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
本申请属于电池管理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ManagementSystem,BMS)是用于对电池进行监控和管理的系统,其通过对电池的电压、电流及温度等参数进行采集及计算等,进而控制电池的充放电过程,实现对电池的保护,提高电池的综合性能。BMS中通常包括用于对电池所在的充放电回路进行通断控制的开关管,现有的BMS中通常将该开关管设置在电池的负极与负充放电端口之间,这样,BMS在执行针对电池的安全保护操作进而关断该开关管时,会使BMS的地与电池所应用的系统的地断开,进而导致电池所应用的系统无法正常通讯,BMS无法读取到与电池的负极对应的负充放电端口的电压,该负充放电端口的信号的电压被抬高,且上述开关管故障时无法被关断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管理系统,以解决现有的BMS在执行针对电池的安全保护操作时会导致电池所应用的系统无法正常通讯,BMS无法读取到与电池的负极对应的负充放电端口的电压,该负充放电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用于连接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包括:主控单元、开关驱动单元、开关控制单元及开关单元;/n所述主控单元,与所述电池单元和所述开关控制单元连接,用于输出开关控制信号至所述开关控制单元;/n所述开关驱动单元,与所述电池单元的正极和所述开关控制单元连接,用于为所述开关控制单元提供开关驱动电压;/n所述开关控制单元,与所述开关单元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开关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开关单元导通或关断;/n所述开关单元,连接在所述电池单元的正极与正充放电端口之间,用于在导通时接通所述电池单元所在的充放电回路,或者用于在关断时切断所述电池单元所在的充放电回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用于连接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包括:主控单元、开关驱动单元、开关控制单元及开关单元;
所述主控单元,与所述电池单元和所述开关控制单元连接,用于输出开关控制信号至所述开关控制单元;
所述开关驱动单元,与所述电池单元的正极和所述开关控制单元连接,用于为所述开关控制单元提供开关驱动电压;
所述开关控制单元,与所述开关单元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开关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开关单元导通或关断;
所述开关单元,连接在所述电池单元的正极与正充放电端口之间,用于在导通时接通所述电池单元所在的充放电回路,或者用于在关断时切断所述电池单元所在的充放电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开关驱动单元连接的自激振荡单元;
所述自激振荡单元用于为所述开关驱动单元提供驱动信号;
相应的,所述开关驱动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驱动信号的驱动下将基准电压转换为所述开关驱动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电池单元的正极和所述开关驱动单元连接的基准电压单元;
所述基准电压单元用于将所述电池单元的正极的电压转换为所述基准电压,并为所述开关驱动单元提供所述基准电压。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单元包括: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
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导通端与所述电池单元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导通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导通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受控端与所述开关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用于在所述电池单元充电时接通或切断所述电池单元所在的充电回路;
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导通端与所述正充放电端口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受控端与所述开关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用于在所述电池单元放电时接通或切断所述电池单元所在的放电回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控制单元包括:第一关断单元、第一导通单元、第二关断单元及第二导通单元;
所述第一关断单元的第一控制端与所述电池单元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关断单元的第二控制端和第三控制端均与所述第一导通单元连接;所述第一导通单元的受控端与所述主控单元的充电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导通单元的驱动端与所述开关驱动单元连接,所述第一导通单元的第一控制端与所述电池单元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导通单元的第二控制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受控端连接;
所述第二关断单元的第一控制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导通端连接,所述第二关断单元的第二控制端和第三控制端均与所述第二导通单元连接;所述第二导通单元的受控端与所述主控单元的放电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导通单元的驱动端与所述开关驱动单元连接,所述第二导通单元的第一控制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导通端连接,所述第二导通单元的第二控制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受控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关断单元包括:第一电阻、第八电阻、第一二极管、第四开关管、第二电阻、第七电阻、第五开关管、第十一电阻及第十二电阻;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一导通端及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共接作为所述第一关断单元的第一控制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及所述第四开关管的受控端共接,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为所述第一关断单元的第二控制端,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二导通端、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及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一端共接,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五开关管的受控端连接,所述第五开关管的第一导通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五开关管的第二导通端与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二端共接作为所述第一关断单元的第三控制端;
所述第一导通单元包括:第四电阻、第三稳压管、第十五电阻、第十七电阻、第八开关管、第十九电阻、第二十二电阻、第四稳压管、第七开关管、第二十一电阻及第三二极管;
所述第三稳压管的阳极和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共接作为所述第一导通单元的第一控制端,所述第三稳压管的阴极、所述第十七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及所述第十五电阻的第二端的共接点与所述第一关断单元的第三控制端连接,所述第十五电阻的第一端为所述第一导通单元的第二控制端,所述第十七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八开关管的第一导通端连接,所述第八开关管的受控端、所述第十九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四稳压管的阳极及所述第二十二电阻的第一端共接,所述第八开关管的第二导通端、所述第四稳压管的阴极、所述第二十二电阻的第二端及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共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为所述第一导通单元的驱动端,所述第十九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七开关管的第一导通端的共接点与所述第一关断单元的第二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七开关管的受控端与所述第二十一电阻的第一端共接作为所述第一导通单元的受控端,所述第七开关管的第二导通端与所述第二十一电阻的第二端均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关断单元包括:第三电阻、第六电阻、第二二极管、第三开关管、第五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振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安仕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