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三娣专利>正文

一种应用于生态污水池的边缘处除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2333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水池除藻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生态污水池的边缘处除藻装置,包括污水池,所述污水池的右表面设置有进水管道,通过浮板的向上移动带动圆杆向上移动,通过圆杆的向上移动带动滑块在滑槽内向上移动,通过滑块向上移动带动收集盒向上移动,通过收集盒的向上移动从而可以收集到污水池边缘处的水藻,由于收集盒内得底面是滤网结构,从而将收集的水与水藻分离开来,利用刮块的向上移动可将附着在污水池内壁的水藻刮蹭掉落到收集盒内,从而使得污水池边缘以及污水池内壁的水藻清理与收集掉,使用者只需扭动螺杆,即可将收集盒内的水藻进行处理,省时省力,无需额外动力,节能环保,提高了除水藻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生态污水池的边缘处除藻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池除藻
,具体为一种应用于生态污水池的边缘处除藻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类的工农业生产以及日常生活活动加速了湖泊、水库等缓流水体的富营养化,从而造成水藻的爆发,富营养化会影响水体的水质,造成水体透明度下降,使得阳光难以穿透水层,从而影响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能造成溶解氧的过饱和状态,溶解氧的过饱和以及水中溶解氧减少,都对水生动物有害,造成鱼类大量死亡,同时,因为水体富营养化,水体表面生长着以蓝藻、绿藻为优势种的大量水藻,形成一层“绿色浮渣”,致使底层堆积的有机物质在厌氧条件分解产生的有害气体和一些浮游生物产生的生物毒素也会伤害鱼类,因富营养化水中含有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人畜长期饮用这些物质含量超过一定标准的水,也会中毒致病。目前市场上现有的污水池除藻装置存在着一些缺点,一般通常需要人工手动去打捞污水池内的水藻,费时费力,降低了除藻的效率,因此亟需一种应用于生态污水池的边缘处除藻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生态污水池的边缘处除藻装置,具备自动化便捷除藻等优点。(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生态污水池的边缘处除藻装置,包括污水池,所述污水池的右表面设置有进水管道,所述污水池四周内壁的中部均开设有一个滑槽,每个所述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一个滑块,四个所述滑槽的两侧表面均开设有一个矩形槽;所述污水池内设置有一个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包括浮板和挂钩;所述污水池内设置有一个清理装置,所述清理装置包括收集盒和固定板。优选的,所述浮板处于污水池的中部,所述浮板的底面开设有一个圆形槽一,所述浮板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圆杆,四个所述圆杆呈九十度夹角分别与浮板固定连接。所述挂钩为圆弧形状,所述挂钩固定连接在浮板上表面的中部。优选的,每个所述滑块均与圆杆固定连接,每个所述滑块的两侧表面均开设有一个圆形槽二,每个所述圆形槽二的内壁面上均固定连接有一个弹簧,每个所述弹簧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一个圆球,每个所述圆球均设置在矩形槽内。优选的,所述收集盒的数量为八个,八个所述收集盒的上表面均内凹有一个收集槽,每个所述收集槽的内壁底面均为滤网状,每个所述收集盒的上表面均等距固定连接有刮块。所述固定板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固定板均通过螺杆与滑块螺纹连接。每个所述固定板的两边端均通过螺杆与收集盒螺纹连接。(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生态污水池的边缘处除藻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应用于生态污水池的边缘处除藻装置,通过污水池的水量涨幅来提供动力,通过水量涨幅带动浮板向上移动,通过浮板的向上移动带动圆杆向上移动,通过圆杆的向上移动带动滑块在滑槽内向上移动,通过滑块向上移动带动收集盒向上移动,通过收集盒的向上移动从而可以收集到污水池边缘处的水藻,由于收集盒内得底面是滤网结构,从而将收集的水与水藻分离开来,使得水藻落入到收集盒内,通过收集盒向上移动带动刮块向上移动,利用刮块的向上移动可将附着在污水池内壁的水藻刮蹭掉落到收集盒内,从而使得污水池边缘以及污水池内壁的水藻清理与收集掉,使用者只需扭动螺杆,即可将收集盒内的水藻进行处理,省时省力,无需额外动力,节能环保,提高了除水藻的效率。2、该应用于生态污水池的边缘处除藻装置,由于弹簧的弹性作用,使得圆球卡到矩形槽内,使得滑块受到水平方向上的阻力,从而使滑块在移动时不会产生掉落的现象,保障了滑块移动时的稳定性,从而确保了收集盒在收集过程中的稳定性,使用者还可以通过将绳索与挂钩固定连接,利用机械动力,往上提动浮板也可将污水池内的水藻清除掉,两种方案都可实现对污水池内的水藻清除,提高了除水藻的效率,保障了该装置的实用性,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值得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应用于生态污水池的边缘处除藻装置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浮板底面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滑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污水池、11进水管道、12滑槽、13矩形槽、2浮板、21圆形槽一、22圆杆、3挂钩、4滑块、41圆形槽二、42弹簧、43圆球、5收集盒、51刮块、6固定板、61螺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4,一种应用于生态污水池的边缘处除藻装置,包括污水池1,污水池1的右表面设置有进水管道11,污水池1四周内壁的中部均开设有一个滑槽12,每个滑槽12内均滑动连接有一个滑块4,四个滑槽12的两侧表面均开设有一个矩形槽13,污水池1内设置有一个动力装置,动力装置包括浮板2和挂钩3,通过污水池1的水量涨幅来提供动力,通过水量涨幅带动浮板2向上移动,通过浮板2的向上移动带动圆杆22向上移动,通过圆杆22的向上移动带动滑块4在滑槽12内向上移动,通过滑块4向上移动带动收集盒5向上移动,通过收集盒5的向上移动从而可以收集到污水池1边缘处的水藻,由于收集盒5内得底面是滤网结构,从而将收集的水与水藻分离开来,使得水藻落入到收集盒5内,通过收集盒5向上移动带动刮块51向上移动,利用刮块51的向上移动可将附着在污水池1内壁的水藻刮蹭掉落到收集盒5内,从而使得污水池1边缘以及污水池1内壁的水藻清理与收集掉,使用者只需扭动螺杆61,即可将收集盒5内的水藻进行处理,省时省力,无需额外动力,节能环保,提高了除水藻的效率,污水池1内设置有一个清理装置,清理装置包括收集盒5和固定板6,浮板2处于污水池1的中部,浮板2的底面开设有一个圆形槽一21,浮板2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圆杆22,四个圆杆22呈九十度夹角分别与浮板2固定连接,挂钩3为圆弧形状,挂钩3固定连接在浮板2上表面的中部,每个滑块4均与圆杆22固定连接,每个滑块4的两侧表面均开设有一个圆形槽二41,每个圆形槽二41的内壁面上均固定连接有一个弹簧42,由于弹簧42的弹性作用,使得圆球43卡到矩形槽13内,使得滑块4受到水平方向上的阻力,从而使滑块4在移动时不会产生掉落的现象,保障了滑块4移动时的稳定性,从而确保了收集盒5在收集过程中的稳定性,使用者还可以通过将绳索与挂钩3固定连接,利用机械动力,往上提动浮板2也可将污水池1内的水藻清除掉,两种方案都可实现对污水池1内的水藻清除,提高了除水藻的效率,保障了该装置的实用性,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值得推广,每个弹簧42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一个圆球43,每个圆球43均设置在矩形槽13内,收集盒5的数量为八个,八个收集盒5的上表面均内凹有一个收集槽,每个收集槽的内壁底面均为滤网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生态污水池的边缘处除藻装置,包括污水池(1),所述污水池(1)的右表面设置有进水管道(11),所述污水池(1)四周内壁的中部均开设有一个滑槽(12),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滑槽(12)内均滑动连接有一个滑块(4),四个所述滑槽(12)的两侧表面均开设有一个矩形槽(13);/n所述污水池(1)内设置有一个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包括浮板(2)和挂钩(3);/n所述污水池(1)内设置有一个清理装置,所述清理装置包括收集盒(5)和固定板(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生态污水池的边缘处除藻装置,包括污水池(1),所述污水池(1)的右表面设置有进水管道(11),所述污水池(1)四周内壁的中部均开设有一个滑槽(12),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滑槽(12)内均滑动连接有一个滑块(4),四个所述滑槽(12)的两侧表面均开设有一个矩形槽(13);
所述污水池(1)内设置有一个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包括浮板(2)和挂钩(3);
所述污水池(1)内设置有一个清理装置,所述清理装置包括收集盒(5)和固定板(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生态污水池的边缘处除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板(2)处于污水池(1)的中部,所述浮板(2)的底面开设有一个圆形槽一(21),所述浮板(2)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圆杆(22),四个所述圆杆(22)呈九十度夹角分别与浮板(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生态污水池的边缘处除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3)为圆弧形状,所述挂钩(3)固定连接在浮板(2)上表面的中部。


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三娣
申请(专利权)人:李三娣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