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达输出轴与钻杆的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3087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连接件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马达输出轴与钻杆的连接装置,包括过渡套,在马达输出轴的外壁上开设有键槽,过渡套与马达输出轴插接且过渡套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螺孔,第一螺孔处螺纹连接有第一定位杆,第一定位杆的内端延伸到键槽内形成为马达输出轴的防脱防自转结构,在过渡套的中部开设有豁口,豁口处插接有U形的传动块,传动块的开口宽度小于钻杆的直径,传动块与钻杆上开设的传动块安装槽插接且过渡套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螺孔,第二螺孔处螺纹连接有第二定位杆,第二定位杆的内端与传动块螺纹连接形成为钻杆的防脱防自转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单纯用螺纹连接钻机马达输出轴与钻杆,拆卸钻杆时费时费力,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马达输出轴与钻杆的连接装置
本技术涉及连接件
,具体的,涉及一种马达输出轴与钻杆的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煤矿的钻机马达与钻杆之间通常由钻机马达输出轴的内螺纹与钻杆一端的外螺纹之间的配合进行连接,钻机马达对钻杆及钻头的扭矩输出由螺纹配合来承受及传递,在钻孔过程中螺纹持续承受及传递扭矩,螺纹之间的配合越来越紧。当钻孔工作完成后需要将钻杆从钻机马达的输出轴上卸掉时,方法一是用扳手或管钳卡住钻杆,依靠人力将钻杆卸下;方法二是在钻机马达前端增加一套卸钻杆机构,依靠机械动力将钻杆卸下。这两种方法都费时费力,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马达输出轴与钻杆的连接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单纯用螺纹连接钻机马达输出轴与钻杆,拆卸钻杆时费时费力,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马达输出轴与钻杆的连接装置,连接在马达输出轴与钻杆之间,关键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过渡套,在马达输出轴的外壁上开设有键槽,过渡套与马达输出轴插接且过渡套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螺孔,第一螺孔处螺纹连接有第一定位杆,第一定位杆的内端延伸到键槽内形成为马达输出轴的防脱防自转结构,在过渡套的中部开设有豁口,豁口处插接有U形的传动块,传动块的开口宽度小于钻杆的直径,传动块与钻杆上开设的传动块安装槽插接且过渡套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螺孔,第二螺孔处螺纹连接有第二定位杆,第二定位杆的内端与传动块螺纹连接形成为钻杆的防脱防自转结构。所述过渡套与马达输出轴连接一端的内壁为三角形、长方形或正N边形,马达输出轴端部的外壁形状与过渡套的内壁形状相匹配,键槽位于马达输出轴外壁的一个面上。所述过渡套与马达输出轴连接一端的内壁为正八边形,马达输出轴端部的外壁形状也是正八边形,马达输出轴端部的一个面到马达输出轴外壁之间的间距为L1,键槽的深度为D1,马达输出轴的半径为r1,L1:D1:r1=(0.07-0.1):(0.06-0.08):1。所述传动块安装槽包括沿钻杆径向对称设置的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的底面都是平面。所述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的深度都是D2,钻杆的半径为r2,D2:r2=(0.07-0.1):1。所述键槽沿马达输出轴轴向的长度大于第一定位杆的直径。所述豁口沿过渡套径向的高度h大于过渡套的内径,豁口沿过渡套轴向的长度L2大于传动块的宽度。所述第二定位杆的外端凸出在过渡套外部,连接装置还包括凵字形的第一定位壳和第二定位壳,第一定位壳位于过渡套的一侧且第二定位杆的外端与第一定位壳内壁上开设的定位槽卡接,第二定位壳位于过渡套的另一侧,第一定位壳/第二定位壳开口端的端面上开设有燕尾槽,第二定位壳/第一定位壳开口端的端面上设置有燕尾条,第一定位壳和第二定位壳借助燕尾条和燕尾槽的插接配合连接,传动块和过渡套夹紧在第一定位壳和第二定位壳之间。在第一定位壳和第二定位壳的内壁上都固定有弹性缓冲层,位于第一定位壳内的弹性缓冲层上与定位槽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用来穿过第二定位杆的过孔。所述燕尾槽的长度小于第一定位壳/第二定位壳的长度。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在马达输出轴与钻杆连接端的外围增设过渡套,在马达输出轴上开设键槽,第一定位杆与过渡套侧壁上开设的第一螺孔螺纹连接并延伸到键槽内形成为马达输出轴的防脱防自转结构。在过渡套的中部开设有豁口,豁口处插接有U形的传动块,传动块的开口宽度小于钻杆的直径,传动块与钻杆上开设的传动块安装槽插接,第二定位杆与过渡套侧壁上开设的第二螺孔螺纹连接后,还与传动块螺纹连接,形成为钻杆的防脱防自转结构。马达输出轴的扭矩传递给过渡套,过渡套通过传动块把扭矩再传递给钻杆,钻杆与马达输出轴之间的螺纹连接不再传递扭矩,螺纹连接的作用只是钻机马达前进或后退时将钻机马达的推力或拉力传递给钻杆,使钻杆能够随着钻机马达前进或后退进行钻孔工作。当钻孔完成后要卸钻杆时,只要将传动块取下,钻机马达反转即可将马达输出轴与钻杆之间连接螺纹旋开,钻杆即可卸掉。不用人力卸钻杆或者再增加一套卸钻杆机构,省时省力,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第一定位杆与马达输出轴连接结构的侧视图。图3为图1中第二定位杆与传动块连接结构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第一定位壳和第二定位壳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第二定位壳的俯视图。图中:1、马达输出轴,2、钻杆,3、过渡套,4、键槽,5、第一定位杆,6、豁口,7、传动块,8、传动块安装槽,8-1、第一槽体,8-2、第二槽体,9、第二定位杆,10、第一定位壳,11、第二定位壳,12、燕尾槽,13、燕尾条,14、弹性缓冲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马达输出轴与钻杆的连接装置,连接在马达输出轴1与钻杆2之间,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过渡套3,在马达输出轴1的外壁上开设有键槽4,过渡套3与马达输出轴1插接且过渡套3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螺孔,第一螺孔处螺纹连接有第一定位杆5,第一定位杆5的内端延伸到键槽4内形成为马达输出轴1的防脱防自转结构,在过渡套3的中部开设有豁口6,豁口6处插接有U形的传动块7,传动块7的开口宽度小于钻杆2的直径,传动块7与钻杆2上开设的传动块安装槽8插接且过渡套3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螺孔,第二螺孔处螺纹连接有第二定位杆9,第二定位杆9的内端与传动块7螺纹连接形成为钻杆2的防脱防自转结构。第一定位杆5和第二定位杆9都优选为螺钉,马达输出轴1的扭矩传递给过渡套3,过渡套3通过传动块7把扭矩再传递给钻杆2,钻杆2与马达输出轴1之间的螺纹连接不再传递扭矩,螺纹连接的作用只是钻机马达前进或后退时将钻机马达的推力或拉力传递给钻杆2,使钻杆2能够随着钻机马达前进或后退进行钻孔工作。当钻孔完成后要卸钻杆2时,只要将传动块7取下,钻机马达反转即可将马达输出轴1与钻杆2之间连接螺纹旋开,钻杆2即可卸掉。不用人力卸钻杆2或者再增加一套卸钻杆2机构,省时省力,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过渡套3与马达输出轴1连接一端的内壁为三角形、长方形或正N边形,马达输出轴1端部的外壁形状与过渡套3的内壁形状相匹配,键槽4位于马达输出轴1外壁的一个面上。这样可以更有效地防止过渡套3与马达输出轴1之间发生相对转动,可以更好地将马达输出轴1的扭矩传递给钻杆2。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如图2所示,过渡套3与马达输出轴1连接一端的内壁为正八边形,马达输出轴1端部的外壁形状也是正八边形,如图1所示,马达输出轴1端部的一个面到马达输出轴1外壁之间的间距为L1,键槽4的深度为D1,马达输出轴1的半径为r1,L1太小则不能使过渡套3与马达输出轴1可靠卡紧,D1太小则不能有效起到对第一定位杆5的限位作用,L1和D1太大则会影响马达输出轴1本身的性能,所以综合考虑后,本技术的L1:D1:r1=(0.07-0.1):(0.06-0.08):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马达输出轴与钻杆的连接装置,连接在马达输出轴(1)与钻杆(2)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过渡套(3),在马达输出轴(1)的外壁上开设有键槽(4),过渡套(3)与马达输出轴(1)插接且过渡套(3)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螺孔,第一螺孔处螺纹连接有第一定位杆(5),第一定位杆(5)的内端延伸到键槽(4)内形成为马达输出轴(1)的防脱防自转结构,在过渡套(3)的中部开设有豁口(6),豁口(6)处插接有U形的传动块(7),传动块(7)的开口宽度小于钻杆(2)的直径,传动块(7)与钻杆(2)上开设的传动块安装槽(8)插接且过渡套(3)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螺孔,第二螺孔处螺纹连接有第二定位杆(9),第二定位杆(9)的内端与传动块(7)螺纹连接形成为钻杆(2)的防脱防自转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达输出轴与钻杆的连接装置,连接在马达输出轴(1)与钻杆(2)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过渡套(3),在马达输出轴(1)的外壁上开设有键槽(4),过渡套(3)与马达输出轴(1)插接且过渡套(3)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螺孔,第一螺孔处螺纹连接有第一定位杆(5),第一定位杆(5)的内端延伸到键槽(4)内形成为马达输出轴(1)的防脱防自转结构,在过渡套(3)的中部开设有豁口(6),豁口(6)处插接有U形的传动块(7),传动块(7)的开口宽度小于钻杆(2)的直径,传动块(7)与钻杆(2)上开设的传动块安装槽(8)插接且过渡套(3)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螺孔,第二螺孔处螺纹连接有第二定位杆(9),第二定位杆(9)的内端与传动块(7)螺纹连接形成为钻杆(2)的防脱防自转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达输出轴与钻杆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套(3)与马达输出轴(1)连接一端的内壁为三角形、长方形或正N边形,马达输出轴(1)端部的外壁形状与过渡套(3)的内壁形状相匹配,键槽(4)位于马达输出轴(1)外壁的一个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马达输出轴与钻杆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套(3)与马达输出轴(1)连接一端的内壁为正八边形,马达输出轴(1)端部的外壁形状也是正八边形,马达输出轴(1)端部的一个面到马达输出轴(1)外壁之间的间距为L1,键槽(4)的深度为D1,马达输出轴(1)的半径为r1,L1:D1:r1=(0.07-0.1):(0.06-0.08):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达输出轴与钻杆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块安装槽(8)包括沿钻杆(2)径向对称设置的第一槽体(8-1)和第二槽体(8-2),第一槽体(8-1)和第二槽体(8-2)的底面都是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马达输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席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德普钻探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