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氮投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34648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32
一氧化氮投加装置(1)具备:第1流路(101),具备第1吸气口(101a)及氧供给口(101b);氧生成部(100),是配置在第1流路(101)、从经由第1吸气口(101a)流入的空气生成浓缩氧的氧生成部(100),所生成的浓缩氧经由氧供给口(101b)被供给;第2流路(201),从第1流路(101)分支,并且具备NO供给口(201b);以及NO生成部(200),是配置在第2流路(201)、从被从第1流路(101)分配的气体生成NO的NO生成部(200),所生成的NO经由NO供给口(201b)被供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一氧化氮投加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氧化氮投加装置(NO投加装置)。
技术介绍
肺高血压症是作为从心脏通往肺的血管的肺动脉的血压(肺动脉压)变高的疾病。肺高血压症在尼斯分类[2013年]中被分类为第1组至第5组。在第3组的肺高血压症中,伴随着肺疾病、低氧血症。作为肺高血压症的治疗之一,可以举出在家氧疗法(HOT)。如果对肺高血压症的患者施以在家氧疗法,则虽然通过由血管痉挛的解除带来的血管扩张效果而显现肺高血压症的部分性进展抑制效果,但不能期待肺动脉压的正常化。另一方面,一氧化氮(NO)是血管扩张因子之一,能够选择性地使有换气的肺泡周边的血管扩张。因此,在医院内,在围手术期及新生儿中借助从储气瓶供给的NO进行的NO吸入疗法正在普及。但是,由于医疗用的NO气体储气瓶昂贵、NO的处置困难等,在家的NO吸入疗法在现状下还没有普及。另一方面,已知通过放电(电晕放电等)而从存在于空气中的氧及氮稳定地生成NO(专利文献1)。此外,作为NO吸入疗法,利用放电的一氧化氮投加装置是公知的(专利文献2)。此外,被报告,对于第3组的肺高血压症的患者并用NO的吸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氧化氮投加装置,其特征在于,/n具备:/n第1流路,具备第1吸气口及氧供给口;/n氧生成部,是配置在前述第1流路、从经由前述第1吸气口流入的空气生成浓缩氧的氧生成部,所生成的浓缩氧经由前述氧供给口被供给;/n第2流路,从前述第1流路分支,并且具备NO供给口;以及/nNO生成部,是配置在前述第2流路、从被从前述第1流路分配的气体生成NO的NO生成部,所生成的NO经由前述NO供给口被供给。/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1025 JP 2018-2011471.一种一氧化氮投加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
第1流路,具备第1吸气口及氧供给口;
氧生成部,是配置在前述第1流路、从经由前述第1吸气口流入的空气生成浓缩氧的氧生成部,所生成的浓缩氧经由前述氧供给口被供给;
第2流路,从前述第1流路分支,并且具备NO供给口;以及
NO生成部,是配置在前述第2流路、从被从前述第1流路分配的气体生成NO的NO生成部,所生成的NO经由前述NO供给口被供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氧化氮投加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氧生成部及前述NO生成部被收容在同一箱体的内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氧化氮投加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配置在前述第1流路的压缩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氧化氮投加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被分配的气体是被前述压缩机压缩后的空气。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氧化氮投加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被分配的气体是在前述氧生成部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宫怜饭田直之元原将策松井淳
申请(专利权)人:帝人制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