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泄洪闸
本技术涉及闸门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泄洪闸。
技术介绍
泄洪闸是主要用于宣泄洪水而设置的闸门,是水利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使用过程中,闸门的高度一般都会高于过水槽安全水位,一旦过水槽中的水过多超过安全水位或按需要进行提前放水泄洪为后期防讯做准备时,需要人工打开闸门进行放水。一方面,每道闸门需要专人看守,时常巡逻查看,浪费人力物力;另一方面,闸门需要人工开启,在洪水来临时有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泄洪闸需要人工看守和开启,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还存在危险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泄洪闸,目的是闸门自动开启,保持水位或调节水量,不需要人工看守和开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泄洪闸,包括河渠两侧的坝体,所述坝体朝向水的一面为迎水面、背向水的一面为背水面,所述河渠两侧的其中一个坝体上部设置有过水槽,所述过水槽为垂直于坝体长度方向贯穿坝体迎水面和背水面的通槽;所述过水槽前后相对的竖直内侧壁上均设置有竖立的滑槽,所述滑槽均为水平截面为长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泄洪闸,包括河渠两侧的坝体(1),所述坝体(1)朝向水的一面为迎水面、背向水的一面为背水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河渠两侧的其中一个坝体(1)上部设置有过水槽(2),所述过水槽(2)为垂直于坝体(1)长度方向贯穿坝体(1)迎水面和背水面的通槽;/n所述过水槽(2)前后相对的竖直内侧壁上均设置有竖立的滑槽(31),所述滑槽(31)均为水平截面为长方形的槽体,过水槽(2)前后相对的竖直内侧壁的滑槽(31)开口相对,所述滑槽(31)位于过水槽(2)长度方向的中部,过水槽(2)内有闸板,所述闸板包括闸体(41)、滚轮(42)和砝码(43),所述闸体(41)是上表面开口的中空长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泄洪闸,包括河渠两侧的坝体(1),所述坝体(1)朝向水的一面为迎水面、背向水的一面为背水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河渠两侧的其中一个坝体(1)上部设置有过水槽(2),所述过水槽(2)为垂直于坝体(1)长度方向贯穿坝体(1)迎水面和背水面的通槽;
所述过水槽(2)前后相对的竖直内侧壁上均设置有竖立的滑槽(31),所述滑槽(31)均为水平截面为长方形的槽体,过水槽(2)前后相对的竖直内侧壁的滑槽(31)开口相对,所述滑槽(31)位于过水槽(2)长度方向的中部,过水槽(2)内有闸板,所述闸板包括闸体(41)、滚轮(42)和砝码(43),所述闸体(41)是上表面开口的中空长方体,所述闸体(41)前后两端分别向前和向后伸进两个滑槽(31)内,闸体(41)的左侧面前后两端均与两个滑槽(31)的左侧内壁滑动接触,闸体(41)的右侧面前后两端均与两个滑槽(31)的右侧内壁滑动接触,闸体(41)的前后侧面分别向前和向后伸出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端部旋转连接有与滑槽(31)滚动配合的滚轮(42),所述闸体(41)内部填装有层叠堆积的砝码(43);
所述闸体(41)下方的坝体(1)内设置有柱状空腔(11),所述柱状空腔(11)顶面设置有贯穿柱状空腔(11)顶面连通过水槽(2)的通孔,所述通孔为两个以上,所述通孔沿闸体(4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每个所述通孔内均滑动连接有柱塞(12),所述每个柱塞(12)的高度一致,每个柱塞(12)的底面均连接在同一个活塞(13)上,所述活塞(13)为与柱状空腔(11)内壁滑动连接的水平状的长方形柱体,所述柱状空腔(1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连通管(14a)、顶端设置有第二连通管(14b),所述第一连通管(14a)贯穿坝体(1)伸出坝体(1)迎水面外部,所述第二连通管(14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丹,徐耀堂,薛红勋,王德聚,仵杉杉,张旭哲,
申请(专利权)人:王俊丹,徐耀堂,薛红勋,王德聚,仵杉杉,张旭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