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离心渣浆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3212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卧式离心渣浆泵,前盖板与后盖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叶片组,后盖板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叶片组,第一叶片空腔内填充有消音棉;与叶轮相对应的容纳腔内壁上设置有环形降噪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第二叶片组能够增加扬程和流量,提高水泵效率,同时能够平衡叶轮在转动过程中产生泵轴向力;通过将第一叶片设置为中空结构,内部填充消音棉,可减小水泵工作时的噪音。叶轮旋转过程中渣浆从叶轮中心向边缘流动,进入到环形降噪槽内,增加了渣浆的行程,减缓了渣浆的流速,减少了对泵体的冲击,从而达到降低噪音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降噪效果好,解决了现有渣浆泵降噪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式离心渣浆泵
本技术属于渣浆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卧式离心渣浆泵。
技术介绍
渣浆泵是指讲指通过借助叶轮的离心力的作用使固液混合介质能量增加的一种机械,将电能转换成介质的动能和势能的设备。主要适用于:矿山、电厂、疏浚、冶金、化工、建材及石油等行业领域。目前,渣浆泵工作时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噪声,长期遭受渣浆泵噪声干扰,会对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产生负面影响。现有的渣浆泵降噪技术为将渣浆泵置于密封泵房进行隔音、消音等处理时,按时降噪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卧式离心渣浆泵,降噪效果好,解决了现有渣浆泵降噪成本高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卧式离心渣浆泵,包括托架,安装在托架上的轴承组件,安装在轴承组件上的泵轴,泵轴一端穿过泵体并设置在泵体内,与泵体内的叶轮连接;叶轮包括开设有进水口的前盖板后盖板及安装在泵轴上的轮毂;泵体一侧设置有进水流道,顶部设置有出水流道;其特征在于,前盖板与后盖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叶片组,远离前盖板的后盖板一侧设置第二叶片组;第一叶片组的第一叶片为中空结构,第一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卧式离心渣浆泵,包括托架(5),安装在托架(5)上的轴承组件(7),安装在轴承组件(7)上的泵轴(3),泵轴(3)的一端穿过泵体(1)并设置在泵体(1)内,与泵体(1)内的叶轮(2)连接;叶轮(2)包括开设有进水口的前盖板(21)、后盖板(22)及安装在泵轴(3)上的轮毂(27);泵体(1)一侧设置有进水流道(6),顶部设置有出水流道(4);其特征在于,前盖板(21)与后盖板(22)之间设置有第一叶片组,远离前盖板(21)的后盖板(22)一侧设置第二叶片组;第一叶片组的第一叶片(23)为中空结构,第一叶片的空腔内填充有消音棉(25),前盖板(21)靠近进水流道(6),后盖板(22)远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离心渣浆泵,包括托架(5),安装在托架(5)上的轴承组件(7),安装在轴承组件(7)上的泵轴(3),泵轴(3)的一端穿过泵体(1)并设置在泵体(1)内,与泵体(1)内的叶轮(2)连接;叶轮(2)包括开设有进水口的前盖板(21)、后盖板(22)及安装在泵轴(3)上的轮毂(27);泵体(1)一侧设置有进水流道(6),顶部设置有出水流道(4);其特征在于,前盖板(21)与后盖板(22)之间设置有第一叶片组,远离前盖板(21)的后盖板(22)一侧设置第二叶片组;第一叶片组的第一叶片(23)为中空结构,第一叶片的空腔内填充有消音棉(25),前盖板(21)靠近进水流道(6),后盖板(22)远离进水流道(6);与叶轮(2)相对应的容纳腔内壁上设置有环形降噪槽(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离心渣浆泵,其特征在于,环形降噪槽(26)的槽底呈弧形,且内切与槽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离心渣浆泵,其特征在于,第一叶片组的若干第一叶片(23)与第二叶片组的若干第二叶片(24)均沿轮毂(27)呈圆形阵列分布;第一叶片(23)的外缘直径大于第二叶片(24)的外缘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卧式离心渣浆泵,其特征在于,第一叶片(23)的外缘直径是第二叶片(24)的外缘直径的2倍,第一叶片(23)的旋转曲率与第二叶片(24)的旋转曲率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离心渣浆泵,其特征在于,进水流道(6)的内侧上方设置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军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腾达泵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