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连接
,具体为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装配式建筑主要包括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建筑等,因为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是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代表。传统的明暗柱式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连接节点一般采用简单的预留孔好穿钢筋再与墙体连接,这种方法由于插进的钢筋与明暗柱里的箍筋不是一体连接结构,需要绑扎后再上支护板浇筑连接,操作较为繁琐。中国公开授权专利技术:CN201721854907.X公开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节点连接结构,通过设置梯形槽将两个墙体连接,连接简单,装配施工迅速,但该装置由于其结构较为单一,无法与两个墙体进行更加牢固的连接,浇筑前容易因晃动导致连接处松动,为此,提出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连接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板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5)的两侧设有两个墙体(28),所述第一板体(5)的两侧均焊接有两个第一固定块(15),两个所述墙体(28)靠近第一固定块(15)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工型槽(6),所述第一固定块(15)与第一工型槽(6)卡接,所述第一固定块(15)的两侧开设有两个第二工型槽(33),所述第二工型槽(33)的内部焊接有第六弹簧(34),所述第六弹簧(34)靠近第一工型槽(6)的一端焊接有第四限位板(35),所述第四限位板(35)远离第六弹簧(34)的一侧焊接有第四连杆(32),所述第四连杆(32)远离第六弹簧(3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板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5)的两侧设有两个墙体(28),所述第一板体(5)的两侧均焊接有两个第一固定块(15),两个所述墙体(28)靠近第一固定块(15)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工型槽(6),所述第一固定块(15)与第一工型槽(6)卡接,所述第一固定块(15)的两侧开设有两个第二工型槽(33),所述第二工型槽(33)的内部焊接有第六弹簧(34),所述第六弹簧(34)靠近第一工型槽(6)的一端焊接有第四限位板(35),所述第四限位板(35)远离第六弹簧(34)的一侧焊接有第四连杆(32),所述第四连杆(32)远离第六弹簧(34)的一端焊接有第一支撑板(11),所述第一支撑板(11)远离第四连杆(32)的一侧焊接有固定锥(12),所述第一支撑板(11)与第二工型槽(33)卡接,所述第一固定块(15)的内部远离第一板体(5)的一侧贯穿有第一连杆(8),所述第一连杆(8)位于第一固定块(15)内部的一端焊接有第二限位板(14),所述第一连杆(8)远离第一固定块(15)的一端铰接有两个第二固定板(27),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板(27)靠近第一固定块(15)的一侧均焊接有第一弹簧(7),两个所述第一弹簧(7)靠近第一连杆(8)的一端均与第一连杆(8)焊接,所述第一连杆(8)的外表面靠近第一弹簧(7)的一侧焊接有第一限位板(9),所述第一限位板(9)靠近第一固定块(15)的一侧焊接有第二弹簧(10),所述第一板体(5)的顶部焊接有顶板(3),所述顶板(3)远离第一板体(5)的一侧开设有导向槽(4),所述顶板(3)靠近第一板体(5)的一侧粘接有橡胶圈(2),所述第一板体(5)的底部焊接有底板(43),所述第一板体(5)靠近底板(43)的一侧焊接有两个第一支撑杆(17),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17)靠近墙体(28)的一端均焊接有第二支撑板(22),所述底板(43)的顶部两侧开设有两个第一卡槽(16),所述第一卡槽(16)的内部焊接有第三弹簧(19),所述第三弹簧(19)靠近第一支撑杆(17)的一端焊接有第三限位板(18),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茂玉,皇甫亮操,张斌,王忠民,
申请(专利权)人:袁茂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