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站间通讯故障时定功率换流站阀组投退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直流输电相关
,尤其涉及一种站间通讯故障时定功率换流站阀组投退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发展大容量、远距离、高效率的特高压输电技术,是实现我国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的最佳途径,也是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关键内容。在特高压输电技术中,相比于特高压交流输电,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具有点对点输电、输送容量大、输电距离远、输电效率高、控制方式灵活快速、不存在系统稳定性问题、可限制短路电流、能够进行异步电网互联等诸多优势,是世界上先进输电技术之一。而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multilevelconverter,MMC)的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相比特高压常规直流输电技术具有有功和无功功率独立控制、能向无源网络供电、无换相失败问题等突出优势,逐渐成为特高压输电技术发展的热点。特高压柔性直流系统一般推荐采用对称双极接线方案,每极换流站由至少两个MMC以高低阀组形式串联构成,可以实现柔性直流输电在高电压、大容量方向的应用。对于系统中的定功率站,由于其串联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站间通讯故障时定功率换流站阀组投退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在直流电压调整阶段,将本阀组有功功率指令预期值P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站间通讯故障时定功率换流站阀组投退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直流电压调整阶段,将本阀组有功功率指令预期值Pref1与有功功率指令调整值Pref2相加,得到阀组功率外环的有功功率指令值Pref_new;
在潮流转移阶段,将本阀组有功功率指令预期值Pref1与有功功率指令调整值Pref2相加,得到阀组功率外环的有功功率指令值Pref_new。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直流电压调整阶段,针对待投入/退出阀组功率外环的有功功率指令值Pref_new,
有功功率指令预期值Pref1,通过下式得出:
Pref1=Udc_m×Idc_ref
式中,Udc_m为定功率换流站待投入/退出阀组调制用直流偏置,Idc_ref为定功率站待投入/退出阀组直流电流指令值,Udc_m为Idc_ref和Idc作差并经PI调节器调节后得到的输出量,Idc为定功率站待投入/退出阀组直流电流的实际值;
有功功率指令调整值Pref2,通过将Usm_ref与Usm_ave作差后,经过PI调节得到,其中,Usm_ref为定功率站待退出阀组子模块电压额定值,Usm_ave为定功率站待退出阀组六桥臂子模块电压平均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直流电压调整阶段,针对非投入/退出阀组功率外环的有功功率指令值Pref_new,
有功功率指令预期值Pref1,根据上层控制系统下发的功率指令值确定;
有功功率指令调整值Pref2,通过将Usm_ref与Usm_ave作差后,经过PI调节得到,其中,Usm_ref为定功率站待退出阀组子模块电压额定值,Usm_ave为定功率站待退出阀组六桥臂子模块电压平均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潮流转移阶段,针对待投入/退出阀组功率外环的有功功率指令值Pref_new,
有功功率指令预期值Pref1,通过下式得出:
Pref1=Udc_m×Idc_ref
式中,Udc_m为定功率换流站待投入/退出阀组调制用直流偏置,Idc_ref为定功率站待投入/退出阀组直流电流指令值,Udc_m为Idc_ref和Idc作差并经PI调节器调节后得到的输出量,Idc为定功率站待投入/退出阀组直流电流的实际值;
有功功率指令调整值Pref2,通过将Usm_ref与Usm_ave作差后,经过PI调节得到,其中,Usm_ref为定功率站待退出阀组子模块电压额定值,Usm_ave为定功率站待退出阀组六桥臂子模块电压平均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潮流转移阶段,针对非投入/退出阀组功率外环的有功功率指令值Pref_new,
有功功率指令预期值Pref1,根据上层控制系统下发的功率指令值确定;
有功功率指令调整值Pref2为0。
6.一种站间通讯故障时定功率换流站阀组投退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电压调整阶段待投入/退出阀组有功功率指令值设置模块、直流电压调整阶段非投入/退出阀组有功功率指令值设置模块、潮流转移阶段待投入/退出阀组有功功率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焕,平明丽,杨美娟,王先为,吴金龙,
申请(专利权)人: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继集团有限公司,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