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杜章冬专利>正文

一种防侵蚀的智能电气控制柜及其保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63011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侵蚀的智能电气控制柜及其保护方法,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下端一侧固定设置有冷却液储存箱,所述壳体内部下端远离冷却液储存箱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泵体,所述壳体内部均匀固定设置有若干主水管,所述主水管外侧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空腔、第一通槽、第二通槽、密封塞、密封环、第一弹簧、第三通槽,所述主水管外侧表面均匀固定设置有若干空腔,所述空腔表面一侧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空腔表面远离第一通槽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通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水冷方式进行设备的主要散热,如此即可将电气柜做的较为密封,如此即可有效防止水或者其他杂物进入到壳体内部,如此即可起到防侵蚀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侵蚀的智能电气控制柜及其保护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气柜
,具体为一种防侵蚀的智能电气控制柜及其保护方法。
技术介绍
电气控制柜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其布置应满足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要求,便于检修;而目前的电气柜在使用时具有以下缺点:1、目前的电气柜大多通过风冷或者自然散热的方式进行散热,而风冷与自然散热冷却效果有限,散热效果较差;2、目前的电气柜在使用时由于通过风冷或者自然散热的方式进行散热,往往需要开设大量孔洞如此容易进入水或者其他杂物导致内部元器件受到侵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侵蚀的智能电气控制柜及其保护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侵蚀的智能电气控制柜,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下端一侧固定设置有冷却液储存箱,所述壳体内部下端远离冷却液储存箱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泵体,所述壳体内部均匀固定设置有若干主水管,所述主水管外侧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空腔、第一通槽、第二通槽、密封塞、密封环、第一弹簧、第三通槽,所述主水管外侧表面均匀固定设置有若干空腔,所述空腔表面一侧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空腔表面远离第一通槽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通槽,所述空腔内侧中部活动卡合设置有密封塞,所述空腔内部上端侧壁固定设置有密封环,所述空腔内部下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空腔外侧表面在第一通槽上端开设有第三通槽,所述空腔上端设置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上端固定设置有元器件,所述元器件下端两侧均固定设置有空心杆,所述空心杆外侧表面下端开设有若干第四通槽,所述空心杆外侧表面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填充环,所述第一填充环下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填充环,所述导热板内部均匀固定设置有若干折流板,所述导热板表面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延伸块,所述延伸块外侧表面设置有卡合机构,所述壳体内侧侧壁在主水管两侧均匀开设有若干安装孔,所述主水管一端固定设置有阀门,所述泵体与冷却液储存箱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冷却液储存箱表面远离泵体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回流管,所述泵体远离冷却液储存箱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出水管,所述泵体的进水端通过连接管与冷却液储存箱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泵体的出水端通过出水管与主水管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内侧侧壁均匀固定设置有若干卡扣,所述安装孔内侧一侧开设有卡槽,所述壳体内部一侧均匀开设有若干排线孔。优选的,所述卡合机构包括滑槽、滑块、第二弹簧、卡杆、卡块、连接杆,所述延伸块外侧表面上端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活动卡合设置有滑块,所述滑槽内部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延伸块下端固定设置有卡杆,所述卡杆表面一侧活动穿插设置有卡块,所述滑块下端固定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下端与卡块之间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排线孔一端固定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外侧表面通过螺纹活动旋合设置有挤压头,所述固定环外侧表面固定设置有橡胶圈,通过排线孔可以方便穿过线缆,而通过挤压头挤压橡胶圈可以使得橡胶圈与线缆外侧表面紧密贴合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密封性。优选的,所述壳体下端表面四角处均固定设置有基座,通过基座可以增加支撑稳定性。优选的,所述壳体外侧表面固定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之间通过转轴活动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外侧表面固定设置有密封箱门,通过密封箱门可以提高壳体的密封效果。优选的,所述密封箱门表面上端与下端均固定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部固定设置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设置有叶片,通过电动机带动叶片转动,可以方便进行换气从而可以降低壳体内部的湿度。优选的,所述安装槽外侧表面固定设置有隔离网,通过隔离网可以防止叶片转动时与异物接触。优选的,所述密封箱门表面在安装槽一侧固定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内部固定设置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一端固定设置有密封板,通过密封板可以在不需要进行换气时将安装槽堵住,从而可以起到密封作用。优选的,所述壳体内部上端一侧固定设置有温控开关,所述温控开关与泵体之间电性连接,所述壳体内部上端远离温控开关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湿度传感器,当温度达到阈值后通过温控开关可以方便控制泵体工作,所述湿度传感器与电动推杆和电动机之间电性连接,当湿度达到阈值后可以自动控制电动机和电动推杆进行换气。优选的,所述滑块上端固定设置有拨片,所述卡杆下端固定设置有引导块,通过拨片可以方便推动滑块进行移动,同时通过引导块可以方便将卡杆插入到安装孔内部。一种防侵蚀的智能电气控制柜的保护方法,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使用时先将元器件固定安装在壳体内部,安装时只需捏住拨片,使得卡块收纳进入到卡杆内部,随后将卡杆对准安装孔插入,随即松开拨片,如此卡块即可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自动复位卡入卡槽内部,随即即可完成元器件的固定,整个固定过程方便快捷,并且在元器件固定完成时,会使得空心杆插入到空腔内部,如此即可使得密封塞下移,从而使得密封塞堵住第一通槽与第二通槽,如此在后续泵体工作使得冷却液流动时,没有安装元器件的地方,冷却液会通过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直接流出,而安装有元器件的位置第一通槽与第二通槽被堵住,冷却液即可通过第三通槽流入到第四通槽内部,随后进入到导热板内部,如此使得冷却液与元器件近距离接触,从而可以起到较好的散热效果,同时没有安装元器件的位置冷却液只会沿着主水管流动,如此即可提高冷却液的流动效率,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第二步:使用时由于通过液冷进行散热,如此通过密封箱门与壳体之间形成密封结构,从而可以有效防止水或者杂物进入到壳体内部与内部元器件造成侵蚀,并且当长时间使用后电气控制柜内部湿度过高时,即可使得电动推杆收缩,从而带动密封板与安装槽之间发生错位,随后使得电动机转动,如此即可将壳体内部的空气进行换气,从而可以降低壳体内部的湿度,从而可以进一步防止内部的元器件受到侵蚀;第三步:使用时与元器件所连接的线缆可以卡合固定在卡扣内部,如此即可有效提高使用时壳体内部的整洁度,随后可以将线缆从排线孔中引出,并且此时通过挤压头挤压橡胶圈可以使得橡胶圈与线缆外侧表面紧密贴合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密封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拨片将卡杆插入安装孔内部即可完成安装,整个安装过程方便快捷,并且在元器件完成安装时,会使得空心杆插入到空腔内部,如此即可使得密封塞下移,如此在后续泵体工作使得冷却液流动时,没有安装元器件的地方,冷却液会通过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直接流出,而安装有元器件的位置第一通槽与第二通槽被堵住,冷却液即可通过第三通槽流入到第四通槽内部,随后进入到导热板内部,如此使得冷却液与元器件近距离接触,从而可以起到较好的散热效果,同时冷却液在导热板内部在折流板的作用下,蜿蜒流动,既可以提高冷却液与导热板的接触面积,又可以延长冷却液在导热板内部的流动时间,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2、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散热液体与密封箱门以及壳体之间形成密封结构,从而可以有效防止水或者杂物进入到壳体内部与内部元器件造成侵蚀,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侵蚀的智能电气控制柜,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部下端一侧固定设置有冷却液储存箱(2),所述壳体(1)内部下端远离冷却液储存箱(2)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泵体(3),所述壳体(1)内部均匀固定设置有若干主水管(4),所述主水管(4)外侧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空腔(5)、第一通槽(6)、第二通槽(7)、密封塞(8)、密封环(9)、第一弹簧(10)、第三通槽(11),所述主水管(4)外侧表面均匀固定设置有若干空腔(5),所述空腔(5)表面一侧开设有第一通槽(6),所述空腔(5)表面远离第一通槽(6)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通槽(7),所述空腔(5)外侧表面在第一通槽(6)上端开设有第三通槽(11),所述空腔(5)上端设置有导热板(12),所述导热板(12)上端固定设置有元器件(13),所述元器件(13)下端两侧均固定设置有空心杆(14),所述空心杆(14)外侧表面下端开设有若干第四通槽(15),所述空心杆(14)外侧表面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填充环(16),所述第一填充环(16)下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填充环(17),所述导热板(12)内部均匀固定设置有若干折流板(18),所述导热板(12)表面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延伸块(19),所述延伸块(19)外侧表面设置有卡合机构,所述壳体(1)内侧侧壁在主水管(4)两侧均匀开设有若干安装孔(26),所述主水管(4)一端固定设置有阀门(27),所述泵体(3)与冷却液储存箱(2)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管(28),所述冷却液储存箱(2)表面远离泵体(3)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回流管(29),所述泵体(3)远离冷却液储存箱(2)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出水管(30),所述泵体(3)的进水端通过连接管(28)与冷却液储存箱(2)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泵体(3)的出水端通过出水管(30)与主水管(4)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壳体(1)内侧侧壁均匀固定设置有若干卡扣(31),所述安装孔(26)内侧一侧开设有卡槽(32),所述壳体(1)内部一侧均匀开设有若干排线孔(33),所述壳体(1)下端表面四角处均固定设置有基座(3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侵蚀的智能电气控制柜,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部下端一侧固定设置有冷却液储存箱(2),所述壳体(1)内部下端远离冷却液储存箱(2)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泵体(3),所述壳体(1)内部均匀固定设置有若干主水管(4),所述主水管(4)外侧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空腔(5)、第一通槽(6)、第二通槽(7)、密封塞(8)、密封环(9)、第一弹簧(10)、第三通槽(11),所述主水管(4)外侧表面均匀固定设置有若干空腔(5),所述空腔(5)表面一侧开设有第一通槽(6),所述空腔(5)表面远离第一通槽(6)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通槽(7),所述空腔(5)外侧表面在第一通槽(6)上端开设有第三通槽(11),所述空腔(5)上端设置有导热板(12),所述导热板(12)上端固定设置有元器件(13),所述元器件(13)下端两侧均固定设置有空心杆(14),所述空心杆(14)外侧表面下端开设有若干第四通槽(15),所述空心杆(14)外侧表面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填充环(16),所述第一填充环(16)下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填充环(17),所述导热板(12)内部均匀固定设置有若干折流板(18),所述导热板(12)表面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延伸块(19),所述延伸块(19)外侧表面设置有卡合机构,所述壳体(1)内侧侧壁在主水管(4)两侧均匀开设有若干安装孔(26),所述主水管(4)一端固定设置有阀门(27),所述泵体(3)与冷却液储存箱(2)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管(28),所述冷却液储存箱(2)表面远离泵体(3)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回流管(29),所述泵体(3)远离冷却液储存箱(2)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出水管(30),所述泵体(3)的进水端通过连接管(28)与冷却液储存箱(2)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泵体(3)的出水端通过出水管(30)与主水管(4)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壳体(1)内侧侧壁均匀固定设置有若干卡扣(31),所述安装孔(26)内侧一侧开设有卡槽(32),所述壳体(1)内部一侧均匀开设有若干排线孔(33),所述壳体(1)下端表面四角处均固定设置有基座(37)。


2.所述卡合机构包括滑槽(20)、滑块(21)、第二弹簧(22)、卡杆(23)、卡块(24)、连接杆(25),所述延伸块(19)外侧表面上端开设有滑槽(20),所述滑槽(20)活动卡合设置有滑块(21),所述滑槽(20)内部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弹簧(22),所述延伸块(19)下端固定设置有卡杆(23),所述卡杆(23)表面一侧活动穿插设置有卡块(24),所述滑块(21)下端固定设置有连接杆(25),所述连接杆(25)下端与卡块(24)之间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侵蚀的智能电气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线孔(33)一端固定设置有固定环(34),所述固定环(34)外侧表面通过螺纹活动旋合设置有挤压头(35),所述固定环(34)外侧表面固定设置有橡胶圈(3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侵蚀的智能电气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外侧表面固定设置有固定块(38),所述固定块(38)之间通过转轴活动设置有连接块(39),所述连接块(39)外侧表面固定设置有密封箱门(40),所述密封箱门(40)外侧板表面设置有把手(4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侵蚀的智能电气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章冬
申请(专利权)人:杜章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