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即插即用电池储能电站柔性接入与退出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储能电站并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即插即用电池储能电站柔性接入与退出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储能是未来电力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由于可再生能源规模化消纳、电力调峰调频、分布式能源友好接入、用户侧需求响应、电动汽车与电网友好互动等方面的需求,储能在未来电力系统中将是不可或缺的角色。在储能大规模化应用的背景下,储能系统并网对配电网的一次网架结构、自动化控制和管理水平带来了重大挑战。储能系统离网-孤岛运行-并网-并网运行状态切换,并网运行时配网网架的重构、不同消纳模式的切换,离网孤岛运行时一次网络结构变化等,这些导致了配电网运行的多态性,如何实现电池储能系统或者其他可控资源的灵活有效的控制,实现配电网不同运行状态的平滑切换和稳定运行,是储能系统并网协调控制技术的难点之一。传统的做法并网采用PQ控制,离网采用其中一种电压源输出特性的控制方法,切换时就将控制指令从正在工作的控制器切换至另一种控制器的双模式切换方法。采用两种控制方式看似满足电池储能电站系统并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即插即用电池储能电站柔性接入与退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步骤S1、预先获取电池储能电站在进行运行模式转换过程中产生的影响因素;/n步骤S2、根据所述影响因素采用旋转矢量的预同步方法对电池储能电站进行预投切处理;/n步骤S3、采用预设功率流分级增加或功率流线性增加的柔性接入方法,以将所述电池储能电站并入电网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即插即用电池储能电站柔性接入与退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预先获取电池储能电站在进行运行模式转换过程中产生的影响因素;
步骤S2、根据所述影响因素采用旋转矢量的预同步方法对电池储能电站进行预投切处理;
步骤S3、采用预设功率流分级增加或功率流线性增加的柔性接入方法,以将所述电池储能电站并入电网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插即用电池储能电站柔性接入与退出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S4、采用预设功率流分级减小或功率流线性减小的柔性退出方法,以将所述电池储能电站退出所述电网外。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即插即用电池储能电站柔性接入与退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影响因素包括:当电池储能电站进行离网模式转换至并网模式时,对三相并网逆变器进行建模,从时域角度对离网模式转换至并网模式的过渡过程进行分析,得出切换瞬间负载点电压Upcc如下:
Upcc=e-τt(K1sinω't+K2cosω't)+K3sinωt+K4cosωt
式中,此解中变量K1、K2、K3、K4为关于逆变器等效单相主电路的电压源u0、离网模式转换至并网模式时的电网的网压ug、等效电压源初始相位的函数;
通过对所述切换瞬间负载点电压Upcc的成分分析可知,其解包含按指数衰减的暂态分量及稳态分量;在切换前的0-时刻,暂态分量的幅值为因此,如若想在切换瞬间使本地负载所承受较小的电压冲击,通过调整逆变器等效单相主电路的电压源u0、离网模式转换至并网模式时的电网的网压ug、等效电压源初始相位的关系,并网前实现逆变器输出电压幅值、相位与网压ug的同步,以减少暂态分量的幅值;
当电池储能电站进行并网模式转换至离网模式时,切换瞬间负载点电压Upcc及负载电流的产生的畸变。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即插即用电池储能电站柔性接入与退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当电池储能电站进行离网模式转换至并网模式时,进行并网前的包括频率、电压幅值、相位三个方面的预同步过程;
电压幅值预同步包括通过分别检测网压与逆变器输出电压幅值,将二者差值经PI调节器后进行二次调压,采用如下公式进行实现:
式中,V表示电池储能电站电压控制量,VLoad表示负载电压合矢量,VGrid表示三相电网电压合矢量,Kpv表示偏差调节比例系数;KiV表示偏差调节积分系数;S表示积分计算;
在二次调压完成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陈,吴福保,张宇,余豪杰,王皓靖,李官军,时珊珊,陶以彬,徐琴,胡安平,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