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噪防护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3154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28
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降噪防护罩,包括上罩、基板,上罩盖在基板上将发动机密封;所述的基板底部设置有滚轮,上罩上设置有推手,经推手推动整个降噪防护罩和发动机一起移动至工作地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达到的有益效果是:简单方便地隔绝强振动声源、适于外界环境使用、不影响发动机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降噪防护罩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噪音
,特别是降噪防护罩。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发动机种类日渐增多,但柴油发动机以其大扭矩、油耗低等优点,仍然具有独特魅力。但缺点同样突出,其产生的噪声远大于其他发动机。为降低噪音,许多工厂将柴油发动机置于密闭房间内;但是有很多情况下,仍需要将发动机置于外界环境中。对于柴油发动机的噪声,有很多种类,其中难以消除的是机械噪声,即活塞曲柄连杆机构的噪声、配气机构的噪声、传动齿轮的噪声、不平衡惯性力引起的机械振动及噪声。这种噪声传播远、不易衰减、振动强烈,影响周围居住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简单方便地隔绝强振动声源、适于外界环境使用、不影响发动机正常工作的降噪防护罩。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降噪防护罩,包括上罩、基板,上罩盖在基板上将发动机密封;所述的基板底部设置有滚轮,上罩上设置有推手,经推手推动整个降噪防护罩和发动机一起移动至工作地点。进一步地,所述的发动机与基板之间设置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下降时与地面接触实现发动机地面放置,升降机构上升时与地面分离。进一步地,所述的上罩的壁上开有供发动机皮带伸出的通孔。优先地,所述的通孔开设在调整板上,调整板为上罩壁的一部分且能上下移动调整位置;通孔的上下壁处设置有滚轮。优选地,所述的升降机构包括底座、底板、电机;所述基板,其中部开有升降孔,其下方设置有底板,底板与电机的输出轴螺纹配合相连,电机安装在基板上;所述的底板,其上固定有底座,底座沿升降孔上下动作。优选地,所述的底板上固定有螺纹套筒,螺纹套筒与电机的输出轴螺纹配合。进一步地,所述的上罩上开有供发动机烟囱和加水筒伸出的孔。进一步地,所述的上罩还设置有便于加油和查看的开关门。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将发动机安装在基板上,且基板经上罩盖住,还设置有滚轮和推手,当需要在外界环境工作时,推动移动即可,且设置的上罩起到隔绝剧烈振动声源的作用;(2)升降机构的设置,有利于发动机能牢靠地与地面接触,避免降噪防护罩过渡抖动,使得发动机能正常工作;(3)调整板、通孔以及滚轮的设置,则适配发动机皮带位置的改变。附图说明图1为墙隔音单元拼接成墙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墙隔音单元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罩,101-推手,2-基板,201-滚轮,202-通孔,203-调整板,3-发动机,4-底座,5-底板,6-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1和图2所示,降噪防护罩,包括上罩1、基板2,在基板2底部设置有滚轮201,基板2的上表面放置有发动机3,上罩1盖在基板2上从而将发动机3封闭;上罩1与基板2螺栓固定相连,在上罩1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推手101。本方案主要针对的是小型发动机,但也适用于大型发动机。当需要在外界环境中工作时,用车运输至该处,卸下后经推手101推动至合适位置放置,简单方便。上罩1起到隔绝声音的作用。在选材时,上罩1选用一些隔音材料或者在其内壁处设置一层隔音材料。若仅依靠滚轮201的支撑,发动机3在工作时会导致整个降噪防护罩抖动得厉害,影响使用寿命。为此在发动机3与基板2之间设置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下降时与地面接触实现发动机3地面放置,升降机构上升时与地面分离。本方案中,如图1所示,升降机构:包括底座4、底板5、电机6;在基板2的中部开有升降孔,升降孔内放置有能上下移动的底座4,发动机3安装在底座4的上表面,底座4固定在底板5上表面;底板5位于基板2的下方且两端与基板2沿上下方向有重叠部分,在重叠部分处底板5与电机6的输出轴螺纹配合,电机6安装在基板2上表面处。即电机6的输出轴穿过基板2后与底板5的两端相连。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连接牢靠,在底板5的两端上表面处固定有螺纹套筒,螺纹套筒与电机6的输出轴螺纹配合相连。电机6为具有自锁功能的正反电机;本实施例中在基板2的四角处均设置有电机6。电机6可以通过另外的电线驱动,也可以直接经发动机发电驱动。若采用发动机发电驱动,即工作时先开启发动机,使电机6上电,通过上罩1上的控制开关控制电机6工作,电机6带动其输出轴转动,当输出轴在螺纹套筒中转动时实现底板5的升降,从而带动底座4升降。在底板5升降时,电机6的输出轴始终与螺纹套筒相连。如图1和图2所示,本方案中,在上罩1的侧壁上还设置有调整板203,调整板203为上罩1壁的一部分且能上下移动调整位置;调整板203上开有供发动机3皮带伸出的通孔202。在底板5上下动作时,会带动发动机3一起移动,发动机3上的皮带会有相应的位移,因此可能导致与通孔202处有摩擦,影响使用。当摩擦比较小时,通过在通孔202的上下壁处设置有滚轮201来缓解;当摩擦大时,则需要调节调整板203使通孔203与皮带位置相对。本实施例中,可以在调整板203和上罩1上开多个螺纹孔,螺纹孔中拧入螺栓,来实现不同位置的调整。本实施例中,在上罩1的侧壁上设置有便于加油和查看的开关门;并且上罩1上还开有供发动机3烟囱和加水筒伸出的孔。上述实施例仅表达了较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降噪防护罩,其特征在于:/n包括上罩(1)、基板(2),上罩(1)盖在基板(2)上将发动机(3)密封;/n所述的基板(2)底部设置有滚轮(201),上罩(1)上设置有推手(101),经推手(101)推动整个降噪防护罩和发动机(3)一起移动至工作地点。/n

【技术特征摘要】
1.降噪防护罩,其特征在于:
包括上罩(1)、基板(2),上罩(1)盖在基板(2)上将发动机(3)密封;
所述的基板(2)底部设置有滚轮(201),上罩(1)上设置有推手(101),经推手(101)推动整个降噪防护罩和发动机(3)一起移动至工作地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动机(3)与基板(2)之间设置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下降时与地面接触实现发动机(3)地面放置,升降机构上升时与地面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噪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罩(1)的壁上开有供发动机(3)皮带伸出的通孔(2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降噪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孔(202)的上下壁处设置有滚轮(20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降噪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孔(202)开设在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健李淑铸谢颉田阔
申请(专利权)人:遵义砺锋水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