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拌合站煤改气气化炉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2459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加热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沥青拌合站煤改气气化炉加热装置,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上设有对称分布的两个气化炉固定装置,气化炉固定装置之间设有气化炉加热装置,气化炉加热装置内设有气化炉,位于一侧的气化炉固定装置侧方设有转动装置,气化炉固定装置通过皮带轮带动气化炉固定装置旋转,从而使气化炉受热更加均匀,气化炉加热装置通过螺栓加热管对气化炉进行加热,同时螺旋加热管外侧设有真空的隔热层,隔热层与水箱相连接,加热结束时可以向水箱内注水使加热管水冷降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简单,适用性强,适宜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沥青拌合站煤改气气化炉加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加热设备领域,具体的是一种沥青拌合站煤改气气化炉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煤改气是将烧煤炭改为烧天然气的简称,不仅可以减少燃煤产生的大气污染,还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全球气候保护,气化炉是将煤作为气化燃料进行可燃气体制造的炉子。现有的气化炉结构简单,加热效果差,在加热过程中会出现受热不均匀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沥青拌合站煤改气气化炉加热装置,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上设有对称分布的两个气化炉固定装置,气化炉固定装置之间设有气化炉加热装置,气化炉加热装置内设有气化炉,位于一侧的气化炉固定装置侧方设有转动装置,气化炉固定装置通过皮带轮带动气化炉固定装置旋转,从而使气化炉受热更加均匀,气化炉加热装置通过螺栓加热管对气化炉进行加热,同时螺旋加热管外侧设有真空的隔热层,隔热层与水箱相连接,加热结束时可以向水箱内注水使加热管水冷降温。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沥青拌合站煤改气气化炉加热装置,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上设有对称分布的两个气化炉固定装置,气化炉固定装置之间设有气化炉加热装置,气化炉加热装置内设有气化炉,位于一侧的气化炉固定装置侧方设有转动装置。所述气化炉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筒,加热筒下方设有阵列分布的两块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固定在支撑底座上,且第二支撑板与加热筒转动连接,加热筒内安装有螺旋加热管,螺旋加热管外侧设有隔热层,加热筒下方设有水箱,水箱内设有水泵,水箱固定在支撑底座上,水箱连接有水管,水管的一端连入隔热层,水管上设有控制阀,隔热层为真空层。进一步的,所述气化炉固定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固定在支撑底座上,第一支撑板转动连接有转动盘,转动盘转动连接有滚珠丝杆,滚珠丝杆一端固定有旋转手柄,且滚珠丝杆上滑动设置有圆柱滑块,圆柱滑块上设有呈圆周阵列分布的三个连接座,每个连接座转动连接有连接臂,每个连接臂转动连接有旋转臂,每个旋转臂一端转动连接有轴座,轴座呈圆周阵列固定在转动盘上,旋转臂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抱环。进一步的,所述抱环位于气化炉两端,气化炉设置在螺旋加热管内。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装置包括电机,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轮,主动轮上方设有从动轮,从动轮与转动盘固定连接,主动轮与从动轮表面套有皮带。进一步的,所述电机固定在支撑底座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设有的气化炉加热装置,通过螺栓加热管对气化炉进行加热,同时螺旋加热管外侧设有真空的隔热层,隔热层与水箱相连接,加热结束时可以向水箱内注水使加热管水冷降温。2、本技术设有气化炉固定装置,通过皮带轮带动气化炉固定装置旋转,从而使气化炉受热更加均匀。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气化炉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气化炉加热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转动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所示,一种沥青拌合站煤改气气化炉加热装置,包括支撑底座1,支撑底座1上设有对称分布的两个气化炉固定装置2,气化炉固定装置2之间设有气化炉加热装置3,气化炉加热装置3内设有气化炉5,位于一侧的气化炉固定装置2侧方设有转动装置4。如图2所示,所述气化炉固定装置2包括第一支撑板21,第一支撑板21固定在支撑底座1上,第一支撑板21转动连接有转动盘22,转动盘22转动连接有滚珠丝杆23,滚珠丝杆23一端固定有旋转手柄24,且滚珠丝杆23上滑动设置有圆柱滑块25,圆柱滑块25上设有呈圆周阵列分布的三个连接座26,每个连接座26转动连接有连接臂27,每个连接臂27转动连接有旋转臂28,每个旋转臂28一端转动连接有轴座29,轴座29呈圆周阵列固定在转动盘22上,旋转臂28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抱环30,抱环30位于气化炉5两端,旋转手柄24转动带动滚珠丝杆23转动,从而带动圆柱滑块25沿滚珠丝杆23滑动,从而带动三个旋转臂28转动,旋转臂28带动三个抱环30同时贴紧气化炉5的两端外壁,实现气化炉固定装置2对气化炉5的固定。如图3所示,所述气化炉加热装置3包括加热筒31,加热筒31下方设有阵列分布的两块第二支撑板32,第二支撑板32固定在支撑底座1上,且第二支撑板32与加热筒31转动连接,加热筒31内安装有螺旋加热管33,加热时,气化炉5设置在螺旋加热管33内,气化炉5两端用气化炉固定装置2夹紧固定,螺旋加热管33外侧设有隔热层34,加热筒31下方设有水箱35,水箱35内设有水泵,水箱35固定在支撑底座1上,水箱35连接有水管36,水管36的一端连入隔热层34,水管36上设有控制阀37,隔热层34为真空层,当加热完毕后,往水箱35内注水,打开控制阀37使水箱的水流入隔热层34,可以快速让螺旋加热管33进行水冷降温。如图4所示,所述转动装置4包括电机41,电机41固定在支撑底座1上,电机41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轮42,主动轮42上方设有从动轮43,从动轮43与转动盘22固定连接,主动轮42与从动轮43表面套有皮带44,电机41控制转动盘22在第一支撑板21上转动,从而带动整个气化炉固定装置2转动。使用时,气化炉固定装置2将气化炉5固定在气化炉加热装置3内,同时转动装置4带动气化炉固定装置2转动使气化炉5受热均匀,加热完成后,往水箱35内注水,同时打开控制阀37,对螺旋加热管33进行水冷降温。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沥青拌合站煤改气气化炉加热装置,包括支撑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1)上设有对称分布的两个气化炉固定装置(2),气化炉固定装置(2)之间设有气化炉加热装置(3),气化炉加热装置(3)内设有气化炉(5),位于一侧的气化炉固定装置(2)侧方设有转动装置(4);/n所述气化炉加热装置(3)包括加热筒(31),加热筒(31)下方设有阵列分布的两块第二支撑板(32),第二支撑板(32)固定在支撑底座(1)上,且第二支撑板(32)与加热筒(31)转动连接,加热筒(31)内安装有螺旋加热管(33),螺旋加热管(33)外侧设有隔热层(34),加热筒(31)下方设有水箱(35),水箱(35)内设有水泵,水箱(35)固定在支撑底座(1)上,水箱(35)连接有水管(36),水管(36)的一端连入隔热层(34),水管(36)上设有控制阀(37),隔热层(34)为真空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沥青拌合站煤改气气化炉加热装置,包括支撑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1)上设有对称分布的两个气化炉固定装置(2),气化炉固定装置(2)之间设有气化炉加热装置(3),气化炉加热装置(3)内设有气化炉(5),位于一侧的气化炉固定装置(2)侧方设有转动装置(4);
所述气化炉加热装置(3)包括加热筒(31),加热筒(31)下方设有阵列分布的两块第二支撑板(32),第二支撑板(32)固定在支撑底座(1)上,且第二支撑板(32)与加热筒(31)转动连接,加热筒(31)内安装有螺旋加热管(33),螺旋加热管(33)外侧设有隔热层(34),加热筒(31)下方设有水箱(35),水箱(35)内设有水泵,水箱(35)固定在支撑底座(1)上,水箱(35)连接有水管(36),水管(36)的一端连入隔热层(34),水管(36)上设有控制阀(37),隔热层(34)为真空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拌合站煤改气气化炉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化炉固定装置(2)包括第一支撑板(21),第一支撑板(21)固定在支撑底座(1)上,第一支撑板(21)转动连接有转动盘(22),转动盘(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博高树子刘香林陈玄烨石佳承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