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华大学专利>正文

水利工程清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27524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水利工程领域,具体涉及水利工程清淤装置。技术方案为:水利工程清淤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搅拌轴,搅拌轴下端穿过壳体、设置搅拌叶,壳体内部设置受电机控制旋转的链轮,链轮通过链条与搅拌轴连接,搅拌轴表面对应位置设置适配齿纹;搅拌轴中空,上端通过旋转接头与气泵连接;壳体底部、搅拌叶周围,设置淤泥吸收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搅拌轴和气泵连接起来,可通过搅拌轴同时实现搅拌和泵气的作用,快速将淤泥从板结状态变得松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淤泥吸收结构,将松散状态的淤泥轻松吸起,再在压泥板作用下,对淤泥进行挤压,实现预排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利工程清淤装置
本技术属于水利工程领域,具体涉及水利工程清淤装置。
技术介绍
水利工程用清淤装置是将沉积河底的淤泥抽走,或将淤泥吹搅至与水混合,从而随河水流走,以达到疏通河道目的的装置。具体是抽走还是吹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但现有技术中,没有兼具抽走淤泥和吹搅淤泥的装置;往往是直接将淤泥抽起后排放。但淤泥经年累月沉积河底,比重很大,黏性也较大,难以直接将其抽起。抽起后的淤泥如果直接排放,会造成二次污染。如果能对淤泥进行脱水处理,既可以大幅降低排放量,脱水后的淤泥也可能能作为肥料或建材原材料进行二次利用,避免再次污染环境。因此,提供一种可降低淤泥抽起难度,并可对淤泥进行预脱水处理的清淤装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降低淤泥抽起难度,并可对淤泥进行预脱水处理的清淤装置。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水利工程清淤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下端穿过壳体、设置搅拌叶,所述壳体内部设置受电机控制旋转的链轮,链轮通过链条与搅拌轴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水利工程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所述壳体(10)内设置搅拌轴(20),所述搅拌轴(20)下端穿过壳体(10)、设置搅拌叶(23),所述壳体(10)内部设置受电机(21)控制旋转的链轮(22),链轮(22)通过链条与搅拌轴(20)连接,所述搅拌轴(20)表面对应位置设置适配齿纹;所述搅拌轴(20)中空,上端通过旋转接头与气泵连接;/n所述壳体(10)底部、搅拌叶(23)周围,设置淤泥吸收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水利工程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所述壳体(10)内设置搅拌轴(20),所述搅拌轴(20)下端穿过壳体(10)、设置搅拌叶(23),所述壳体(10)内部设置受电机(21)控制旋转的链轮(22),链轮(22)通过链条与搅拌轴(20)连接,所述搅拌轴(20)表面对应位置设置适配齿纹;所述搅拌轴(20)中空,上端通过旋转接头与气泵连接;
所述壳体(10)底部、搅拌叶(23)周围,设置淤泥吸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淤泥吸收结构包括贯穿壳体(10)底部的吸淤管(51),所述吸淤管(51)上设置淤泥抽取泵(5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内部设置压泥板(30),压泥板(30)上贯穿设置数个出水孔(3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利工程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内部、压泥板(30)对应位置,设置活动块(41),所述活动块(41)呈朝向壳体内部方向开口的“匚”字形,所述活动块(41)上部的横向结构凸出壳体(10)上表面,活动块(41)竖向结构上通过数个弹性结构固接在壳体(10)内侧壁上;壳体(10)内壁上对应设置容纳活动块(41)、并可供活动块(41)随弹性结构运动而运动的槽;
弹性结构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压泥板(30)位于活动块(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强石建伟张波胡雨杰陈宏君
申请(专利权)人:西华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