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场数据采集器中Linux系统的端口带宽分配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63205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井场数据采集器中Linux系统的端口带宽分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利用井场数据采集器中的Linux系统,对井场数据采集器各个端口分为高优先级端口和低优先级端口,并对每一个端口的初始带宽进行分配;S2.在一个时间周期内,通过linux系统监控井场数据采集器中每一个端口的累计流量,并计算该周期内每一个端口实际的平均传输带宽,再计算出井场数据采集器每个端口的带宽利用率;S3.通过linux系统设定带宽利用率标准值,并对带宽进行重新分配。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基于端口的优先级高低,进行合理的带宽分配,保障井场数据采集器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带宽利用率的均衡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井场数据采集器中Linux系统的端口带宽分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井场数据采集,特别是涉及一种井场数据采集器中Linux系统的端口带宽分配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提高,近些年来不少的油气生产企业提出了油田建设智慧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其中作为数字油田的基础,油区井场的数据采集器(井场各设备的温度、压力、电参等数据信息)为后续油区预警、控制以及满足油田生产中的各项需求提供了最底层的数据支撑。在井场数据采集器使用过程中,各个数据传输端口的带宽利用率在不同时间段内会有所不同,常常会有带宽利用率不均衡,存在带宽利用率过高或过低的情况,甚至有可能出现一些端口带宽不足的情况,为井场数据采集带来了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井场数据采集器中Linux系统的端口带宽分配方法,能够基于端口的优先级高低,进行合理的带宽分配,保障井场数据采集器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带宽利用率的均衡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井场数据采集器中Linux系统的端口带宽分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利用井场数据采集器中的Linux系统,对井场数据采集器各个端口分为高优先级端口和低优先级端口,并对每一个端口的初始带宽进行分配;S2.在一个时间周期内,通过linux系统监控井场数据采集器中每一个端口的累计流量,并计算该周期内每一个端口实际的平均传输带宽,再计算出井场数据采集器每个端口的带宽利用率;S3.通过linux系统设定带宽利用率标准值,并对带宽进行重新分配,分配原则如下:S301.判断是否存在带宽利用率达到95%以上的端口:若存在,则优先分配该端口的带宽,使其平均传输带宽与重新分配带宽的比值趋近于带宽利用率标准值的80%,然后进入步骤S302;若不存在,直接进入步骤S302;S302.对于高优先级端口,使得重新分配后的平均传输带宽与重新分配带宽的比值趋近于所述带宽利用率标准值的90%;对于低优先级端口,使得重新分配后的平均传输带宽与重新分配带宽的比值趋近于所述带宽利用率标准值的110%。其中,所述步骤S2包括以下子步骤:S201.在一个时间周期内,通过linux系统监控井场数据采集器中每一个端口的累计流量;S202.计算周期内每一个端口实际的平均传输带宽:对于任一端口在一个周期内的平均传输带宽,等于该端口在一个周期内的累计流量,一个周期的时间长度;S203.计算出井场数据采集器每个端口的带宽利用率:每个端口的带宽利用率,等于该端口在当前周期内平均传输带宽与当前周期内初始带宽的比值。优选地,所述带宽利用率标准值为80%;所述步骤S3中,重新分配后的带宽之和小于或等于井场数据采集器的总带宽;在步骤S3带宽分配完成后,将重新分配的带宽作为下一个时间周期内的初始带宽,重复步骤S2~S3进行下一个时间周期内的流量统计与带宽重分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首先考虑了带宽利用率过高(95%以上),有可能存在超出分配带宽的端口,并首先为其进行带宽的重新分配;然后基于端口的优先级高低,进行合理的带宽分配,保障井场数据采集器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带宽利用率的均衡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1所示,:一种井场数据采集器中Linux系统的端口带宽分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利用井场数据采集器中的Linux系统,对井场数据采集器各个端口分为高优先级端口和低优先级端口,并对每一个端口的初始带宽进行分配;S2.在一个时间周期内,通过linux系统监控井场数据采集器中每一个端口的累计流量,并计算该周期内每一个端口实际的平均传输带宽,再计算出井场数据采集器每个端口的带宽利用率;S3.通过linux系统设定带宽利用率标准值,并对带宽进行重新分配,分配原则如下:S301.判断是否存在带宽利用率达到95%以上的端口:若存在,则优先分配该端口的带宽,使其平均传输带宽与重新分配带宽的比值趋近于带宽利用率标准值的80%,然后进入步骤S302;若不存在,直接进入步骤S302;S302.对于高优先级端口,使得重新分配后的平均传输带宽与重新分配带宽的比值趋近于所述带宽利用率标准值的90%;对于低优先级端口,使得重新分配后的平均传输带宽与重新分配带宽的比值趋近于所述带宽利用率标准值的110%。其中,所述步骤S2包括以下子步骤:S201.在一个时间周期内,通过linux系统监控井场数据采集器中每一个端口的累计流量;S202.计算周期内每一个端口实际的平均传输带宽:对于任一端口在一个周期内的平均传输带宽,等于该端口在一个周期内的累计流量,一个周期的时间长度;S203.计算出井场数据采集器每个端口的带宽利用率:每个端口的带宽利用率,等于该端口在当前周期内平均传输带宽与当前周期内初始带宽的比值。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带宽利用率标准值为80%;所述步骤S3中,重新分配后的带宽之和小于或等于井场数据采集器的总带宽;在步骤S3带宽分配完成后,将重新分配的带宽作为下一个时间周期内的初始带宽,重复步骤S2~S3进行下一个时间周期内的流量统计与带宽重分配。本专利技术首先考虑了带宽利用率过高(95%以上),有可能存在超出分配带宽的端口,并首先为其进行带宽的重新分配;然后基于端口的优先级高低,进行合理的带宽分配,保障井场数据采集器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带宽利用率的均衡性。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该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专利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井场数据采集器中Linux系统的端口带宽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利用井场数据采集器中的Linux系统,对井场数据采集器各个端口分为高优先级端口和低优先级端口,并对每一个端口的初始带宽进行分配;/nS2.在一个时间周期内,通过linux系统监控井场数据采集器中每一个端口的累计流量,并计算该周期内每一个端口实际的平均传输带宽,再计算出井场数据采集器每个端口的带宽利用率;/nS3.通过linux系统设定带宽利用率标准值,并对带宽进行重新分配,分配原则如下:/nS301.判断是否存在带宽利用率达到95%以上的端口:/n若存在,则优先分配该端口的带宽,使其平均传输带宽与重新分配带宽的比值趋近于带宽利用率标准值的80%,然后进入步骤S302;/n若不存在,直接进入步骤S302;/nS302.对于高优先级端口,使得重新分配后的平均传输带宽与重新分配带宽的比值趋近于所述带宽利用率标准值的90%;/n对于低优先级端口,使得重新分配后的平均传输带宽与重新分配带宽的比值趋近于所述带宽利用率标准值的1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场数据采集器中Linux系统的端口带宽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利用井场数据采集器中的Linux系统,对井场数据采集器各个端口分为高优先级端口和低优先级端口,并对每一个端口的初始带宽进行分配;
S2.在一个时间周期内,通过linux系统监控井场数据采集器中每一个端口的累计流量,并计算该周期内每一个端口实际的平均传输带宽,再计算出井场数据采集器每个端口的带宽利用率;
S3.通过linux系统设定带宽利用率标准值,并对带宽进行重新分配,分配原则如下:
S301.判断是否存在带宽利用率达到95%以上的端口:
若存在,则优先分配该端口的带宽,使其平均传输带宽与重新分配带宽的比值趋近于带宽利用率标准值的80%,然后进入步骤S302;
若不存在,直接进入步骤S302;
S302.对于高优先级端口,使得重新分配后的平均传输带宽与重新分配带宽的比值趋近于所述带宽利用率标准值的90%;
对于低优先级端口,使得重新分配后的平均传输带宽与重新分配带宽的比值趋近于所述带宽利用率标准值的1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场数据采集器中Linux系统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沁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安杰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