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卫专利>正文

一种装配式下穿隧道用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31187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隧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下穿隧道用连接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外侧壁一侧连接有侧墙板,所述底板外侧壁另一侧连接有中墙板,所述中墙板外侧壁靠近所述底板位置处连接有梁托,所述中墙板外侧壁上方连接有顶板;通过支撑杆、支撑架和插杆的设置,使顶板和侧墙板的中部得到支撑,减小顶板和侧墙板中部发生断裂的风险,防止危险事故的发生,通过聚氨酯防水层、探针和湿度报警器的设置,使装配式下穿隧道在进行搭建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在装配式下穿隧道的外侧铺设防水层,使外界渗透的水分受到阻隔不会进入搭建后隧道预制件的内部,对预制件造成腐蚀,防止气温下降后水分凝结成冰膨胀造成预制件的破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下穿隧道用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隧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下穿隧道用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隧道,指以某种用途、在地面下用任何方法按规定形状和尺寸修筑的断面积大于两平方米的洞室。下穿隧道,是指本隧道从公路或铁路路面以下穿过。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1、装配式下穿隧道在搭建后进行使用的过程中,顶板和侧墙板受到外界的挤压作用力较大,且顶板和侧墙板中部位未设有相应的支撑设备,使顶板和侧墙板易发生中间折断的风险,使下穿隧道坍塌发生危险的事故。2、装配式下穿隧道在搭建后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周边环境中的水分易渗透进混凝土制成的装配式隧道预制件内部,对预制件造成腐蚀,且在气温下降后结冰膨胀造成预制件的破碎。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装配式下穿隧道用连接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装配式下穿隧道用连接结构,具有防破碎和防水检测的特点。(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下穿隧道用连接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外侧壁一侧连接有侧墙板,所述底板外侧壁另一侧连接有中墙板,所述中墙板外侧壁靠近所述底板位置处连接有梁托,所述中墙板外侧壁上方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下表面两侧设有支撑机构,所述顶板上表面设有防水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杆、连接套和支撑架,所述顶板下表面两侧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外侧壁下方连接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外侧壁下方连接有支撑杆。优选的,顶板下表面中间位置处连接有插杆。优选的,插杆外侧壁连接有倒钩。优选的,防水机构包括水泥结合层、防水砂浆找平层和聚氨酯防水层,所述顶板上表面连接有聚氨酯防水层,所述聚氨酯防水层上表面连接有防水砂浆找平层,所述防水砂浆找平层上表面连接有水泥结合层。优选的,防水机构还包括探针,所述聚氨酯防水层下表面靠近所述顶板上方连接有探针。优选的,防水机构还包括湿度报警器,所述顶板下表面对应所述探针位置处连接有湿度报警器。优选的,底板下表面开设有排水孔。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1、通过支撑杆、支撑架和插杆的设置,使装配式下穿隧道在进行搭建的过程中,可在顶板和侧墙板靠近中间位置处开设有凹槽进行支撑架的安装,并通过连接套将支撑杆与支撑架进行连接对支撑架进行支撑,使顶板和侧墙板的中部得到支撑,减小顶板和侧墙板中部发生断裂的风险,防止危险事故的发生。2、通过聚氨酯防水层、探针和湿度报警器的设置,使装配式下穿隧道在进行搭建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在装配式下穿隧道的外侧铺设由聚氨酯防水层、防水砂浆找平层和水泥结合层形成的防水层,使外界渗透的水分受到阻隔不会进入搭建后隧道预制件的内部,对预制件造成腐蚀的情况,防止气温下降后水分凝结成冰膨胀造成预制件的破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支撑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防水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2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梁托;2、底板;3、侧墙板;4、顶板;5、中墙板;6、支撑机构;61、支撑杆;62、连接套;63、支撑架;64、插杆;65、倒钩;7、防水机构;71、水泥结合层;72、防水砂浆找平层;73、聚氨酯防水层;74、探针;75、湿度报警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装配式下穿隧道用连接结构,包括底板2,底板2外侧壁一侧连接有侧墙板3,底板2外侧壁另一侧连接有中墙板5,中墙板5外侧壁靠近底板2位置处连接有梁托1,中墙板5外侧壁上方连接有顶板4,顶板4下表面两侧设有支撑机构6,顶板4上表面设有防水机构7,支撑机构6包括支撑杆61、连接套62和支撑架63,顶板4下表面两侧连接有支撑架63,支撑架63外侧壁下方连接有连接套62,连接套62外侧壁下方连接有支撑杆61。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解决装配式下穿隧道在搭建后进行使用的过程中,顶板4和侧墙板3受到外界的挤压作用力较大,且顶板4和侧墙板3中部位未设有相应的支撑设备,使顶板4和侧墙板3易发生中间折断的风险,使下穿隧道坍塌发生危险事故的问题。如图1-2所示,装配式下穿隧道在进行搭建的过程中,可在顶板4和侧墙板3靠近中间位置处开设有凹槽进行支撑架63的安装,并通过连接套62将支撑杆61与支撑架63进行连接对支撑架63进行支撑,使顶板4和侧墙板3的中部得到支撑,减小顶板4和侧墙板3中部发生断裂的风险,防止危险事故的发生。需要说明的是,顶板4可通过插杆64插入顶板4上方其他物质内部,并利用倒钩65的附着力,使顶板4对侧墙板3和中墙板5挤压力减小,且可防止侧墙板3和中墙板5断裂后顶板4掉落对经过人员造成伤害的情况。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解决装配式下穿隧道在搭建后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周边环境中的水分易渗透进混凝土制成的装配式隧道预制件内部,对预制件造成腐蚀,且在气温下降后结冰膨胀造成预制件破碎的问题。如图3-4所示,装配式下穿隧道在进行搭建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在装配式下穿隧道的外侧铺设由聚氨酯防水层73、防水砂浆找平层72和水泥结合层71形成的防水层,使外界渗透的水分受到阻隔不会进入搭建后隧道预制件的内部,对预制件造成腐蚀的情况,防止气温下降后水分凝结成冰膨胀造成预制件的破碎。需要说明的是,探针74与湿度报警器75通过电源线电性连接,使湿度报警器75可对聚氨酯防水层73下方的湿度数据进行检测,在检测到湿度数据超过设定值时发出警报告知周边人员防水层破裂,需及时通知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补救,防止影响下穿隧道的正常使用。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得顶板4在下坠时受到插杆64上倒钩65的作用延缓下落,进一步的是顶板4下表面中间位置处连接有插杆64。为了使得顶板4在下坠时受到插杆64上倒钩65的作用延缓下落,进一步的是插杆64外侧壁连接有倒钩65。为了使得周边环境中的水分不易渗透至顶板4位置处对顶板4造成腐蚀,进一步的是防水机构7包括水泥结合层71、防水砂浆找平层72和聚氨酯防水层73,顶板4上表面连接有聚氨酯防水层73,聚氨酯防水层73上表面连接有防水砂浆找平层72,防水砂浆找平层72上表面连接有水泥结合层71。为了使得湿度报警器75可通过探针74对防水层下侧的湿度数据进行检测,进一步的是防水机构7还包括探针74,聚氨酯防水层73下表面靠近顶板4上方连接有探针74。为了使得湿度报警器75可通过探针74对防水层下侧的湿度数据进行检测,进一步的是防水机构7还包括湿度报警器75,顶板4下表面对应探针74位置处连接有湿度报警器7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下穿隧道用连接结构,包括底板(2),所述底板(2)外侧壁一侧连接有侧墙板(3),所述底板(2)外侧壁另一侧连接有中墙板(5),所述中墙板(5)外侧壁靠近所述底板(2)位置处连接有梁托(1),所述中墙板(5)外侧壁上方连接有顶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4)下表面两侧设有支撑机构(6),所述顶板(4)上表面设有防水机构(7),所述支撑机构(6)包括支撑杆(61)、连接套(62)和支撑架(63),所述顶板(4)下表面两侧连接有支撑架(63),所述支撑架(63)外侧壁下方连接有连接套(62),所述连接套(62)外侧壁下方连接有支撑杆(6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下穿隧道用连接结构,包括底板(2),所述底板(2)外侧壁一侧连接有侧墙板(3),所述底板(2)外侧壁另一侧连接有中墙板(5),所述中墙板(5)外侧壁靠近所述底板(2)位置处连接有梁托(1),所述中墙板(5)外侧壁上方连接有顶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4)下表面两侧设有支撑机构(6),所述顶板(4)上表面设有防水机构(7),所述支撑机构(6)包括支撑杆(61)、连接套(62)和支撑架(63),所述顶板(4)下表面两侧连接有支撑架(63),所述支撑架(63)外侧壁下方连接有连接套(62),所述连接套(62)外侧壁下方连接有支撑杆(6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下穿隧道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4)下表面中间位置处连接有插杆(6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下穿隧道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64)外侧壁连接有倒钩(6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卫秦珊珊康小庄
申请(专利权)人:张卫秦珊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