性透过单元长度的增加,除水效果会更好,但由于此时外管真空度已经达到很高值(-95kpa),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渗透技术的除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渗透技术的除水装置包括:/n壳体,所述壳体内被隔离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n控温模块,所述控温模块用于调整所述第一部分内的温度,使得第一部分内气体的温度高于水的露点;/n选择性透过单元,所述选择性透过单元的部分处于所述第一部分,部分处于所述第二部分内;所述选择性透过单元为内管和外管组成的复合管,气体通过所述内管内部,内管和外管间为与外界空气隔离的空间,所述内管为亲水性高分子选择性渗透膜,适于水分子的选择性渗透;/n抽气泵,所述抽气泵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空间,用于提高所述空间的真空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渗透技术的除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渗透技术的除水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被隔离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控温模块,所述控温模块用于调整所述第一部分内的温度,使得第一部分内气体的温度高于水的露点;
选择性透过单元,所述选择性透过单元的部分处于所述第一部分,部分处于所述第二部分内;所述选择性透过单元为内管和外管组成的复合管,气体通过所述内管内部,内管和外管间为与外界空气隔离的空间,所述内管为亲水性高分子选择性渗透膜,适于水分子的选择性渗透;
抽气泵,所述抽气泵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空间,用于提高所述空间的真空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渗透技术的除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渗透技术的除水装置还包括:
阻流器,所述阻流器设置在所述第二部分内,阻流器的输入端连通所述选择性透过单元的气体出口,输出端连通所述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渗透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煜宋旭东谢耀马启飞华道柱
申请(专利权)人: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