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知识图谱和5G技术的汽车锂电池动态充电保护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充电动态保护
,具体涉及基于知识图谱和5G技术的汽车锂电池动态充电保护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电池(例如手机锂电池、汽车锂电池、铅酸电池等)一般具有充电保护功能以及快充功能,但是目前的充电方案一般是先采用快充功能将电池充电到80%左右,然后采用缓慢充电的方式进行“充电保护”,可以对充电电池进行充电保护。但是上述功能一方面仅仅对充电电池进行了较为死板的保护,没有考虑到充电电池自身的损耗,充电保护误差较大,导致无法对电池进行有效充电保护,另一方面,对于汽车锂电池,需要采用充电桩进行充电,而此方法增加了充电桩的负担,尤其对于现在流行的充电桩,其本身也具有储电功能,在对汽车锂电池进行充电时,需要随时调节充电电压,并且随时调整充电功率,无疑对充电桩本身造成了损坏,因此目前的“充电保护”不够完善,并且针对汽车锂电池的充电保护仅仅是将风险从消费端转嫁到充电桩厂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充电保护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充电动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电池的充电信息,所述充电信息包括剩余可循环次数数据、充电次数数据以及每次充电时长信息;/n将所述充电信息输入至预设的神经网络模型生成第一充电阈值电压,并将所述充电信息输入至预设的自查询知识图谱,所述自查询知识图谱输出第二充电阈值电压;所述自查询知识图谱包括:剩余可循环次数数据、充电次数数据以及每次充电时长信息与所述第二充电阈值电压的关联关系;所述神经网络模型是利用同一类型不同电池的充电信息训练得到;/n在所述电池通过一充电电源充电过程中,若所述电池的充电电压低于所述第一充电阈值电压,触发产生第一脉冲电流,若所述电池的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充电动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电池的充电信息,所述充电信息包括剩余可循环次数数据、充电次数数据以及每次充电时长信息;
将所述充电信息输入至预设的神经网络模型生成第一充电阈值电压,并将所述充电信息输入至预设的自查询知识图谱,所述自查询知识图谱输出第二充电阈值电压;所述自查询知识图谱包括:剩余可循环次数数据、充电次数数据以及每次充电时长信息与所述第二充电阈值电压的关联关系;所述神经网络模型是利用同一类型不同电池的充电信息训练得到;
在所述电池通过一充电电源充电过程中,若所述电池的充电电压低于所述第一充电阈值电压,触发产生第一脉冲电流,若所述电池的充电电压达到所述第二充电阈值电压,触发产生第二脉冲电流;其中,
所述第一脉冲电流用于触发一储能装置耦接所述电池,所述第二脉冲电流用于触发所述储能装置耦接所述充电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充电动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建立所述自查询知识图谱,或者建立所述神经网络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充电动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建立所述自查询知识图谱,所述建立所述自查询知识图谱,包括:
根据同一类型下多个不同电池的充电信息以及对应的第二充电阈值电压的经验值,生成所述第二充电阈值电压与所述充电信息的关联数据;
根据所述关联数据建立所述关联关系,并将所述第二充电阈值电压和所述充电信息中的剩余可循环次数数据、充电次数数据以及每次充电时长信息设置为实体,结合所述关联关系和所述实体生成所述自查询知识图谱;其中,
经验值是基于第一专家模型的评价数据得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充电动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结合第二专家模型从专家库中获取对应充电总时长的打分数据;
根据所述打分数据结合预设的打分数据与权重因子的对应关系表,确定对应的权重因子;
利用所述权重因子修正所述自查询知识图谱的输出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充电动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信息进一步包括当前充电的环境温度信息;或者,所述电池动态保护方法进一步包括:
根据当前充电的环境温度生成高温抑制保护系数;
结合所述高温抑制保护系数修正所述神经网络模型输出的第一充电阈值电压。
6.一种电池充电动态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充电信息获取模块,获取电池的充电信息,所述充电信息包括剩余可循环次数数据、充电次数数据以及每次充电时长信息;
阈值电压生成模块,将所述充电信息输入至预设的神经网络模型生成第一充电阈值电压,并将所述充电信息输入至预设的自查询知识图谱,所述自查询知识图谱输出第二充电阈值电压;所述自查询知识图谱包括:剩余可循环次数数据、充电次数数据以及每次充电时长信息与所述第二充电阈值电压的关联关系;所述神经网络模型是利用同一类型不同电池的充电信息训练得到;
充电保护模块,在所述电池通过一充电电源充电过程中,若所述电池的充电电压低于所述第一充电阈值电压,触发产生第一脉冲电流,若所述电池的充电电压达到所述第二充电阈值电压,触发产生第二脉冲电流;其中,
所述第一脉冲电流用于触发一储能装置耦接所述电池,所述第二脉冲电流用于触发所述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泽盟,杨超,李康康,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骥驰聚能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