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相控阵雷达体制的识别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相控阵雷达体制识别
,具体涉及一种相控阵雷达体制的识别方法。
技术介绍
相控阵雷达是利用大量个别控制的小型天线单元排列成天线阵面,每个天线单元都由独立的移相开关控制,通过控制各天线单元发射的相位,就能合成不同相位波束。由于相控阵雷达优异的性能、多变的信号特性以及灵活的波束变换等特点,一经研制成功,便大量地应用在战场上。对于侦察方来说,最为迫切的就是在迅速捕获到来自对方辐射源的雷达脉冲后,能够进行快速地识别对方的雷达体制与工作模式,并最终分析出对方雷达辐射源对我方雷达侦察机的威胁程度及其相关重要的参数,为后续雷达以及相应的制导提供重要的电子情报信息。对相控阵雷达的识别,主要包括雷达体制的识别、雷达用途的识别以及雷达工作模式的识别。由于相控阵雷达的识别是判别辐射源威胁程度的重要因素,在战场上的作用非常之大,因此需要充分考虑各种情况下的参数来实现对相控阵雷达的有效识别,是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相控阵雷达体制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步骤:/n步骤一:基于脉冲幅度特性识别相控阵雷达,通过侦察机接收到的脉冲幅度是判别不同体制雷达;/n步骤二:步骤一中的脉冲幅度的计算,建立脉冲幅度模型,采用如下公式实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相控阵雷达体制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步骤:
步骤一:基于脉冲幅度特性识别相控阵雷达,通过侦察机接收到的脉冲幅度是判别不同体制雷达;
步骤二:步骤一中的脉冲幅度的计算,建立脉冲幅度模型,采用如下公式实现;
式中,S为雷达侦察设备接收到对方雷达的脉冲幅度,Pt为雷达发射功率,Gt为雷达天线增益,F(θ,φ)为归一化后雷达天线方向性图,θ、φ为脉冲到达方向与波束轴的俯仰角和方位角,R为侦察设备与辐射源间的距离,L为信号传输损耗;
步骤三:截获机械扫描雷达的脉冲幅度特性:
机械扫描雷达的方向性图函数可近似为,
将(2)代入(1)中,得其机械扫描脉冲幅度信息模型为
步骤四:截获一维相扫雷达的脉冲幅度特性:一维相扫三坐标雷达广泛采用线性相控阵天线,在仰角上相扫,方位上机描;对于N单元线阵,假如单元线阵为等间距d排列,则它的方向性图函数可以用辛克函数表示为:
式中:θ为俯仰角,φ为方位角,取俯仰上波束宽度为2°,最大值指向θB=0,d=0.5λ,单元线阵个数N取30;方位上的波束宽度为2°,最大值指向φ0=0;
则其归一化方向性图函数为:
把式(5)带入式(1)便得到一维相扫脉冲幅度模型;
步骤四:截获二维相扫雷达的脉冲幅度特性:
假设二维相扫雷达采用60×60矩形格排列平面阵列天线,且阵元间隔d1、d2均为0.5λ;则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世铭,朱圣棋,陈刚毅,王喜进,范林秀,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科四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