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板补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29384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楼板补洞装置,包括一个矩形的工作台,工作台的下端吊接一托板,工作台的下方固定有支腿,工作台的上方左右两侧各设置一卷筒支架,两卷筒支架之间转动支撑一卷筒,卷筒的左侧设置两个左线槽,卷筒的右侧设置两个右线槽,四个线槽中均绕置有起吊线,相邻两个线槽之间的起吊线绕线方向相反,轴辊向外伸出卷筒支板的一端套接有棘轮,转筒的外侧壁上固定一与棘轮配合的棘爪,轴辊上还固定一转动把手,工作台上位于卷筒的两侧设置各设置两个槽孔,起吊线绕经滑轮后与工作台下方的托板连接,起吊线穿过托板的一端系接有吊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楼下架模支撑不便、耗时长,施工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楼板补洞装置
本技术涉及工程建筑领域,具体为一种楼板补洞装置。
技术介绍
在工程建筑中,为了安装水管或者方便混凝土的泵送以及便于施工等,需要在上层楼房与下层楼房之间的楼板上进行留洞处理。施工结束后,一些洞口需要进行封堵,由于留洞贯穿楼板的两侧面,因此很难进行修补,传统做法至少需要两人,一人在洞的下面即楼下,一人在楼上,楼下的人通过托泥板堵住洞口,楼上的人往洞口倾倒混凝土进行封堵,楼下的人则比较吃力,架模十分不便,并且而需要较长的支撑件,搭建耗时,造成浪费;此外,拆模或拆支撑件时也比较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楼板补洞装置,解决楼下架模支撑不便、耗时长,施工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一种楼板补洞装置,包括一个矩形的工作台,工作台的下端吊接一托板,工作台的下方固定有支腿,其特征在于:工作台的上方左右两侧各设置一卷筒支架,两卷筒支架之间转动支撑一卷筒,卷筒的左侧设置两个左线槽,卷筒的右侧设置两个右线槽,四个线槽中均绕置有起吊线,相邻两个线槽之间的起吊线绕线方向相反,卷筒的两端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楼板补洞装置,包括一个矩形的工作台(1),工作台的下端吊接一托板(7),工作台(1)的下方固定有支腿,其特征在于:工作台(1)的上方左右两侧各设置一卷筒支板(2),两卷筒支板(2)之间转动支撑一卷筒(16),卷筒(16)的左侧设置两个左线槽,卷筒(16)的右侧设置两个右线槽,四个线槽(3)中均绕置有起吊线(4),相邻两个线槽(3)之间的起吊线(4)绕线方向相反,卷筒(16)的两端设置有缩颈的轴辊,轴辊与卷筒支板(2)的转孔之间套接有滑套,其中一轴辊向外伸出卷筒支板(2)的一端套接有棘轮(6),工作台(1)上位于棘轮(6)的一侧竖向设置一支柱(18),支柱上端垂向固定一横杆,横杆上对应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楼板补洞装置,包括一个矩形的工作台(1),工作台的下端吊接一托板(7),工作台(1)的下方固定有支腿,其特征在于:工作台(1)的上方左右两侧各设置一卷筒支板(2),两卷筒支板(2)之间转动支撑一卷筒(16),卷筒(16)的左侧设置两个左线槽,卷筒(16)的右侧设置两个右线槽,四个线槽(3)中均绕置有起吊线(4),相邻两个线槽(3)之间的起吊线(4)绕线方向相反,卷筒(16)的两端设置有缩颈的轴辊,轴辊与卷筒支板(2)的转孔之间套接有滑套,其中一轴辊向外伸出卷筒支板(2)的一端套接有棘轮(6),工作台(1)上位于棘轮(6)的一侧竖向设置一支柱(18),支柱上端垂向固定一横杆,横杆上对应于棘轮处套接一转筒,转筒的外侧壁上固定一与棘轮配合的棘爪(5),轴辊上还固定一转动把手(17),工作台(1)上位于卷筒的两侧设置各设置两个槽孔(12),每个槽孔处支撑设置一滑轮架(9),滑轮架(9)上转动支撑有滑轮(10),起吊线(4)绕经滑轮后与工作台(1)下方的托板(7)连接,托板(7)上留设有吊线穿过孔,起吊线穿过托板(7)的一端系接有吊坠(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板补洞装置,其特征在于:工作台(1)上设有四个弧形的槽孔(12),槽孔(12)的内侧开设有同圆心的呈弧状的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雪飞蒋明龙姚峰钱正平蒋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