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彭蕾专利>正文

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智能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2694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智能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局域网模块、服务器终端模块、NB‑lot模块、无线扩展模块、监控控制模块、智能锁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物联网技术,可实现智能锁的智能解锁,通过监控控制模块可实现刷卡开门、开门记录、查询记录、状态监控、远程授权、远程开门等方面的监控,以便对用户的信息进行比对和匹配,从而通过数字密码认证、数字秘钥认证、机械钥匙认证、生物特征认证、云端控制认证等多种认证方式实现远程解锁开门,本发明专利技术大大提高了现有智能锁的安全性能,有效避免了智能门锁安全风险、移动应用安全风险、近场通信安全风险、网络安全风险、应用安全风险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智能锁
本专利技术涉及物联网
,具体为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智能锁。
技术介绍
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通过各类可能的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的信息承载体,它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形成互联互通的网络。智能门锁是指区别于传统机械锁的基础上改进的,在用户安全性、识别、管理性方面更加智能化简便化的锁具。智能门锁是门禁系统中锁门的执行部件。智能门锁区别于传统机械锁,是具有安全性,便利性,先进技术的复合型锁具。但目前市面上的智能锁存在以下方面的安全隐患:(1)智能门锁安全风险(针对智能门锁设备的攻击);(2)移动应用安全风险(针对智能门锁手机APP的攻击);(3)近场通信安全风险(针对WIFI、ZigBee、蓝牙等通信方式的攻击);(4)网络安全风险(针对家庭智能网关和有线数据拦截的攻击);(5)应用安全风险(针对智能门锁云平台的攻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功能单一、使用不便、适用环境单一等缺陷,提供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智能锁及使用方法。所述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智能锁及使用方法具有功能多样、使用便捷、适用环境广泛等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智能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1)局域网模块;(2)服务器终端模块;(3)NB-lot模块;(4)无线扩展模块;(5)监控控制模块;(6)智能锁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终端模块包括以下子模块:1)物联网关子模块;2)云端服务器子模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NB-lot模块包括以下子模块:1)射频识别子模块;2)实时定位子模块;3)安防报警子模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控制模块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监控:1)刷卡开门;2)开门记录;3)查询记录;4)状态监控;5)远程授权;6)远程开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锁模块包括以下子模块:1)电源管理子模块;2)信息采集与存储子模块;3)蓝牙子模块;4)5G/GPRS网络转换子模块;5)状态管理与显示子模块;6)通信子模块。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锁模块包括以下几种解锁认证方式:1)数字密码认证;2)数字秘钥认证;3)机械钥匙认证;4)生物特征认证;5)云端控制认证。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锁模块的解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进入解锁状态;2)建立远程物联网连接;3)状态监控及登录认证;4)验证信息是否匹配;5)发送解锁请求;6)远程授权及开门;7)登记开门纪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基于物联网技术,通过局域网模块、服务器终端模块、NB-lot模块、无线扩展模块、监控控制模块、智能锁模块之间的相互配合,可实现智能锁的智能解锁,通过监控控制模块可实现刷卡开门、开门记录、查询记录、状态监控、远程授权、远程开门等方面的监控,以便对用户的信息进行比对和匹配,从而通过数字密码认证、数字秘钥认证、机械钥匙认证、生物特征认证、云端控制认证等多种认证方式实现远程解锁开门,本专利技术大大提高了现有智能锁的安全性能,有效避免了智能门锁安全风险、移动应用安全风险、近场通信安全风险、网络安全风险、应用安全风险等安全隐患。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各模块示意图;图2为智能锁模块的解锁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智能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1)局域网模块;(2)服务器终端模块,服务器终端模块包括以下子模块:1)物联网关子模块;2)云端服务器子模块;(3)NB-lot模块,NB-lot模块包括以下子模块:1)射频识别子模块;2)实时定位子模块;3)安防报警子模块;(4)无线扩展模块;(5)监控控制模块,监控控制模块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监控:1)刷卡开门;2)开门记录;3)查询记录;4)状态监控;5)远程授权;6)远程开门;(6)智能锁模块,智能锁模块包括以下子模块:1)电源管理子模块;2)信息采集与存储子模块;3)蓝牙子模块;4)5G/GPRS网络转换子模块;5)状态管理与显示子模块;6)通信子模块;智能锁模块包括以下几种解锁认证方式:1)数字密码认证;2)数字秘钥认证;3)机械钥匙认证;4)生物特征认证;5)云端控制认证智能锁模块的解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进入解锁状态;2)建立远程物联网连接;3)状态监控及登录认证;4)验证信息是否匹配;5)发送解锁请求;6)远程授权及开门;7)登记开门纪录。工作原理:首先通过触发智能锁上的智能锁模块进入解锁状态,进入解锁状态后通过无线扩展模块可将信号传递给NB-lot模块,以便建立远程物联网连接,与此同时,通过监控控制模块可进行状态监控及登录认证,并将采集的用户信息通过服务器终端模块上传至局域网模块,以便与数据库中存储的用户信息作比对,从而验证用户的信息是否匹配,当验证信息匹配时,通过监控控制模块可向智能锁模块发送解锁请求,以便进行远程授权及开门,从而完成智能锁的解锁工作,并同时对该次解锁开门进行记录;而当信息验证不匹配时,则返回状态监控及登录认证环节进行再次验证,并同时对该次解锁失败进行记录,当失败超过一定次数后,则通过NB-lot模块中的安防报警子模块进行报警。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智能锁,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模块:/n(1)局域网模块;/n(2)服务器终端模块;/n(3)NB-lot模块;/n(4)无线扩展模块;/n(5)监控控制模块;/n(6)智能锁模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智能锁,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模块:
(1)局域网模块;
(2)服务器终端模块;
(3)NB-lot模块;
(4)无线扩展模块;
(5)监控控制模块;
(6)智能锁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终端模块包括以下子模块:
1)物联网关子模块;
2)云端服务器子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NB-lot模块包括以下子模块:
1)射频识别子模块;
2)实时定位子模块;
3)安防报警子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控制模块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监控:
1)刷卡开门;
2)开门记录;
3)查询记录;
4)状态监控;
5)远程授权;
6)远程开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蕾欧阳家丰龙满生刘昌鑫吕敬祥李金忠郑校清
申请(专利权)人:彭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