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载流摩擦学试验的弓网结构参数优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62416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载流摩擦学试验的弓网结构参数优化方法,属于测试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建立接触网的有限元模型,得到不同列车行驶速度下的动态接触力幅频参数;利用载流摩擦磨损试验机,进行摩擦磨损试验,根据试验获得的初始数据,计算不同列车行驶速度下受电弓滑板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判断是否达到最优摩擦系数范围和最优磨损率范围。本发明专利技术考虑了动态接触力的幅频参数对受电弓滑板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的影响,通过改变有限元模型中的跨距,确定摩擦磨损试验用到的幅频参数,利用最优摩擦系数范围和最优磨损率范围进行判断,以确认是否是最优跨距参数,能够快速确定不同列车行驶速度下的最优跨距参数,提高了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载流摩擦学试验的弓网结构参数优化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测试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载流摩擦学试验的弓网结构参数优化方法。
技术介绍
弓网滑动电接触是指电流从接触网导线经受电弓滑板输送给电力机车,受电弓滑板和接触网导线在整个过程中一直处于滑动摩擦状态,在滑动摩擦过程中出现一些列物理、机械、电学等方面的变化,具有典型的电接触特征。电源、接触网、受电弓、列车、钢轨、回流装置、电源形成一个闭合回路,使电机机车在行驶过程中获得持续的电能供应。接触网在跌路上方成Z字形布置,沿着接触线(即接触网导线)的前进方向,电力机车向前行驶,可防止受电弓滑板的某处过度磨损。由于接触面粗糙不平,受电弓滑板与接触线之间的接触力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受电弓的运动导致接触网产生垂向运动,又由于接触网按照跨距分布的规律,因此,弓网系统间的接触力按照一定周期波动变化,称为动态接触力。动态接触力通过振动幅值B和振动频率f来表征,动态接触力的波动表现为振动幅值B和振动频率f的变化,会影响受电弓滑板的摩擦磨损性能和弓网之间的载流质量,进而影响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载流摩擦学试验的弓网结构参数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获取接触网的初始结构参数和材料参数,初始结构参数中包括一个选定的跨距,根据所述初始结构参数和材料参数,建立接触网的有限元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不同列车行驶速度下的动态接触力幅频参数,包括动态接触力的振动幅值和振动频率;/n步骤二,利用载流摩擦磨损试验机,按照所述不同列车行驶速度下动态接触力的幅频参数控制,并进行摩擦磨损试验,根据试验获得的初始数据,计算不同列车行驶速度下受电弓滑板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n步骤三,确定不同列车行驶速度下的最优跨距参数:分别判断各列车行驶速度下受电弓滑板的摩擦系数是否达到设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载流摩擦学试验的弓网结构参数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获取接触网的初始结构参数和材料参数,初始结构参数中包括一个选定的跨距,根据所述初始结构参数和材料参数,建立接触网的有限元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不同列车行驶速度下的动态接触力幅频参数,包括动态接触力的振动幅值和振动频率;
步骤二,利用载流摩擦磨损试验机,按照所述不同列车行驶速度下动态接触力的幅频参数控制,并进行摩擦磨损试验,根据试验获得的初始数据,计算不同列车行驶速度下受电弓滑板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
步骤三,确定不同列车行驶速度下的最优跨距参数:分别判断各列车行驶速度下受电弓滑板的摩擦系数是否达到设定的最优摩擦系数范围,受电弓的磨损率是否达到设定的最优磨损率范围,若均达到,则第一次选定的跨距为相应列车行驶速度下的最优跨距参数;若未均达到,则改变有限元模型中的跨距,重复上面步骤一、步骤二的内容,再次判断受电弓滑板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若仍未均达到最优摩擦系数范围和最优磨损率范围,则再次改变有限元模型中的跨距,直到在某次改变有限元模型中的跨距后,重复步骤一、步骤二的内容,最终使受电弓滑板的摩擦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振张燕燕宋晨飞王帅孙逸翔杜三明上官宝孙超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