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无收缩灌浆料的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2175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下料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高强无收缩灌浆料的下料装置;本高强无收缩灌浆料的下料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顶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为C形,所述固定板内腔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顶部固定连接有装料斗,所述装料斗右侧顶部通过转轴连接有开关门,所述转杆贯穿所述固定板的前侧,且所述转杆外壁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底部啮合有滑动齿条,所述滑动齿条滑动连接在所述安装板的表面,所述滑动齿条左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需人工爬高搬运,减少了人工劳动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可避免人工在搬运过程中遇到危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无收缩灌浆料的下料装置
本技术属于下料设备
,具体为一种高强无收缩灌浆料的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高强无收缩灌浆料是以高强度材料为骨料,以水泥作为结合剂,辅以高流态、微膨胀、防离析等物质配制而成。在施工现场加入一定量的水,搅拌均匀后即可使用,主要用于设备基础二次灌浆,梁板柱加固,以及路面抢修工程等。高强无收缩灌浆料在使用时一般数量较多,当将其运输至目的地时,现有的下料方式一般为人工下料,此种方法需要人工进行爬高再进行搬运,较为浪费人力,效率也不高且可能因为爬高而产生危险;因此,针对目前的状况,现需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高强无收缩灌浆料的下料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下料方式一般为人工下料,此种方法需要人工进行爬高再进行搬运,较为浪费人力,效率也不高且可能因为爬高而产生危险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无收缩灌浆料的下料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顶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为C形,所述固定板内腔转动连接有转杆,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无收缩灌浆料的下料装置,包括安装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顶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为C形,所述固定板(3)内腔转动连接有转杆(16),所述转杆(16)顶部固定连接有装料斗(6),所述装料斗(6)右侧顶部通过转轴连接有开关门(7),所述转杆(16)贯穿所述固定板(3)的前侧,且所述转杆(16)外壁固定连接有齿轮(5),所述齿轮(5)底部啮合有滑动齿条(4),所述滑动齿条(4)滑动连接在所述安装板(2)的表面,所述滑动齿条(4)左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4),所述伸缩杆(14)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10),所述滑动齿条(4)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无收缩灌浆料的下料装置,包括安装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顶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为C形,所述固定板(3)内腔转动连接有转杆(16),所述转杆(16)顶部固定连接有装料斗(6),所述装料斗(6)右侧顶部通过转轴连接有开关门(7),所述转杆(16)贯穿所述固定板(3)的前侧,且所述转杆(16)外壁固定连接有齿轮(5),所述齿轮(5)底部啮合有滑动齿条(4),所述滑动齿条(4)滑动连接在所述安装板(2)的表面,所述滑动齿条(4)左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4),所述伸缩杆(14)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10),所述滑动齿条(4)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所述开关门(7)底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无收缩灌浆料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为C形,所述安装板(2)表面开设有下料口(15)和滑槽(13),所述滑槽(13)位于所述安装板(2)表面前侧,所述滑动齿条(4)滑动连接在所述滑槽(13)的内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跃芝高建怀张建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砌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